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发育好的孩子,睡觉时常有4个“反常举动”,你家占几个?

2025年05月24日21:50:24 育儿 3493

带孩子睡觉时,我们常会有这样的经历:

他睡得好好的,突然来一句梦话;或是翻个身踢你一下;有时还会自己坐起来瞅一圈,再倒下继续睡。

看到这些“小动作”,我们难免会有些小担心:

孩子是不是受惊了?是不是白天玩得太疯,还是身体哪里不舒服?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在睡觉时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表现,背后藏着成长密码。

他的这些“反常”举动,可能是大脑发育良好的表现。

尤其是以下4个,看看你家占几个?

大脑发育好的孩子,睡觉时常有4个“反常举动”,你家占几个? - 天天要闻

一:睡觉说梦话

有时候,孩子睡着了,会一边说梦话一边翻身,有时还自顾自地笑一笑、皱个眉头。

甚至他会突然坐起来,东张西望一会儿,然后又倒头继续睡。

这些表现,绝大部分,都和健康有关,跟“吓着了”没什么关系。

哈佛大学的睡眠研究发现,孩子大脑,在睡眠时的活跃度,比成年人还要高。

尤其是在深度睡眠阶段,大脑不仅要整理白天的记忆,还会模拟、演练各种“场景”。

这时候,孩子就容易说梦话、偶尔梦游。这种现象,在3-12岁的孩子中很常见。

这一阶段,正是“大脑神经网络”飞速成长的时候。

所以说梦话、偶尔梦游,反而说明娃的大脑在努力“升级”。

只要孩子白天精神状态正常,没什么反常表现,我们完全不需要干预。静静地陪在身边,轻声安抚,给点安全感就好。

大脑发育好的孩子,睡觉时常有4个“反常举动”,你家占几个? - 天天要闻

二:睡姿千奇百怪,喜欢蜷缩着睡、频繁翻身

如果仔细观察孩子的睡姿,你会发现,娃们的睡相,真是五花八门。

有的像小猫一样缩成一团,有的一晚上能翻好几次身,还有的伸拳踢腿,踢得你没法睡。

这时我们就会担心:他是不是睡得不踏实?是不是缺钙,还是身体不舒服?

其实,大多数时候,这正是孩子大脑和身体健康发育的“信号”。

3-7岁的孩子,神经系统特别敏感,时刻在和外界“交流”。

蜷缩着睡,是孩子用身体找安全感。

这跟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蜷着差不多,是大脑给身体的“自我保护”。

频繁翻身,则和孩子的睡眠周期有关。

孩子的“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交替得很快,每隔一小时左右,就会进入一次轻睡眠。

这时,大脑会指挥身体换个姿势,舒缓下压力、让血液流通更好。

有研究还发现,翻身,有助于骨骼发育和身体协调。

所以,晚上娃睡觉,一般不是一动不动,而是花样百出地“折腾”。

这反而说明,他们的大脑和身体都在同步成长。

我们不需要纠正,也不用强行给孩子定个“标准姿势”。让娃自然点,睡得舒服最重要。

当然,如果孩子翻身特别剧烈,半夜老是掉床,我们可以在床边加个护栏或者铺个软垫,多一份保护,让自己安心点。

大脑发育好的孩子,睡觉时常有4个“反常举动”,你家占几个? - 天天要闻

三:睡觉时突然微笑、做鬼脸

还有一种有趣的情况,就是娃睡得好好的,突然咧嘴一笑,或者皱个眉头、撅个小嘴。

这些小表情,常常让我们看着忍不住偷笑。

孩子睡觉时这些表情,是大脑在偷偷“排练”情绪。

也就是说,孩子在睡着后,会反复处理、消化白天的情绪。有时候开心,有时候疑惑,都会在脸上自然流露。

小宝宝出生没多久,就会出现“生理性微笑”。

等大一点,睡觉时偶尔笑一笑、皱皱眉,说明他们的大脑,正在用面部表情“练习”表达。

这对孩子未来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其实很有帮助。

国外有研究显示,睡眠中多做表情的娃,白天情绪更稳定,和小朋友相处也更自然。

只要娃白天情绪稳定,生活习惯正常,我们就没啥可担心的。

大脑发育好的孩子,睡觉时常有4个“反常举动”,你家占几个? - 天天要闻

四:手脚偶尔抖动、抽动

有些家长晚上陪睡,总会碰到孩子睡着时,突然手一抖、脚一蹬,甚至全身跟着晃一下,感觉像是被吓到了。

我们这会儿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是不是抽筋了?要不要带去看医生?

大多数孩子在入睡前后,会有这种短暂的抖动或抽动,这叫“生理性惊跳”或“入睡抽动”。

80%以上的孩子,在入睡阶段,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它本质上,是大脑在“考察”自己指挥四肢的能力,看看四肢还听不听自己指挥

很可爱对不对?

