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牵线奶茶阿姨参加《菜肉馄饨》拍摄,“拍电影比做菜肉馄饨开心”

2025年02月19日19:30:29 美食 4843

上海最正宗的菜肉馄饨,是荠菜和猪肉馅的。今年年初,随着电影《菜肉馄饨》在沪杀青,上海人“舌尖上的乡愁”也被勾起来了。

这个春天,到哪里去找一碗“顶新鲜”的荠菜鲜肉馄饨?在崇明区中兴镇,卞根琴阿姨新开的小店排起了长队,招牌上赫然就是一碗菜肉馄饨。

而卞阿姨本人,更像是这家店的“活招牌”——在新闻晨报的牵线下,不久前,她也参加了《菜肉馄饨》的拍摄,并且告诉晨报记者,“拍电影比做菜肉馄饨更开心。”

“阿姨,我来看看你,顺便吃碗菜肉馄饨。”

2月18日,新闻晨报·随申hi记者在卞阿姨的店里待了四个多小时,发现将近一半顾客这样说。

中兴镇兴工路上,这家新店2月15日刚开门,每天两百多名顾客里,就有一半是过去奶茶店的熟客。

晨报牵线奶茶阿姨参加《菜肉馄饨》拍摄,“拍电影比做菜肉馄饨开心” - 天天要闻

听说她参加了《菜肉馄饨》拍摄,有人主动向她打听拍电影的感觉。他们说,和做奶茶的时候相比,她又升级了——“现在是拍过电影的卞阿姨!”

卞阿姨和“菜肉馄饨”的缘分,说来奇妙。2024年12月中旬,晨报记者收到卞阿姨透露的独家消息,发布报道,提到阿姨的新店会推出上海人喜欢的菜肉馄饨。

随着报道的传播,有人辗转联系上记者,说电影《菜肉馄饨》正在上海拍摄中,制片人和导演想邀请卞阿姨参加电影的拍摄。记者即刻致电卞阿姨,告知这个好消息。电话那头,阿姨声音乐呵呵的,“好呀好呀,阿拉普通老百姓也能拍电影啦!”

晨报牵线奶茶阿姨参加《菜肉馄饨》拍摄,“拍电影比做菜肉馄饨开心” - 天天要闻

■卞阿姨在拍摄现场

后来再问,“卞阿姨,电影拍好了伐?”阿姨喜滋滋回答,“拍好了!”拍摄当天的照片上,阿姨穿黑色长袖衣裤,深红背心,站在南昌路168弄口袋花园里。捻起一片红叶,阿姨笑了。

记者问卞阿姨,拍电影和做菜肉馄饨,哪个更开心?

阿姨爽朗地笑了。“当然是拍电影比做菜肉馄饨开心!”

晨报牵线奶茶阿姨参加《菜肉馄饨》拍摄,“拍电影比做菜肉馄饨开心” - 天天要闻

■店里七张桌子,一天要接待200来人次

她告诉记者接到剧组电话的后续。“我想电影名字叫《菜肉馄饨》嘛,一开始以为是他们看到报道,叫我去包菜肉馄饨。”她想,包馄饨不担心,就像平常一样好了。

她还想着,到了剧组还可以看到明星。“人家说潘虹周野芒、阿庆爷叔都来拍这部电影。我想,假使能见到阿庆爷叔,还能跟他讲几句,倒是蛮好。”

“去了才知道,电影是分组拍的,我们那组是拍普通老百姓的画面,碰不到他们。”

晨报牵线奶茶阿姨参加《菜肉馄饨》拍摄,“拍电影比做菜肉馄饨开心” - 天天要闻

■卞阿姨在拍摄现场

她还说:“馄饨他们也没叫我包。叫我去拍收衣服。我在楼上收衣服,下面的人哗啦一下都盯着我看。”

“导演讲,现在外面要下雨了,你要一下子把衣服都收进来,动作要快。”

“我们做惯奶茶的人,动作都很快的。伊拉喊,‘下雨啦,快点来收衣裳’,我就冲上去收一竹竿的衣服。结果我人一抱,竹竿掉下去了,我说啊哟不好意思,要么你们换个人重新来。他们很辛苦,竹竿掉下去了,整个流程都要重来一遍,衣服要晾好,竹竿要放好,我又拍了第二遍,才通过了。”

晨报牵线奶茶阿姨参加《菜肉馄饨》拍摄,“拍电影比做菜肉馄饨开心” - 天天要闻

■卞阿姨在拍摄现场

那天卞阿姨早上六点出门,夜里才回来。“出门天还没亮,我在剧组待了一天,从天黑到天黑。除了收衣服,还叫我看人家‘吵相骂’,叫我头从窗口伸出去。”

她说,想想还是拍电影有劲,“没心事的,随便他们说,动作不灵,那就再来一遍。”现实生活里,不管做奶茶还是做馄饨都辛苦,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吧。

尽管拍电影能跳出日常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但在剧组再一次邀请时,卞阿姨盘算着新店筹备工作还没做完,还是婉言谢绝了。在她的认知里,做好餐饮老本行是她的本分。

