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河流、湖泊众多,栖息着368种鱼。
丰富、原生态的野生鱼,为新疆制作各类鱼美食提供了充足的食材,红烧鱼、清炖鱼、烧烤鱼,新疆把鱼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
鲟也是鱼的一种,但是与一般的鱼差异很大。一是长相不同,鲟头部尖尖的长长的,长得更美更壮更有特点;二是习性不同,鲟主要生长在冷水区域,更能忍耐严寒和酷暑,而且动作比一般鱼更敏捷;三是珍稀度不同,鲟珍稀罕见,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不能捕捞不能生吃,而一般的鱼遍地都是,捉来就能吃;四是好吃度不同,鲟不仅美味无比而且营养丰富功效还很神奇,而鱼主要就是用来吃的!
下面,我们就去欣赏一下新疆三种不同寻常的鲟吧!
首先要声明两点,第一:这三种鲟都是新疆特产,找遍全国只有新疆有;第二,这三种鲟,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万万不能捕捞,更不能成为你的盘中美餐,否则就得被抓去坐牢。
1.西伯利亚鲟:新疆特产,大得吃不完!
由于它源自西伯利亚各河流之中,所以就叫西伯利亚鲟。这种鱼在新疆很多湖泊里都能寻到。体型很大,体长1.2米、体重达200公斤,体呈长纺锤形。主要以小鱼、食摇蚊幼虫、软体动物、蠕虫、甲壳类等为食。是一种温性的鱼,生命力很强,适宜生长水温为15~25℃,但是能够忍受零下50℃的冬季和50℃以上的夏季。
西伯利亚鲟的肉质鲜嫩,极其美味,还特别有营养。主要用来红烧和清炖。
2.裸腹鲟:产于伊犁河畔,被吃得快灭绝了!
裸腹鲟,也叫“鲟鳇鱼”,是国外引进的,原产于黑海、里海及咸海流域,前苏联在1933年把它引入巴尔喀什湖,也就是我国境内的伊犁河。体长2米、体重10公斤,全身呈长纺锤形,外披五纵行骨甲。
它的食物主要是鱼,也吃螃蟹、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等等。
裸腹鲟鱼质丰厚,细嫩多脂,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的名贵水产品。特别是用它的鱼卵加工制作的鱼籽酱,营养丰富,享誉欧洲市场。
裸腹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成为人们争相捕捞的目标,捕到一条就能成为万元户。
在人类的肆意捕捞下,伊犁河畔的裸腹鲟难逃厄运,遭遇灭顶之灾,竟然被吃得都快灭绝了,伊犁河里的裸腹鲟不足100尾。
3.小体鲟:个头太小,吃不饱!
小体鲟长得挺有特点,个子小小的,体长0.6米、体重不到3公斤,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主要吃摇蚊等多种昆虫的幼体,也吃小型软体动物、寡毛类、多毛类、蛭类,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
小体鲟是从俄罗斯引进新疆的,分布于俄罗斯的黑海、里海、鄂毕河、叶尼塞河等淡水水域中。我国从俄罗斯引进试养,仅分布于新疆鄂毕河上游的额尔齐斯河水系。
新疆三大鲟,个个都是珍稀罕见的宝贝,虽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是不能成为我们餐桌上的美味大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