在抗日战争中,有无数的英雄为了抗击日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然而还有不少的是,自己没有倒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反而是被自己的同胞杀害。黄樵松便是其中一个。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他英勇杀敌,创下了无数战功。但是,却在日本投降之后,因为反对蒋介石打内战,呼唤国内和平而起义,然而起义泄密以后,被阎锡山枪杀,在就义之前高呼:“毛泽东主席万岁”。
1901年,黄樵松出生在河南省尉氏县蔡庄乡后黄村。黄樵松的家庭非常贫困,他的父亲黄金玉是一个长年在富户家中做长工的农民,闲暇时间则卖麻花、糖块等小吃来维持生计。因此,黄樵松从小就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
黄樵松
尽管家庭情况困难,但黄樵松对于学习非常有热情。他每学期的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这使他得以继续接受教育。黄樵松的父亲非常支持他的学习,虽然没有什么钱,但他会尽自己所能,让他有足够的精力去读书。
黄樵松在中学时代几次来到朱仙镇凭吊岳飞,因为这个朱仙镇离他家比较近,从小他就是听着岳飞的故事长大的,深受岳飞“驱逐胡虏,还我河山”的壮志雄风。这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让他的爱国思想得到了滋长和加强。
1922年,河南省连续遭受旱灾,饥荒肆虐,民不聊生。黄樵松作为一个爱国青年,深感国家贫弱,决心投身军旅,报效国家。他决定去报考冯玉祥的学兵团,但身高不够标准,被拒绝录取。
黄樵松非常失望,他放声痛哭,感到自己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中午,监考官发现他在树上咬掉了一大片树皮,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深为他的立志从军的精神所感动,决定破例录取他。
在学兵团期间,黄樵松勤奋刻苦,刻苦学习和训练。他的成绩在各个项目上都非常优秀,深受领导和同学的赞赏。在训练中,他尤其注重枪法的训练,时常到靶场和士兵比赛射击。他认为只有练好枪法才能成为真正的战士,即便是后来成为军长,他依然保持着打靶射击的好习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这标志着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在这个时候,中国各地的军队都紧急出动,准备前往华北抵御日本的进攻。其中,驻扎在湖北的26路军也被紧急调遣,分别由孝感、花园、广水等车站出发前往华北。
当时的黄樵松已经是26路军27师79旅旅长,他也随部队北上。在他离家前夕,他写了一封给妻子王怡芳的信,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决心。他写道:“此次挥师北上,就是要和日寇决一死战,今日日寇不死,即是我死,最后关头便是今日。”
保卫南阳时,中国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紧要的时期,日军集结了其当时的精锐部队,人数高达7万多人,这是一个极为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了应对这个危机,当时的143师师长黄樵松立即奔赴前线进行指挥督战。
黄樵松是一个非常勇敢、果敢、有决断力的将领,他在到达前线后立即开始制定防御计划,同时亲自督促士兵进行布防,加强战斗准备。为了鼓舞士气,他还时常前往各个阵地进行慰问,并且带领士兵进行各种战斗演练,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
面对日军的进攻,黄樵松决定采取坚决的防御措施,发誓要打出一场决一死战的硬仗。他亲自擂鼓号召士兵,向他们宣誓:“今天之战必须要与日寇决一死战,坚决抵御敌人的进攻。”
在这场殊死搏斗中,黄樵松表现出了极高的指挥能力和战斗勇气。他时刻关注着战场的变化,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战斗部署,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的进攻。士兵们凭借着自己的英勇和顽强,成功地歼灭了敌人的3000多人,极大地削弱了敌人的实力。
然而,这场战斗也让黄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七昼夜的激战中,他们的士兵伤亡近半,但他们毫不退缩,坚定地站在战斗的最前线,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守护着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安全。
在这场战斗中,黄樵松不仅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还展示了他的爱国情怀和赴死的决心。他甚至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并亲笔写下了“黄樵松灵枢”,并告诉自己的部下,自己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正午,随着日本天皇播报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黄樵松想着赶跑了日本人,自己终于可以过上和平安稳的日子了。但是,蒋介石却不顾国内民众呼声,悍然发动内战。
黄樵松由于抗日战争的出色表现,在那个时候已经晋升为30军军长。但是,在接到蒋介石的命令让他奔赴太原时,自己是极其不情愿的。
一方面,在当年的抗战中,他和中共的将领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尤其是在1938年一次国共合作会议上,黄樵松有幸结识了八路军将领朱德、彭德怀、贺龙等人,并且相互交流都非常满意,结束之后,他和彭德怀还拍了照片,这张照片他还一直珍藏。
另外一方面,和自己一起抗日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此刻也是非常郁闷。以前打鬼子,自己当然很高兴,知道赶跑了小鬼子自己才会有好日子。但是现在,反而打起来了自己人,尤其是当年还一起并肩作战过的朋友,他的属下也非常抗拒。
在这样的氛围下,黄樵松决心起义,然而却被自己的同生共死十几年的“兄弟”戴炳南背叛,他立马将黄樵松起义的信息告诉了阎锡山。
阎锡山得到消息以后,立马以召开军事会议的名义将黄樵松叫了过来,然而黄樵松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暴露,便没有多想就过去了,当即就被阎锡山抓住,并且上报了蒋介石。
最后,黄樵松被冠以“率部投降共军”的罪名,被杀害在了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