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后,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逐渐趋于稳定,如今提起业内有名的白酒,大家第一时间应该都会想到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品牌。
其实,在80年代,还有一款白酒和它们一样风靡全国,无人不知,只不过,岁月荏苒,天地变幻,如今的它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当真是可惜可叹!
今天就来聊一聊这款被人们遗忘的四川名酒,一起来看看你还有印象吗?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如今提起遂州酒,很多人已经记不起它的味道和口感了,但是它短暂的辉煌却是一代人永恒的记忆。
上世纪80年代,遂州酒横空出世,凭借着良好的酒质,它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了当地颇有名气的“黑马”白酒。
1989年,在广告行业兴起初期,它高瞻远瞩,率先乘上了广告营销这艘快船,打出“月儿明,月儿亮,月光照在酒瓶上”的宣传语,使遂州酒的盛名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它随之风靡全国,凭实力拿下了1.44亿巨额订单,就连茅台都只有羡慕眼红的份,当时,酒厂门口,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商队前来拉酒,可谓风光无限。
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订单激增,带给酒厂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可惜的是,前景一片大好的遂州酒厂,并没有抓住这个机遇,反而在贪得无厌中翻了车。
由于酒厂产能较低,时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一些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借此机会想要大赚一笔,开始盲目地涨价。
这一行为引起了大量酒友的不满和抵触,严重损害了它的口碑,不仅如此,为了满足订单需求,酒厂还外购了一批质量不合格的基酒,并让它流入了市场。
很多酒友喝过后,发现有十分明显的煤油味道,因此对它彻底失去信心,不再进行消费,它的销量随之锐减,陷入了人生困境。
就这样,遂州酒慢慢陨落,最后被沱牌收购,从爆火到消失,它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如今更是连名字也没留下,只能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想要多赚钱这并没有错,但是一旦动了坏心思,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不义之财还是少招惹为妙,否则,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下一个遂州酒。
从遂州酒的失败中可以看出,坚守初心,保证酒质,才是一个酒企永恒发展的长久之计,只有抓住了酒友的胃,彼此才可以成为永不分离的“好朋友”。
我国还有很多酒企,像文君酒、宝丰酒、木台厚道酒、六曲香等,它们都是脚踏实地,专心酿酒,很少做宣传,却依旧闯出了一片天地。
宣传不是成功的捷径,品质才是根本
享有贵州“小茅台”之称的木台厚道酒,近年来凭借着不俗的酒质,亲民的价格,从众多酱酒中脱颖而出,成了大家酒桌上的常客。
酒厂采用大曲坤沙12987的工艺,耗时1年进行酿造,仅酿造周期就长达1年之久,取酒后,还需要再陈放5年,才能进行勾调。
它的勾调师冯小宁老师,不仅是茅台老厂长李兴发的得意弟子,还是茅台八仙之一,她深得师父真传,在业内非常有威望。
此酒由她勾调后,颇有茅酱风味,而且喝起来舒适不辣口,一经上市就得到了众多酒友的青睐,很多人喝过后,很长时间不愿再尝试其他的白酒。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原料采用和茅台相同的红缨子糯性高粱,这种高粱生长在富含矿物质的紫红土壤上,是贵州当地非常稀缺的农作物。
因为它粒小皮厚,而且含有90%的支链淀粉和多种微量元素,既可以很好地适应坤沙工艺,又可以使酒产生更多的香味;
所以即使它的价格比普通高粱贵了不少,酒厂多年来还是坚持为它买单,这也造就了成酒闻香丰富,不仅有酱香味,还有粮食的焦糊香和淡淡的花果香。
优质的原料,苛刻的工艺,再加上经验丰富的勾调师,使它的品质一再升级,虽然酒厂很少做宣传,但是靠着大家口耳相传,它还是走出了茅台镇,被越来越多的人引为“知己”。
除此之外,山西的六曲香也是一样,酒厂一心扑在酿酒上,很少做宣传,但是凭借着不俗的酒质,它还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巅峰时还曾和五粮液齐名。
可见,只要品质好,就会有酒友偏爱,最近听说遂州酒厂又重新恢复了生产,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