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高管离职潮背后:行业进入“白银时代”深水区

2025年07月10日14:30:19 美食 8110

文:向善财经

2024年白酒上市企业中酒鬼酒、茅台、五粮液等公司,集中的进行了人事调整。

到了今年,这个趋势还在延续。

白酒行业高管离职潮背后:行业进入“白银时代”深水区 - 天天要闻

本月,白酒行业再次迎来重大人事调整,金种子何秀侠、洋河股份张联东均未达任期就辞职。

对应的,是一个连亏三年,一个从前三到老六,一夜回到解放前,看空的声音自然也不绝于耳,不少人都把症结归结于管理层,也因此不少人对这次人事调整拍手称赞。

但是这不是一家的问题,整个行业在高速扩张之后,市场由增量转为存量,进而出现了供需失衡,价格倒挂的情况。

价格倒挂这个现象在毕马威的调研中显示,已覆盖60%的企业,甚至是茅台的批价都大幅度下滑,整个市场都弥漫着悲观的气氛。

就此白酒整个行业已经彻底步入“白银时代”的深水区。

//涉水过河,个高的活下来

从数据上看,白酒走入了“量价齐跌”的局面。

有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行业产量为 103.2 万千升,同比下降 7.2%。整体来看,白酒行业产量持续萎缩,2025年行业有极可能迎来连续第八个年度产量下降。

价格上,客单价同比有所减少的企业比例高达 57.9%。

top9品牌产品价格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跌幅,2022 年至今飞天茅台(专卖店)价格持续下跌,总跌幅高达 36.15%。

不仅如此,酒也更难卖了,2025年1-6月,营业利润减少的酒企和经销商高达60%,原因在于成本上升:固定成本和营销渠道费用的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人工成本增加,挤压利润率。

由此便引发了市场的担忧,在“量价齐跌”面前主要有两个老生常谈的鬼故事,一是客群减少,二是消费场景减少。

1.客群减少

主要的人群已经变成了80—94一代,更年轻,需求变化了,年轻人不喝了,老的喝不动了。

2.场景减少

近几年受到环境的影响,消费的场景变大幅度减少。其次和13年时的情况非常类似,最具消费能力和消费场景的一波人群被限制住了。

最后从白酒消费场景变化的角度来看,当前消费者在非刚性消费上显得更加理性。数据显示,80.8% 的经销商表示宴请及送礼需求减少。

总的来说,白酒的功能性在减弱,变得更像一个纯粹的消费品了,像脑白金那样单纯的送礼属性大幅减弱。

但说到底,回到第一性原理,白酒是一种有关人情世故的“吐真剂、粘合剂、催化剂”,有酒也要故事。

商务局,从陌生人到你听兄弟说一句是故事;家庭局,从老丈人到好大哥也是故事;兄弟局,从生活的苦难到家庭的温暖更是故事。

简单讲,年轻人不喝酒只是时候未到罢了,总会有新的客群接上;场景的减少的确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大的经济周期,政策周期决定的。

从长期的视角看,当年轻人老去,经济周期走入上行轨道,这些问题自然会消散,但问题是眼下如果维持这样的市场规模,酒企们该怎么办?

刚刚经历过人事巨震的洋河股份和金种子,正好对应着问题的两端,一是品牌力,二是渠道。

1.品牌力

先看一组数据,2025 年 1-6 月白酒市场销量前六的品牌为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洋河、剑南春,cr6白酒品牌营业收入总计达1344.7亿元,占 a 股 20 家白酒品牌营业收入的 87.6%。

在行业逐步迈向“深水区”的时候,个高的头部名优白酒及 区域龙头酒企凭借品牌影响力、市场渠道和资金实力持续稳固市场地位。

整个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大品牌在洗牌期不断的虹吸小酒企的利润,几家欢喜几家愁,小酒厂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代入金种子的视角,华润的渠道虽然好,但是金种子这个牌子属实不够响亮,品牌知名度不够。这也是华润的通病,比如另一起收购,金沙酒的表现也是一眼难尽。

所以在未来这段日子里,对小品牌来说是生死存亡的时刻。

2.渠道建设

在我们过去的分析中指出,洋河股份的衰退,是在行业下行周期中渠道过于弱小、过于单一的问题。

不同于金种子这样的区域性白酒,洋河股份是唯一一家已经全面完成全国化,依然大幅度衰退的企业。

目前的情况,洋河也是cr6中唯一一家以小商为主、仅凭少量大商支撑的,而大多数经销商实力偏弱的弊端被显著放大。

所以,渠道的多样性,承压能力就成了目前这个阶段的关键。。

拿茅台举例,当需要应对各类危机和寒冬的时候,茅台的“经销商+专卖店”模式在历史上确实多次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先是在1998年前后,成功让公司度过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山西特大假酒案的危机,而且在尝试市场化销售模式的阶段,打赢了茅台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一战”。

接着在2012年底,限制三公消费禁令和塑化剂事件爆发,当时在这批患难与共的经销商的帮助下,茅台终于在2015年熬过寒冬。

所以,茅台的这些渠道组合,就像战场上的名将有攻有守,以应对不同的宏观状况、不可偏废。

总的来看,深入人心的品牌,强有力的渠道,两者缺一不可。

整个市场也从过去企业主导真正变为了消费者主导,在这样的趋势下,少喝酒、喝好酒就成了主流。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活下来之后,后续的机会在哪里?

