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鉴宝丨趁春日!和小体一起感受运动的能量场

2024年04月03日09:52:35 育儿 6324

春光拂满面

汗水诠释青春活力风采

运动方显青年生龙活虎

今天,小体将继续为你讲述

上海体育博物馆里的运动故事

小体鉴宝丨趁春日!和小体一起感受运动的能量场 - 天天要闻

沪江大学春季运动会纪念章

在上海体育博物馆第一展厅内,展有一枚沪江大学春季运动会纪念章,纪念章上方刻有一位正在运动的人物形象,下方刻有“沪江大学春季运动会”字样。

1900年,美南浸信会和美北浸礼会在江苏、浙江的华中、华东差会成员都来到上海。期间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定在上海联合创办一所高等学校。1902年,经美国南、北浸礼会合作筹备并拨款,在杨树浦军工路购得165亩土地,建造第一所校舍,名为思晏堂。这所高校在师资配备、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校舍建筑等方面都带着浓浓的美国烙印,堪称中美合作教育在上海开花结果的典范。

小体鉴宝丨趁春日!和小体一起感受运动的能量场 - 天天要闻

思晏堂旧照

1914年,学校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并确定校训为“信、义、勤、爱”。校园面积由160余亩增加到300多亩,建有大小校舍30座,各类球场19个,游泳池1个,以及图书馆、健身房等,成为一所规模巨大、设备齐全的高等学府。

小体鉴宝丨趁春日!和小体一起感受运动的能量场 - 天天要闻

1919年沪江大学规划平面图

1917年,沪江大学内的哈斯克体操馆(Haskell Gymnasium)开始建造,作为沪上最早的体育馆,它的建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促进了校园精神的形成。1919年1月19日,哈斯克体操馆正式开放使用,提高了沪江学生对运动的兴趣。1921年,学校开始招收女生入学,实行男女同校,开在华基督教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

小体鉴宝丨趁春日!和小体一起感受运动的能量场 - 天天要闻

哈斯克体操馆

值得一提的是,1906年沪江大学还是上海浸会大学堂时,足球就随美国教师一起来到了校园。当时的足球场场地简陋,上面只铺了一层煤渣,一遇到黄浦江涨潮或者下雨,整个足球场就会被淹没。作为沪江大学最早的团体类体育项目,那时的足球比赛经常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美国人魏馥兰(Francis John White)校长是教师队进球的主力之一。在魏馥兰校长和蓍荷福、葛学溥两位教授的指导下,学校的足球队越踢越好。

小体鉴宝丨趁春日!和小体一起感受运动的能量场 - 天天要闻

沪江大学足球队

据史料记载,1912年11月2日上午,沪江大学足球队与Wayland Academy Team of Huang-chow主场比赛,8:0获胜。两周后,与沪上强队Harvard Medical School比赛,1:0艰难取胜。11月30日,与基督教青年会足球队的比赛踢成平局。在1913年的足球赛季中,沪江大学足球队2:1战胜苏州东吴大学(后沿革为苏州大学),3:0战胜了圣约翰大学(后沿革为华东政法大学),与基督教青年会足球队依旧平局。1921年冬季,原校门口的池塘被填,变成足球场;1922年又填高了新购的东南方的低地,作为中学部运动场,这就是如今上海理工大学的运动场所在地。到了1926年,全校共有四个足球场。

小体鉴宝丨趁春日!和小体一起感受运动的能量场 - 天天要闻

原沪江大学校门口的池塘被填,用做足球场

1922年及1924年,沪江大学足球队获得东方大学联合运动会冠军,并且曾战败“全沪之华人锦标队”。自此以后,沪江足球名誉响彻上海,各级学生踊跃参加足球比赛,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沪江大学校园被日军占领,师生们才被迫离开。

时光荏苒,2006年,在原沪江大学校址办学的上海理工大学,得到国家教育部的认可,正式将沪江大学作为学校前身。位于杨浦区军工路516号的学校大门一侧至今还镌刻着“沪江大学”四个字,以示留念。

小体鉴宝丨趁春日!和小体一起感受运动的能量场 - 天天要闻

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516号校门

部分文:上海美国研究、上海杨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

图:上海美国研究、上海杨浦、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沪江大学月刊》(1918)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 天天要闻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文|莹妈01江苏有一个女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边的眼睛,结果眼睛严重过敏,压根就睁不开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点点肿但没完全瞎,还能看到一点点。妈妈哭笑不得,把视频发到网上,万万没有想到,同款的网友还真不少。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 天天要闻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人生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临着抉择,每一次选择都影响着未来的走向。懂得何时该勇往直前、何时该急流勇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明白何时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何时应谦逊礼让以退为进,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适可而止,并非懦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历经世事打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闻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有相聚的欢喜,也有离别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别,大到生死的诀别,我们口中常说的“永远相伴”,在无情的时光面前,也不过短短百年。当亲人突然离世,为何有些人不会痛哭流涕?其实,没有眼泪,并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泪的人,大多是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 天天要闻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近日,吴艳妮妈妈熊艳的一段访谈,引发网友热议。访谈中妈妈表示:吴艳妮就像是榴莲,人们对她的看法两极分化,从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别人喜欢的能力。熊艳在访谈中回忆,女儿吴艳妮刚去北京体育大学上学的时候被孤立,整个竞技体校的女孩都不爱跟她玩,吃饭洗澡训练都没人陪,她就特别郁闷。哭着给自己打电话。熊艳开导她...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 天天要闻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第一篇叫《妈妈》。孩子说:“除了妈妈,你在所有人那里都占内存,只有妈妈,连老师发群里的照片都舍不得删掉。”“占内存”——这属于像素时代的词,被孩子拿来度量爱的深浅。我们精心清理缓存、追逐流畅,妈妈却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渐引导孩子的主见” - 天天要闻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渐引导孩子的主见”

文|吴钩随笔很多家长会陷入两个极端:一个是把孩子当提线木偶,事事包办;一个是“过早放手”,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决定。可事实是——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让孩子有主见、有方向、有判断力,但不是让他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独自面对人生风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铅中毒不容忽视,孩子咬笔杆也有隐患吗?儿科医生提醒 - 天天要闻

铅中毒不容忽视,孩子咬笔杆也有隐患吗?儿科医生提醒

近日,铅中毒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作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属元素,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最应关注的有毒化学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铅?铅中毒距离我们有多远?如何防范潜在的铅暴露风险?潮新闻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吴秀静。“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较高铅含量,长期食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