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党史中的作风纪律故事 | 长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纪律

2021年07月27日21:36:43 历史 1486

长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纪律

1948年3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四平后,国民党军队驻守的长春已成为一座孤城。6月下旬,东北人民解放军部队陆续进入指定作战位置,正式实施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攻势构成的三位一体的作战方针,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最后的对决。

吉林党史中的作风纪律故事 | 长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纪律 - 天天要闻

东北人民解放军围城部队在长春外围运动,包围驻长敌军。

随着胜利的临近,城市接管工作成为我党我军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顺利接管长春,就必须维护好军队纪律,入城纪律是重中之重。在长春解放前夕,中共长春工委就拟定了一份《进城部队与城工人员纪律(草案)》,对即将入城的部队和干部作出严格要求。《草案》共12条,从第二条到第八条,都是约束部队与入城工作人员要保护城市百姓、不得干扰其生活、保护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定。第十一条要求,入城工作人员“应发扬革命的优良艰苦作风,不得贪污腐化,不得逛窑子,不得强买强卖,不得打骂老百姓,不得发任何洋财。”《草案》最后一条,明确了奖惩措施:“执行上列纪律有成绩,维持社会秩序有功者,依其功绩之大小给予表扬和奖励。如有破坏上述纪律者,依法惩办,严重者枪决。”这一《草案》,成为入城的部队和干部开展接管工作的重要遵循,为长春城市的顺利接管打下了坚实基础。

吉林党史中的作风纪律故事 | 长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纪律 - 天天要闻

中共长春工委拟定的《进城部队与城工人员纪律(草案)》。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十一师师长王效明率部留驻长春,担任长春市卫戍司令部司令员。在部队入城时,他就要求干部战士进行个人财产登记,写下遵守纪律的保证书。部队入城自带柴米油盐,于民秋毫无犯。10月下旬的长春已现霜冻,战士们仍穿着单衣,虽然敌人留下来不少棉衣,但大家都严格遵守规定,无一人穿用。战士们缴获的金戒指等战利品也纷纷交出。王效明带领的部队被军委通报表扬,被称为进城“纪律最佳”的部队。正是因为入城的部队和干部纪律严明、行动模范,所以得到了长春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配合,进而顺利实现了对长春的接管。

吉林党史中的作风纪律故事 | 长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纪律 - 天天要闻

长春解放后,曾经逃难的市民成群结队返回家乡。

长春城市接管工作取得成功后,长春特别市第一任市委书记石磊以《接收长春的经验》为题,向东北局提出7条接管城市的意见,首条即提出:“城市秩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入城部队特别是部队干部是否能严格遵守纪律”。意见经陈云审阅后,于10月30日以东北局名义电发中共中央。11月1日,毛泽东在文件上方批示“望加注意”,发往中原、华东、华北解放区主要领导,成为此后我党我军接管城市时加强纪律要求的重要经验。

吉林党史中的作风纪律故事 | 长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纪律 - 天天要闻

来源:廉洁吉林

出品:吉报传媒

编审:董 杰

编辑:石天慧

校审:卢文久

©学习吉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