//拥抱年轻人才能在深水区游泳

低度化、低端化、年轻化或许是答案。

虽然从技术上讲,低度化会影响白酒的最佳风味,又不宜长期储存,43%vol以上的白酒是市场验证的最优解。

但从行业规模上讲,有专业数据显示,我国中低度酒的市场规模约为4500亿元,占白酒消费规模接近一半,随着消费者结构转变,低度化趋势有望进一步加强。

不少酒企已经为之做出了努力。

比如6月18日,水井坊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透露,针对25岁-30岁的年轻消费者在一些新兴平台上的消费潜力,未来会进行产品创新,包括在特定区域将推出38度以下产品。

6月20日举行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五粮液提到,下半年将推出低度化新品“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等契合年轻人口味与审美的新品。

其他酒企诸如泸州老窖、酒鬼酒、古井贡等企业也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低度,年轻化将是战略的一部分。

从功能性上讲,低度酒和高度酒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品类,低度酒是纯粹的饮品,而高度酒是情绪的润滑剂,完全可以分开去做。

所以,无论如何这是头部品牌都要去做的,万一成了,潜在收益确实更高,但也要考虑这事成功的概率,比如年轻人对老牌子买不买账?对高端、高度的老产品有没有影响?

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基本盘,段永平说过“知道什么会发生,比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要容易的多;当我们用 10 年、20 年的时间维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多事情就会变得简单。”

带着这个思维,回看12年之后到21年这段时间,再次站在当下,我们就会发现,机会可能远远大于挑战。

站在十年的视角看,未来经济有可能一蹶不振吗?年轻人会永远年轻吗?

说到底,白酒消费还是看经济大环境。经济慢慢好起来,大家手里有钱了,该喝的还得喝,商务宴请、朋友聚会、逢年过节,这需求它是刚性的。

但随着人口数量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改革,白酒消费总量的下滑是一定的,份额会进一步向头部名优白酒及区域龙头酒企集中。

知道未来会发什么,再回到当下,其实也能看到,现在掉队脱节的酒企将来很难追赶进度了,因为市场容量在缩小,也意味着现在抢下的市场份额会很稳固。

理由可以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还是分为品牌和渠道两部分。

1.渠道固化,改革不易

比如现在的洋河,虽然换了新董事长顾宇上来,但是面对的挑战依然艰巨。

其主要问题是渠道改革,而非品牌建设,但是八千多家经销网络的改革和整合是极其困难的,改革后怎么重新激起员工的斗志?能不能跟上茅五泸汾?

这都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而且从外部视角看,全国化战场有古井贡,省内今世缘已经平起平坐了。

其自身的现金流也不比以前,天眼查app显示,洋河的货币资金仅剩186亿,减去其未来承诺的分红后所剩无几,将来需要厂商参与渠道建设时会不会有些紧张?

白酒行业高管离职潮背后:行业进入“白银时代”深水区 - 天天要闻

另外经销商改革的关键,是争取那些有实力的大商,但从竞争对手的进度看现在可能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如何寻找新的增量又是难题。

与之相比,茅台、五粮液都有了直销+经销商+专卖店的成熟模式,泸州老窖、山西汾酒都有大商坐镇。

总之已经建立完整的体系的“茅五泸汾”,只需在山坡上要做好防守,稳中有进,凭借之前建立的产能品牌优势向下蚕食中小厂商的市场即可,但顾宇想要带领洋河逆流而上,拿回“失地”是一件难度颇高的事。

2品牌定位、消费者心智固化

白酒消费,消费的是情绪,什么能够满足情绪价值?除了产品本身,就是品牌背后的文化。

金种子的日渐式微在于品牌的建设,哪怕在当地也不够深入人心,但尽管现状如此,金种子以前也能在当地跻身前列,掉队就差在品牌建设上。

如果没有像贵州茅台,五粮液那样广为人知的深厚的历史底蕴,就要加强品牌建设。

这方面如果要找一个标杆,水井坊或许是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

能在强敌环伺的四川占有一席之地,能在军阀混战的河南抢出自留地,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是关键。

白酒企业,文化的价值有多厚,品牌的护城河就有多长。

在文化层面,要能持续的加码,水井坊一直在扩容品牌内涵,比如联动天坛“开运大典”以酒祈运,与千家万户共庆新春佳节,给足消费人群情绪价值,加深其在消费者心中“中国白酒第一坊”的心智。

