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这句话一定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然而,太史公却表示,别再以讹传讹了,我可没说过这句话。
出处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出自清代学者李晚芳的著作《读史管见》。
《读史管见》是李晚芳评点《史记》的著作,成书于18世纪(乾隆年间)。此书对《史记》部分篇章进行了分析与评论,内容包括篇章思想、语言分析、段落构架、人物评议等,对《史记》的研究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
李晚芳出身世家大族,是南宋名臣李昴英的第18代孙女,是顺德历史上文坛女才的一个典范。
李晚芳在高度评价司马迁描写项羽的文笔后,对项羽本人做出了这个结论性的评价。原文如下: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迄今正襟读之,犹觉喑嗯叱咤之雄,纵横驰骋于数页之间,驱数百万甲兵,如大风卷箨,奇观也。”
这句话极其精练地概括了项羽作为中国历史上勇猛无敌的武将形象,认为他的神勇程度,是千古以来独一无二的,无人可以匹敌。
为什么流传广?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虽然这句话本身不是司马迁写的,但它极其精准地概括了《史记·项羽本纪》所塑造的项羽核心形象和司马迁对他的评价基调。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评价项羽:“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项羽没有尺寸封地作为根基,秦末乱世从民间兴起……他的地位虽然没有保持到底,但近古以来像他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
这里的“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已经包含了“独一无二”的意思,主要侧重其崛起过程的传奇性和成就的规模。
而李晚芳的“千古无二”则更聚焦于项羽个人武力值、战场上的勇猛表现和震慑力这个核心特质,将其推向了极致。
所以,当人们引用“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时,虽然引用的不是《史记》原文,但引用的是一位后世史学家对《史记》所载项羽神勇特质的最凝练、最著名的概括,并且这个概括得到了后世广泛的认同。
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