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喂药,这些错误方法要避免!

2023年12月13日17:46:09 育儿 1473
给孩子喂药,这些错误方法要避免! - 天天要闻

当前正值寒冷冬季,全国各地呼吸道疾病高发,儿童成为主要对象。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往往不配合家长喂药,有的不张嘴,有的直接吐掉,为此,很多家长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给孩子喂药,这些方法是错的

×

错误1:捏住鼻子强行喂药和灌药

有的孩子吃药时不肯张嘴,家长只好捏住孩子的鼻子强行灌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捏住孩子鼻子强行喂药的时候,孩子会出现哭闹和挣扎,容易把药物呛入呼吸道,极有可能会引起窒息。而且这种粗暴的喂药方式,也会使孩子越来越抗拒吃药。除了强行灌药,还有些家长会使用注射器或喂药器,装好药直接强行塞进孩子嘴里,快速推入药物,会使孩子出现干呕、呛咳、呼吸道堵塞,甚至发生窒息。

×

错误2:把药混在饮品或零食里

把药装在饮品或零食里,从外包装上来骗孩子吃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用饮料、零食包装等来伪装药品,并对孩子说这是好吃的而不是药,这样会给孩子造成错觉,分不清什么是食物,什么是药,会出现乱吃的情况,无疑加大发生意外的风险。

另外,有些食物不能与药同服,轻者影响药效,严重者会导致不良反应。比如混着果汁吃可能影响药效;抗生素与牛奶同服,牛奶会降低某些抗生素活性;保护消化道黏膜、促进胃动力、抑制胃酸的药物等,如果与食物一起服用无法达到良好药效。

×

错误3:各种吓唬逼骗喂药

软的不行来硬的,各种哄都不吃,那只能吓唬了。家长通常会对孩子说:不吃药小心会被警察叔叔带走、不吃药会被医生打针、不吃药会被大灰狼叼走、不吃药肚子里会长小虫子等。这些吓唬的方法对某些孩子可能管用,但有些孩子不吃这一套,而且这种说谎的方式容易被孩子学到。久而久之,家长也会慢慢失去孩子的信任,而且也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不信守承诺”的习惯。

×

错误4:让孩子躺着吃药

很多家长给孩子喂药时,都会让孩子平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这样很容易呛到气管里,造成呛咳或窒息,还容易让药物滞留在食管里,影响治疗效果。正确的姿势是采取坐姿,尽量抱着孩子或者让孩子坐着时候喂药。

×

错误5:任何药物都用开水冲泡

无论给孩子喂哪种药,有的家长都喜欢用开水冲泡,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高温容易发生变化而影响药效,如抗生素类、益生菌类等药物都需要用凉水或温水冲泡后再喂给孩子。

×

错误6:随意增减药量

孩子一生病,家长就焦急万分,为了使孩子早日康复,擅自加大用药剂量,这种做法是错的。用药剂量大,其毒副作用自然就会大,严重的会导致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如果家长经常随意增减药量,会使孩子的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治疗难度会更大。因此,给孩子吃药前,家长要仔细检查药盒上的名称、日期及用量,看清楚是饭前还是饭后吃,以及吃药的时间间隔等。

给孩子喂药,这些错误方法要避免! - 天天要闻

试试这五招,让孩子配合吃药

1.选择口感好的药物

家长在选用剂型时,可以选择适合宝宝服用的果味剂型药物,其口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正确使用喂药工具

滴管:一般用于严控用量或用量很小的液体药物,对于1岁以内的小婴儿,使用小滴管喂药最为合适。

喂药器:适用于2~3岁宝宝使用,有奶嘴式、针筒式、滴管式几种可选。其优点是不易滴漏、不易伤害口腔、用量可控。当孩子不配合吃药时,可以使用塑料注射针筒,记得一定要去掉针筒的针头。

3.选择正确喂药姿势

孩子吃药时要采取坐位或半坐位的姿势,家长轻轻把住孩子的四肢,固定住头部。一是不容易造成药物洒漏,二是孩子不容易发生呛咳。

4.根据剂型调整喂药策略

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颗粒剂、滴剂、混悬液、分散片等药物剂型。其中,服用颗粒剂、分散片时,尽量不要放太多水,以免增加服药压力。

如果药物是片剂,并且与水溶解后服用不影响药效也不增加毒性,可以先将药片碾成粉末,用温开水溶化后,再制成液体剂喂给孩子吃。喂法很简单,先把孩子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用勺伸到舌根处,轻轻压住舌根促使孩子产生吞咽动作,听到咕咚一声,确认孩子把药吞下后,迅速把勺子拿出来。

5.采取服药奖励机制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当孩子顺利喝完药后,要及时给孩子一点奖励,可以给孩子吃一小块糖,有助于掩盖药物的味道,也可以给孩子拿一个玩具。同时也要对孩子进行语言上的表扬,可以竖起大拇指对孩子说“宝宝真棒”“宝宝最乖了”,从而减少孩子对服药的排斥。

给孩子喂药,这些错误方法要避免! - 天天要闻

文:应急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刘丽利

整理:莫鹏

编辑:刘洋 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给孩子喂药,这些错误方法要避免! - 天天要闻给孩子喂药,这些错误方法要避免! - 天天要闻给孩子喂药,这些错误方法要避免!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 天天要闻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摄影报道张新(左二)与刘玲玲(右一)与母亲相认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会议室内,一场跨越数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张新(化名)和内蒙古人刘玲玲,两个素不相识却命运相似的人,在这一天,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32年、26年——漫长的等待,在这一刻化作泪水与拥抱...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一位宝妈,分享了这样一件事:儿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突然,她听到一阵哭。跑过去一看,发现是儿子推了别人,那个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发火,儿子已经先开口说:“妈妈,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对不起,我不该这样做的。”那一瞬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 天天要闻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曾经有位网友问财经作家吴晓波,现在钱越来越难赚,普通人该投资什么行业最稳赚不赔。吴晓波想了想然后回答道,我投资家庭的未来才是最划算的。其实仔细思考我觉得他说得对,家庭经营好了,就是最大的资产,能扛住很多风险。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 天天要闻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内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记忆中,父亲总是和赌博联系在一起,母亲则停留在“离家出走”4个字上。今年31岁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妈妈。四川眉山51岁的王群(化名),27年来,也一直想念着被拦下的女儿。32年前,年仅19岁的她到内蒙古打工时与当地一男子“结婚”(未办理结婚证),次年生下了女儿玲玲。...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 天天要闻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很多妈妈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时待命的“保姆”。每天围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转,从早忙到晚,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爱好,甚至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协。可结果往往让人寒心,孩子不仅不懂得感恩,还把妈妈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 天天要闻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在商河,“花香妈妈”承载着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力量,守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成长。苔花虽小,也学牡丹盛开。这些关于爱与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绽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样。以爱之名的旅程阳光透过窗户,在木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5月10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 天天要闻

5月10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 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详情>>▶ 雄姿英发!中国仪仗队步入莫斯科红场应俄罗斯国防部邀请,当地时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1...
“一百封信”之被夸 - 天天要闻

“一百封信”之被夸

在当年高考前的最后几封信里,我竟然被孩子再次“引以为傲”——孩子说,“今天老班(班主任)夸你了,就在办公室跟其他老师说,人家爸爸真是教育有一套,看看人家父女关系……”哈哈,我竟然一点也没觉得,我只是在做我喜欢做的事,世间又有哪个父亲不希望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