如今想要在未来突围,提前进入潜在消费者的视野也至关重要,比如茅台的冰淇淋,咖啡,比如,水井坊联动演唱会,再比如,做一些年轻人喜欢的传统文化联动。

在“产品升级创新”战略的引领下,水井坊不断推出新品,如超高端白酒品牌“第一坊”系列,全新升级的新一代“井台”产品等,这些新品继承了悠久的酿酒传统,实现了“一独双香”的独特风味,并在酒体质量上达到了“六更”标准,水井坊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以及微生物研究方面的探索,符合当前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的趋势。

但是,现在金种子这样的酒企想要讲故事,不要说新上任的谢金铭,一手带起洋河的刘化霜可能也不行。所以,新的品牌想要再抢位并不容易,但是老玩家们完全可以在年轻人身上找增量。

总的来说,强者恒强,玩到最后,玩的是底蕴,这是一段艰难的路,有底蕴才能跟上队伍,看到曙光初现的那一天。

最后,从市盈率看,茅台回到了20倍,泸州老窖、五粮液、水井坊等等都不到15倍,“茅五泸”股息率也都接近甚至超过5%,相比于前几年的情绪高涨时动辄二三十倍的市盈率,头部酒企的价值已经开始凸显。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武当山官方旗舰店”蓝V账号涉诈,引导消费者做法事!当地:非官方,已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武当山官方旗舰店”蓝V账号涉诈,引导消费者做法事!当地:非官方,已立案调查

7月10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某社交平台被认证为“武当山”的账号诈骗,该账号引导消费者做法事。当地有关部门回应大河报《看见》记者称,该账号非官方设置,系私企注册,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认证为“武当山”的蓝V账号被指诈骗背后公司注册实缴仅500元据该网友描述,今年3月,其在某社交平台认证为“武当山”的账号...
店员用洗虾粉每天洗超百斤龙虾!洗虾粉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 - 天天要闻

店员用洗虾粉每天洗超百斤龙虾!洗虾粉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

7月9日,“店员承认用洗虾粉日洗超百斤龙虾”冲上热搜。何为洗虾粉,用洗虾粉洗过的小龙虾能放心吃吗?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洗虾粉其实是工业草酸(“草酸AR分析纯”粉末),用其清洗小龙虾属于违规操作。健康时报资料图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在关于使用草酸清洗小龙虾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强调,根据《食品...
清华本、牛津硕、南洋博在美团送外卖?美团回应 - 天天要闻

清华本、牛津硕、南洋博在美团送外卖?美团回应

正值毕业就业季,短视频账号“丁X昭频道”发布多条身着美团骑手工服的视频被广泛关注:视频中,丁X昭自述今年39岁,2004年参加高考,是清华本科、北大与牛津双硕士、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目前在送外卖……诸多名校光环与“骑手”身份形成反差,引发“丁X昭为什么送外卖”等高热话题。不少网...
米酿搭配拿铁,麻糖融入饮品……武汉这家首店玩出混搭风 - 天天要闻

米酿搭配拿铁,麻糖融入饮品……武汉这家首店玩出混搭风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实习生 孔维权将传统的米酿与咖啡混搭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口感?近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位于武汉汉街万达广场的MiPoPo米酿门店,店内有不少市民前来打卡,品尝米酿创新饮品。“我们是米婆婆米酒品牌旗下打造的特色饮品门店。去年8月,全国首家门店在武汉开业。”MiPoPo米酿品牌联合创始人程序介绍,该...
全国啤酒气象指数地图首发 一杯啤酒解一夏暑 - 天天要闻

全国啤酒气象指数地图首发 一杯啤酒解一夏暑

中国天气网讯 进入小暑节气之后,全国各地也逐渐开启了高温、闷热模式。 明天(7月11日)就是周五了,愉快的周末将至但各地气温依然火热。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新....
5000张SIM卡被查获!涉嫌伪瞒报品名,且无需进行相关实名认证 - 天天要闻

5000张SIM卡被查获!涉嫌伪瞒报品名,且无需进行相关实名认证

近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关员在对进境快件进行监管时,一批申报为“塑胶卡”的物品引起现场关员的注意。经开箱彻查,海关关员发现该物品实际为SIM卡5000张,包装完好、整齐放在纸箱中。此次查获的SIM卡涉嫌伪瞒报品名,且无需进行相关实名认证。目前,该批SIM卡已被依法扣留,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处置。根据《中华人民共...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被骗了 - 天天要闻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被骗了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大家的追求也从吃饱转向吃好。而酸奶这种既好喝又有营养的产品,自然就受到了大部分家庭的青睐。可谁能想到,市面上竟然有过半数的酸奶不仅营养不达标 ,甚至还是危害健康的科技狠活!假酸奶扎堆最近,市场监管局接到不少消费者投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