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诊了一个14岁的成都女孩子,这个孩子在确诊重度抑郁后就开始休学,为期一年,在家的一年孩子爸妈是百般迁就,就希望孩子能够早点走出来。
今年九月份,孩子父母带着她去学校办理复学,刚上学2天,孩子就出现心慌、头晕等情况,也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听不进去课,无奈下又办了休学。孩子爸妈急得不行,孩子年纪这幺小,总不能一直耗着啊,也不打压她了,也不强迫她了,什么都顺着,怎么还是好不了呢?
现在很多青少年,因为学习压力过大、生活环境问题、家庭教育问题,出现抑郁,他们不是“想不开,心情差”,这其实是大脑的功能失衡了,孩子就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没有动力,没有精力,总觉得累,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整天脑子都昏昏沉沉,浑身都没有力气。心里也觉得郁闷,越来越自卑,不愿意跟人交流,不愿意出门,只想把自己封闭起来。孩子厌学的原因很多,这个孩子从小成绩优秀,但是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后来躺平。
一、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过早的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报了四、五个班,每天除了去学校上学,课后还要奔波于不同的培训机构。孩子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学,总有一天他会不堪重负。
.
二、父母易怒或者打压式的教育。孩子考了99分,很高兴的跟你分享。你却表情冷淡的说:“考99分有什么好得意的?人家还有考100分的呢,那一分是怎么丢掉的,好好找一下原因……”如果孩子经常得不到你的肯定和称赞,孩子就会产生自卑、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能让你满意,那就算了吧,得过且过。
.
三、老师不当的批评。有的老师明明是想激励孩子,但是他说出来的话却成了讽刺和挖苦,大大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努力的动力。
四、孩子对老师的批评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他可能会由此讨厌老师,然后发展到厌学。
五、孩子跟同学的关系处理不好,自己在班级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感觉孤单,没有集体归宿感。或者被同学霸凌,排挤。或者班里有一个看不顺眼的同学,就觉得这个班很垃圾。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厌学。
.
上学虽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知道情绪稳定的重要性,要懂得沟通和引导,他遇到困难时,和他一起面对,帮他分析原因战胜困难。他对老师有看法时,要从正面去引导孩子,让他看到好的一面。孩子不懂人情世故,家长更要教会他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谁能坚持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在整个过程中,是很考验我们家长的养育技能的。
.
我是成都精神科医生岳莉莉,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是开导,顺从孩子,更是要注重调整大脑功能的平衡。当孩子的饮食、情绪、能量和睡眠都达到正常标准后,抑郁就差不多可以康复了,自然也可以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除此之外,家长也要积极的帮助孩子做到这5点:
1、别焦虑,让所有的事情顺其自然发生。
2、调整好心态,努力学会屏蔽掉所有外界的声音,别人说什么是他的评价,好坏都跟我们没关系。自己知道自己努力向前的方向就好。
3、开放孩子的认知世界,懂得不是只有学业才有出路,别因为休学困扰,这只是我们在人生中出现的一个特别阶段,让他发生。这也许是人生中特别的礼物。
4、在内心建立强大的信心,相信自己的信心!
5、找到孩子抑郁的真正原因,然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