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好水好工艺,孕育佳酿海之蓝

2022年10月11日16:11:49 美食 1080

男同胞多少会喝点酒,我没事儿也尝尝新鲜酒。正好呢,我一个朋友也爱酒,而且他不光爱还喜欢研究酒。不少关于酒的知识还是他讲给我的。这天他拿了瓶他独爱的酒和我分享,我们俩找个地方坐下来。他一边倒酒一边说,这个酒的生产企业,可是绵柔型白酒的开创者,朋友说用专家的话说,这个香型的特点就是:高而不烈,低而不寡,绵长尾净,丰满协调。聊到这酒是怎么酿的,我很好奇,特地向他请教。


原来,白酒讲究“三靠”,就是所谓的靠地靠水靠工艺。今天这杯酒,“地、水、工艺”三样都占了。这“地”就是酿酒的自然环境。你看遵义赤水河宜宾则温和湿润、六条河穿过吕梁市……这些地方都是产酒胜地,而且酒的滋味还都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自然环境不同。咱们今天喝的这酒产自江淮地区洪泽湖畔,自然环境十分独特,坐拥“三河两湖一湿地”的大好环境。湿地生态下养出的微生物也很独特,像酒窖子里的窖泥陈年累月下来,里面的微生物自成一家,和其他产酒地在数量和种类上完全不同。湿地环境给窖泥带去的独特香气,所以里面发酵出的酒天生自带“体香”。


我问,那水又有什么特别的?朋友说,酒水酒水,没水哪来酒?拿我们这杯酒说,这水是宿迁洋河镇已有几百年历史的美人泉的水。“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据专业研究分析,美人泉下的地下水也被称为“活水”,来自距其2000公里外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一带。这些“活水”带来了玄武岩中丰富的锶、硅、硒等对人体非常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仅味道清甜可口、可直接饮用,且酿出的洋河酒绵甜、温润,自然也是酒中极品。朋友说,这就是一方水土酿一方好酒。我说妙!朋友说这最妙的还没说呢!


最妙的就是这酒的酿酒工艺,有了好窖、好水、好粮食,没有个好工艺也酿不出这么好的酒。


这瓶酒的酿造核心是“三低工艺”,所谓“三低”就是低温入窖、低温发酵、低温馏酒。酒醅入窖的时候温度要低些,在发酵的过程中温度也要低。不仅如此,在蒸馏发酵好的酒醅时,温度也不能高了。在低温下,酒蒸汽在甑桶里反复地汽化、冷凝、回流,酒蒸汽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收集酒醅中的风味物质,酒的口感也就越绵柔。其实这里的接酒也有讲究,前头和最后流出的酒咱都不要,只要中间那长长一段酒,这就是所说的“掐头去尾”取酒法。


朋友趁胜追击,继续讲什么是“多又长”。这“多又长”有个“三多”。一般来说,白酒都单用高粱,但咱们喝的这酒是多粮酿造,除了高粱还有大米、糯米、小麦、玉米,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发酵。加上用小麦、大麦和豌豆制成的“绵柔四色曲”,即金色外衣、紫色火圈、白色菌丝、红色曲心,绵柔四色曲富积着有益微生物和香味前驱物质,为酿造过程提供最强的发酵动力。各种粮食的香味融合交汇,才成了我们手中的这杯酒。


第二“多”就是多轮发酵,酿酒界有句行话叫“千年老窖万年糟”,这里的“万年糟”其实就是“续茬配料”:绵柔型白酒生产时,每排次都会丢掉一部分淀粉耗尽的酒糟,再补充一部分新粮进来,这样一来,酒糟中的微生物就能以老带新、传承有序,香味物质自然也能历久弥新、不断累积,这就是所谓的“万年糟”。


这第三“多”也是成酒的最后一步——多味勾调,在这里,朋友给我重点介绍,勾调也叫酒体设计,是一道重要的白酒生产工艺,将不同窖池、不同排次、不同轮次、不同等级、不同储存年限的酒相互组合起来,可以有效稳定并提高酒质,做到品质始终如一。


我感叹一句这小小一杯酒竟然投入了这么多心思,怪不得口味这样独特。


朋友说,你先别感叹,还有呢。“多又长”的“长”也有“三长”。酒窖(老窖窖龄)的时间长,里面的小生命可是有年头的,繁衍了六百多年,所以窖香浓郁。其次是发酵周期长,单排发酵时间最长可以达到180天,在漫长的发酵时间里,酒醅与老窖进行了充分的接触,这样酿出的酒才能窖香突出,回味悠长。还有一“长”就是贮存时间长。用宜兴出产的陶坛装上酿好的白酒,接下来就是长时间的储存了。这“三长”花费了很长时间,洋河酒的口感也会更绵柔舒适。所以说洋河酒是时间酿造出的好酒。


最后一个工艺就是老五甑酿酒法了。一个酒窖的酒醅从上到下分成五份,正好装五个甑桶,所以叫老五甑法。最上面的一层酒醅蒸完酒,就直接扔掉,下面的四份加入新的粮食和辅料,配成五甑,进行蒸馏取酒,然后加入大曲,入窖发酵。这种将粮食和酒醅混合蒸馏方法的好处是:蒸酒的同时蒸粮,可以把粮食的饭香带到酒里,因此,洋河酒才能呈现出窖香、粮香、曲香,三香一体的特点。


