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河南 总有一款美食适合你

2025年02月03日09:03:02 美食 1087

周口

逍遥胡辣汤滋味浓郁

来河南 总有一款美食适合你 - 天天要闻

逍遥胡辣汤。西华县宣传部供图

春节假期,从北京回河南老家的刘小姐兴奋地对家人说,“在北京也可以喝到正宗的胡辣汤,而且外卖就可以送到家门口了。”

要说最能代表河南的“国民美食”符号,恐怕非胡辣汤莫属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多次走进北京,其传承人杨凤花现场熬制的正宗胡辣汤,不仅俘获了不少京城食客的味蕾,也抚慰了家乡游子的味觉乡愁。

据传说,胡辣汤已有800多年历史。经过长期的加工发展,一种适合北方人口味、辣味醇郁、汤香扑鼻的胡辣汤在逍遥镇诞生。

“肉鲜、菜鲜、麦鲜,不腻、不腥,久闻不厌,回味隽永”,是逍遥胡辣汤的显著特点。地道的逍遥胡辣汤以牛羊骨、羊肉熬制的高汤为底,加入30多种香辛料,并辅以牛羊肉、面筋、红薯粉条、黄花菜、黑木耳等配菜熬制而成。制作时各种材料按比例、分先后兑入锅内,文火慢熬,木勺缓搅,熬制好的汤具有“甘而不烈,淡而不薄”之特征。食用时配以小磨香油、陈醋,汤鲜味美,滋味醇厚。

粤菜专家张志民曾表示,逍遥胡辣汤工艺独特、回味丰富,和各大菜系皆有“灵魂呼应”之处,既有人间烟火味,又可登上大雅之堂。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侯琳 整理)

漯河

北舞渡胡辣汤醇厚悠长

来河南 总有一款美食适合你 - 天天要闻

北舞渡胡辣汤(牛肉)。黄伟伟 胡宗哲 摄

清晨,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古老的街道上,胡辣汤特有的辛香便开始在空气中弥漫。相传,这碗汤起源于明清时期,最初是为了给辛苦劳作的商贩和赶路的行人提供温暖和能量,后来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当地人不可或缺的美食。

北舞渡胡辣汤讲究“浓香”,喝的正是五味调和、醇厚悠长。一碗肉烂汤鲜、辣而不燥,色泽浓郁、香气四溢的胡辣汤要经过煮肉、洗面筋、熬制高汤等多道繁复工序,再辅以秘制汤料,慢火熬煮,直至汤色凝重、香味浓厚,方可起锅。舀一碗浓汤,再配上点香醋,辛香裹着肉香直往鼻尖钻。轻啜一口,胡椒的微辣自舌尖漫开,暖流顺喉而下,瞬间驱散清晨的寒意,额角渗出的薄汗,正是这碗汤最直接的回应。

这碗传承100多年的汤羹,见证着水旱码头的兴衰更迭。旧时纤夫在晨雾中喝汤暖身,商贾在汤香里洽谈生意,如今飘香的汤锅前,依然聚着晨练归来的老人、赶早课的学子、准备开工的工人……汤勺搅动间,沉淀着中原大地的烟火记忆,氤氲着舞阳人的一朝一夕、四季流转。

(河南日报记者 李宗宽 河南日报通讯员 胡宗哲 整理)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太恶心!“爱吃菠萝的人天塌了” - 天天要闻

太恶心!“爱吃菠萝的人天塌了”

夏天走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外皮削得干干净净泡在盐水中金灿灿的菠萝插着一根竹签香甜气味扑面而来看起来“上头”到不行但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加工的吗?
秦皇岛一餐厅“两只梭子蟹428元”引争议 当地监管部门:定价受市场调节 须明码标价 - 天天要闻

秦皇岛一餐厅“两只梭子蟹428元”引争议 当地监管部门:定价受市场调节 须明码标价

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报道“428元两只的梭子蟹,168元一斤的皮皮虾。”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今年五一假期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一餐馆就餐时遭遇“宰客”,引发了网络热议。5月8日,海报新闻记者咨询到秦皇岛市发改委物价科,其表示,饭店等消费场所的商品定价一般由市场调节,并通过明码标价向消费者展示。该网友...
置换iCAR 03享受补贴还优惠2万元 - 天天要闻

置换iCAR 03享受补贴还优惠2万元

2025年5月9日-2025年5月11日,iCAR 扬州福联店(爱咖)置换iCAR 03享受补贴还优惠2万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店咨询购买,具体优惠信息如下:车型促销车型指导价(万)优惠幅度(万)优惠价(万)库存状态2024款 401km
枇杷苹果小碗红糖……昭通优质产品持续进驻上海市场 - 天天要闻

枇杷苹果小碗红糖……昭通优质产品持续进驻上海市场

近日,上海市“五五购物节”正式启动,线上线下商家纷纷推出活动吸引市民采购。来自普陀区东西部对口协作地区的昭通市也赶来赴约。5月6日,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五五购物节”系列活动暨昭通市特色商品发布对接会举办。枇杷、苹果、小碗红糖……等来自云南昭通地区的各色优质农产品纷纷亮相,市民们也有机会在在...
地理冷知识——日照 - 天天要闻

地理冷知识——日照

在青岛、威海的光环之下,日照像一位低调的隐士,毕竟在日照60公里金色沙滩中,有32公里属于未开发的原生态海岸。不过现在日照的热度也在慢慢上来,这里也不再只是“日出初光先照”传说的地方,她的魅力也远不止于清晨第一缕阳光。
感谢信里塞“水果金” 医院巧用“折角”习俗退“信封” - 天天要闻

感谢信里塞“水果金” 医院巧用“折角”习俗退“信封”

为感谢医院对妻子临终前的贴心照顾,秦先生在感谢信里偷塞一沓“水果金”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闻 通讯员 黄晓晴太太不幸离世,先生偷塞一沓“水果金”感谢医护对太太治疗期间的照顾。而医院则巧用佛山习俗“折角”,收下家属的心意,退回了装着“水果金”的信封。这个近日发生在佛山的故事,主角是秦先生和佛山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