这种情况很正常,也很短暂,不会影响孩子休息。

只要孩子白天活动自如,精神状态好,手脚偶尔抖动,我们不用太担心。

如果真的出现睡觉时持续大幅度抽搐,或者白天也有明显异常,那就记得及时就医。

说到底,家里有娃,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健康。

看到孩子睡觉有点“反常”,我们会担心,这很正常。

但如果了解背后的科学道理,你就会发现,大多数“不安分”,其实都是大脑发育活跃的表现。

我们只要记住:

孩子白天精神状态好,吃饭、玩耍一切正常。没有出现持续的抽搐、呼吸不畅、醒后萎靡等情况。

那就不用特别担心。

静静陪着孩子,让他们有安全感,就是最好的守护。

你家孩子睡觉时,会有以上的情况吗?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小暑逢单,秋凉早见;小暑逢双,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 天天要闻

“小暑逢单,秋凉早见;小暑逢双,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今天是进入 小暑的第三天,农村俗语“小暑逢单,秋凉早见;小暑逢双,秋老虎狂”是一句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气象谚语,通过观察小暑节气在农历日期的单双数,来预测秋季气温的变化趋势。这句谚语看似简单,却凝结了古人长期观察自然规律的经验智慧。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
婴儿需要穿袜子吗?医生说出“保姆级”答案,新手爸妈速藏 - 天天要闻

婴儿需要穿袜子吗?医生说出“保姆级”答案,新手爸妈速藏

大家好~我是小余前两天,小区里一位妈妈,因为穿袜子的问题跟婆婆产生了分歧。婆媳育儿,难免是会产生不同观念,毕竟老一辈人和现代化观念差距是很大的。据妈妈所述:大夏天,在家里还一直忙着给宝宝穿袜子,她穿我就脱,还说我一点不会照顾孩子。那么话又说
婴儿头发“稀疏”和“茂密”,区别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 天天要闻

婴儿头发“稀疏”和“茂密”,区别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大家好~我是小余宝宝出生的时候,头发多少暗示着什么呢?对于宝宝的头发,其实也是许多妈妈在热议的一个问题,前两天也看到了几位妈妈在讨论宝宝头发的问题。有的宝宝,出生的时候头发就很茂密,甚至比我们大人的头发都要茂密,还很长。有的宝宝,出生的时候
2个宝宝,一个妈妈带一个奶奶带,一岁后,有5个明显差距 - 天天要闻

2个宝宝,一个妈妈带一个奶奶带,一岁后,有5个明显差距

大家好~我是小余宝宝跟奶奶长大和妈妈长大,到底有什么差距?有很多的家庭,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已把宝宝放在家里给老人照看,跟着奶奶一起长大。作为爸妈,也都希望有能力把宝宝留在自己的身边,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可能无法留在身边。
老一辈人带娃,有4个错误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宝宝 - 天天要闻

老一辈人带娃,有4个错误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宝宝

大家好~我是小余老一辈人带娃,也要注意好的习惯,一些错误还是要提前预知的,如果老人带娃,也要普及错误。宝宝的脆弱是超出我们认知的,如果没有被我们所重视,一些错误也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伤害。一个错误,也可能会坑害了宝宝。
二胎最佳“年龄差”不是1岁,也不是10岁,这个数更合适 - 天天要闻

二胎最佳“年龄差”不是1岁,也不是10岁,这个数更合适

大家好~我是小余在备孕二胎的时候,许多妈妈都产生了一些焦虑。毕竟再生就是两个孩子,对人力、家庭收入、家庭现况都会给妈妈带来一些焦虑。在生活中,身边也有很多二胎的家庭,有的宝宝相差1-2岁,也有孩子相差数十岁的。那么孩子不同的年龄差,自然影响
孩子在家一被凶就“装死”?别大意,在外面很容易被欺负 - 天天要闻

孩子在家一被凶就“装死”?别大意,在外面很容易被欺负

前几天,一位妈妈在后台给我留言,短短一行字,看得我心里一紧。她说:“多米妈,我家娃4岁,一凶她,她就闷着不说话,眼睛看着地,站着一动不动。你说这孩子是不是天生性格太闷了?还是脾气太犟了?”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位妈妈的无奈和焦虑。是不是觉
重磅!“惠闽宝2025”正式开售! - 天天要闻

重磅!“惠闽宝2025”正式开售!

一份安心守护,如约归来由政府指导,14家保司联合承保的福建省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闽宝2025”正式上线啦!点亮城市,共启八闽保障新篇章7月8日,“惠闽宝2025”发布仪式在福建广电演播厅隆重举行。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中共福建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民政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