听了这么多,瓶里的酒也不多了。既喝了美酒,又开了眼界,还有了好心情,小聚一局可以说是好处多多。听我总结一番,朋友说,别急,我还没收尾呢!他接着说,好材好料好工艺,光有这三好还不够,最重要的还得有好匠心。我说了这么多,你满脑可能都是些高啊低啊长呀多呀的了。这么些工艺每一道可都是实打实的做下来的,不仅实打实还是全程手工操作呢。从选粮食、制作大曲到酿造、贮存,还有我刚刚说的勾调,每一道工序都是老匠人们亲手完成的。他们一双手捻一捻,就能判断出酒的质量。洋河坚持传承创新,传承的是传统工艺的精华,创新是与时俱进的紧跟时代步伐,超预期满足消费需求,科技让洋河人的匠心腾飞。洋河拥有2名国家评委专家组核心成员,39名国酒大师,78名省级品酒委员,1926名技术类人员,还建立了10个研发平台,规模在国内都是领先级别的。用一句话讲,那就是洋河人用古法开创新意,用科技大展新路。


边听朋友讲,边感叹咱中国老祖宗酿酒智慧与技艺传承真是不易,怪不得中国白酒能成为华夏民族的国粹之一呐。朋友看我听得入神,继续说到,大品牌为了品质始终如一,哪怕是自己的明星产品,也会不断迭代创新,突破自我,为的就是能跟得上新时代消费者新审美、新品味、新需求。所以我们今天喝的这酒,其实上市已经有二十年了,闻着更香,喝着更绵,让咱们年轻人也更好接受了。


讲了这么多,我明白了,江淮地区洪泽湖畔的天时地利,再加上洋河人的精心匠心投入,才有了这瓶好酒。喝完最后一口酒,回味都是绵甜爽净。天黑了,酒也喝光了。在回家路上,我们商量下次什么时间再聚一聚,酒呢还是今天这酒——2022焕新版海之蓝!#点亮真知计划# #我和海之蓝的故事#

好地好水好工艺,孕育佳酿海之蓝 - 天天要闻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又来“白虾传说”?台网民:看腻了 - 天天要闻

又来“白虾传说”?台网民:看腻了

自2023年洪都拉斯宣布与台当局“断交”,转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后,部分台媒不断翻炒所谓“洪都拉斯因白虾滞销后悔”的新闻,由于此类报道缺乏真凭实据,被岛内网民戏称为“白虾传说”。12日,当台媒再次....
茅台“出海”量变加速,高质量迈向“国际化公司”! - 天天要闻

茅台“出海”量变加速,高质量迈向“国际化公司”!

从1954年茅台酒产品出口海外开始,茅台的产品出口之路走了近70年。近年来,茅台正加速从产品出口迈向品牌与文化出海的国际化新阶段,为2035年的国际化目标不断进行“量变”的积累。5月12日,贵州茅台(sh.600519)在与投资者交流的活动
极简松弛生活:把周末过成4天,这样做开启周末慢生活 - 天天要闻

极简松弛生活:把周末过成4天,这样做开启周末慢生活

打工人真的太需要周末回血了!想把两天周末“拉长”成四天,其实不用辞职也能做到。周五下班路上就切换状态,别想着未完成的工作,戴上耳机听喜欢的歌,路过花店买束小雏菊,到家先泡个热水澡,让紧绷的肩背彻底放松。 周六睡到自然醒,别设闹钟!
又到杨梅季,全国出名的16种杨梅你吃过几种? - 天天要闻

又到杨梅季,全国出名的16种杨梅你吃过几种?

小食有话说:杨梅红时夏意浓,立夏后的第一场梅雨刚过,巷口阿婆的竹筐里便垒起了紫玉般的山丘。杨梅上市的时节总是这样,带着南国特有的温润与热烈,将夏季的江南染成一片胭脂色。杨梅,酸酸甜甜,这个时候的杨梅又大又红,就像村口老爷子摇着蒲扇经常念叨:
广东早熟荔枝“抢滩”上海,向长三角消费者喊话:包甜,管够 - 天天要闻

广东早熟荔枝“抢滩”上海,向长三角消费者喊话:包甜,管够

“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一颗产自茂名,目前全市荔枝全链产值超120亿元。”5月13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携手粤西茂名、湛江、阳江三市荔枝“营销军团”,带着丰收的喜悦,组团来到上海,力求实现荔枝营销的“开门红”,进而实现“全季红”,将广东荔枝“小特产”持续打造成“大产业”。这场别开生面的广东早熟荔枝(粤西)上海采...
知名生鲜超市8家门店全关! - 天天要闻

知名生鲜超市8家门店全关!

最后一家T11生鲜超市(以下简称“T11”)迎来闭店。5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T11北京朝阳公园店已正式闭店。自2018年面世起,T11从积极拓店、数次获融资到如今门店全关、进入调改,不过七年时间。根据公告,朝阳公园店将对经营商品及经营模块进行大范围调整和迭代,走品质和客户体验路线。当前,传统商超纷纷转型,新...
卡士乳业以品质创新双驱动,领跑高端低温乳品赛道 - 天天要闻

卡士乳业以品质创新双驱动,领跑高端低温乳品赛道

随着健康消费理念的持续深化,低温乳制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这一蓬勃发展的赛道上,卡士乳业凭借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持续创新的研发实力,成功树立起高端乳品行业标杆。007家庭装:匠心之作卡士推出的007益生菌家庭装酸奶成为其技术实力的最佳佐证。
雪碧悄悄换了配方?网友:感觉没小时候的好喝了 - 天天要闻

雪碧悄悄换了配方?网友:感觉没小时候的好喝了

近日,有网民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帖称“雪碧悄悄换了配方”,并表示“感觉这好像不是我记忆中雪碧的味道……翻看配料表赫然写着蔗糖素、安赛蜜”。有网民评论表示“感觉没有小时候喝的好喝了”。对此,昨天(5月12日),记者进行了关注并采访。发帖网民配发了3张“雪碧”柠檬味汽水配料图片。记者查看发现:配料中多出了“果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