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味道是怎样的?是小桥流水,是杏花春雨,是油纸伞乌衣巷,是春水碧连天,画船听雨眠。江南之味,在诗词歌赋中,更在唇齿舌尖上。南京菜作为江南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受各路食客的喜爱。正好南京的河西新开了一家南京精菜馆,记者前往探访。
奶香脆葱烤鸡枞菌,尝独特风味
鸡枞是中国四大名菌之一,因其纤丝结构状似鸡肉,食用时又有鸡肉的肥美香味而得名。汪曾祺先生曾在《昆明食菌》中写道:“鸡枞是菌中之王。味道如何,真难比方。可以说这是植物鸡,味正似当年的肥母鸡。但鸡肉粗,有丝,而鸡枞则极细腻丰腴,且鸡肉无此一种特殊的菌子香气。”这令南京著名作家汪曾祺念念不忘的鸡枞菌,其实早在民国时期就会被空运至南京达官贵人的餐桌。与其他野生菌一样,鸡枞也有自己的生长时节,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七八月雨水正旺,吃鸡枞正当时。
奶香脆葱烤鸡枞菌这道菜品精选黑鸡枞,油炸出锅,裹酱翻炒,装盘衬底;再将京葱切片后浸入牛奶,文火慢炸,再放入烤箱低温烤制1小时以上直至酥脆,再将奶香京葱洒在鸡枞之上。品尝一口,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不愧是菌中之冠,搭配京葱入口,香脆有韧劲,别有一番风味。
云南揽山珍菌老鸡汤,聚一锅鲜味
“雨水到,菌子笑。”菌子是上天赐予云南人家的一道舌尖美味,夏季的雨水唤醒了林间山头的宝物———野生菌,云南人最爱的野生菌盛宴就此开启。在精菜馆,雨季和菌子相遇,是南京食客的幸运。
云南揽山珍菌老鸡汤用一道菜品,聚集了多种时令菌菇,鸡油菌、鲜竹荪、鲜松茸、羊肚菌、鲜金耳、黄牛肝菌,云南鲜菌群英汇聚一堂,只需品尝一道菜品,仿佛置身于彩云之南。半只老鸡去骨入汤,纯水蒸制7小时,苏北走地老鸡的加持,让汤底更加鲜郁浓厚。鸡汤上桌后将鲜菌下锅煮制,会吃的食客们,已迫不及待下几片松茸,舀两口鸡汤,这一锅鲜味,顺着热气“钻”进等待品尝的食客心里。
苹果丝瓜烩花胶,享食材本味
来自台湾的苹果丝瓜,不仅有着传统的鲜嫩爽滑,还带着苹果的果香及清甜。“烩花胶”一词已经透露出这道菜的不简单。奶白的汤底,原料其实是油炸的龙虾,碾碎后和姜米、猪脊骨、猪手、老鸡、鸡爪等多种材料一齐熬制而成,再辅以被誉为“海洋人参”的花胶入菜,“身价”倍增。尝一尝苹果丝瓜和鸡蛋花胶的细腻软滑,品一品多种食材的原汁原味,放纵各类鲜味在口腔里碰撞交融。
江南“味”从不拘泥于江南一处,而是“广集万千美味于一处”,在江南,在南京,各类食材会焕发出新的光芒,成就一席江南“味”。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黄益 潘菲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