69岁开启“菜肉馄饨新赛道”,卞阿姨又开始了天不亮起床、深夜休息的模式。从选菜、进货、包馄饨、下厨,到上菜、迎送客人,都要自己来。

晨报牵线奶茶阿姨参加《菜肉馄饨》拍摄,“拍电影比做菜肉馄饨开心” - 天天要闻

做奶茶的时候,卞阿姨的奶茶能算上海滩“粮食含量第一多”。现在做馄饨,个头也是顶大的,和号称“全上海最大”的三林塘馄饨有得一拼,超过记者用拇指和食指比的圈。用北方客人的话来说,“可比我们那儿过年的饺子还大”。

三林塘大馄饨两块多一只,卞阿姨的大馄饨无论生熟,都是一块钱一只。

“春天吃菜肉馄饨正好,菜是新鲜的野荠菜,自己从地里摘来的。肉是崇明本地的明珠湖猪肉,自繁自养的。”

晨报牵线奶茶阿姨参加《菜肉馄饨》拍摄,“拍电影比做菜肉馄饨开心” - 天天要闻

■大馄饨和小馄饨,个头都很大

客人来了,她的招呼也很有特点,无论熟悉陌生,都会喊“阿弟/阿妹来啦?今天想吃啥?”遇上熟面孔,还要加一句“今朝是侬来啦?”客人吃好了,她要问问“吃的还满意伐?”然后送到门口,挥着手说“下次再来!”

晨报牵线奶茶阿姨参加《菜肉馄饨》拍摄,“拍电影比做菜肉馄饨开心” - 天天要闻

老顾客很喜欢卞阿姨的热情淳朴,所以专门要来捧场。记者采访当天,有人从杨浦开车过来,打包了一盒馄饨馅,说是老妈专门吩咐的。还有人从松江泗泾过来,特地要卞阿姨尝尝当地的团子。阿姨捧着团子,眼泪就下来了。

于她,在一爿小店里寻回与“老朋友”互动的温暖,就是最大的幸福。

【相关链接】

网红“阿姨奶茶”关门后,全网寻找的卞阿姨“隐居”了?阿姨说:明年春节后在崇明开店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夜读 | 榆钱儿包子 - 天天要闻

夜读 | 榆钱儿包子

在北方,春天最触动心弦的三大野菜:苜蓿、苦菜、榆钱儿欢乐登场了。春天带来的幸福感,最直接的诠释与满足,莫过于舌尖上的狂欢。榆钱儿摘回家,怎么吃?小时候家里穷,用榆钱儿充饥,从树枝上直接捋到嘴里,那是充满童趣和对自然风味的直接体验。如今吃榆钱儿,吃的是情怀,吃的是健康,咀嚼的是乡愁……增添了很多情愫。...
“广式文化假日”已成潮流,市民无需远行在家门口即可体验 - 天天要闻

“广式文化假日”已成潮流,市民无需远行在家门口即可体验

今年“五一”假期,“广式文化假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1日,全省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共接待市民游客18.1万人,同比增长6.4%。羊城晚报记者观察到,近年来,“广式文化假日”在广东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广式文化假日”文化韵味十足,重在参与和体验,既满足身心愉悦,...
买爆“泡泡玛特” - 天天要闻

买爆“泡泡玛特”

经济网 | www.ceweekly.cn本刊记者 杨琳“泡泡玛特,各位可敢信!”4月末,在美国白宫还忙着打关税战时,犹他州盐湖城一商场的新店铺前大排长龙,一位博主记录下这一时刻。视频中,美国顾客排的长队“一眼望不到头”,只为购买泡泡玛特发售的新款产品。“排队三小时,看看这号召力!”这位博主说。同时期,纽约市民凌晨3点...
山东一高速服务区“五一”承办近30场婚礼,网友:没车能来喝喜酒不?回应来了 - 天天要闻

山东一高速服务区“五一”承办近30场婚礼,网友:没车能来喝喜酒不?回应来了

五一假期,多对新人在山东枣庄高速服务区办婚礼引发关注。很多网友对此很好奇:一般情况下,服务区是相对封闭的,行人难以进入,大家调侃道:“没车是不是喝不了喜酒了?”“喝醉了能请到代驾吗?”……5月3日,潇湘晨报记者致电该服务区,工作人员介绍,该服务区为全国首家‘婚庆’主题服务区,设有婚庆礼宴服务中心,由婚...
实蛋自己在家做简单卫生还q弹,煎、烤、炒都是巨好吃 - 天天要闻

实蛋自己在家做简单卫生还q弹,煎、烤、炒都是巨好吃

夏天烧烤吃的实蛋自己在家就能做,简单还卫生。自己做的实蛋吃着口感比买的还嫩乎,不管是烤、煎、炒都行。·我一般做一份的实蛋就是做8个鸡蛋的量,打在大碗里。做鸡蛋记得一定要多搅一会,把鸡蛋搅到散落落的,下一步也更好操作。·再准备200克的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