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初二变了一个人?当青春期撞上学习分水岭,初中班主任们有话说

2025年05月24日14:00:13 育儿 9732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丽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几乎称得上“三年一道坎”,想要过坎,孩子不轻松,家长也是挑战。

关于初中,就流传着一个说法: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青春期叠加中考升学压力,少年们平静的表象下,实则暗潮汹涌。尤其初二,被看做是一道学习成绩和能力培养的成长分水岭。

初中老师们在教学中就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初一时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孩子,到了初二变成了一只“小刺猬”,到了初二下学期,有的成绩一落千丈,有的扶摇直上,班级排名也会经历一次重新“洗牌”。

为什么初二会成为“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作为家长和孩子又该如何应对?

孩子到初二变了一个人?当青春期撞上学习分水岭,初中班主任们有话说 - 天天要闻

杭州市丁荷中学为每位学生配了专属的“星导师”,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供图

身体成熟了心理没跟上

情绪不稳定背后是成长矛盾

进入初二,孩子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所谓的“初二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在教学一线,天天和孩子们打交道的初中班主任们,很有发言权。

有老师透露,从初二开始,班级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会出现情绪波动,有的班级甚至会出现两三个学生无法正常上学;还有的学生会抠头发、咬手指、划课桌。

“会感觉到他们的一些情绪变化,初二上学期会出现,现在发育提前,有的孩子可能从初一就开始了。”杭州市采荷中学副校长胡蘅蘅发现,有的孩子原本心思比较单纯,专注于学习,进入青春期后,关注面变多,容易被其他事项所干扰。这种变化,与孩子青春期发育有关,“激素水平变化,本身就会影响人的情绪,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初二是孩子必经的一段“心理断乳期”。身体逐渐成熟,但自我管理、掌控能力比较弱,跟着本能欲望走,从而导致情绪失控。

家有初中生的家长,或许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提醒孩子某件事没做好,反而被怼了一句:“要你管。”有些敏感的孩子,甚至会觉得父母在针对他,亲子关系降到冰点。

在胡老师看来,这其实也是孩子长大的表现。一方面,随着身体成长发育,觉得自己是个大人,自我意识增强,希望“我的生活我做主”;另一方面,心理还不够成熟,尤其承受能力比较弱,处理问题、管控情绪的能力欠缺。

“这种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达不到协调平衡,遇到挫折困难,就容易焦虑紧张。”这一点,不同孩子的表现也不一样,逃避型的孩子可能会拒绝沟通,冲动型的孩子可能会爆发对抗,“再加上面对挫折、处理问题的经验不够,缺乏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容易陷入不良情绪里。”

几天前,班里有位男生找到胡老师谈心,主题是他对班里一位女生有点心动。胡老师长坦言,关于早恋的青春期教育,现在的家校都很关注,不会避而不谈,而是会和孩子一起分析情感的本质,教育、引导怎样正向管理情感问题。

“男生想表白,但我告诉他,这个时机表白,会对女生带来哪些不确定的风险,不能保证给她提供正向能量,希望他再考虑考虑,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决定也不迟。”胡老师的建议,男孩子听到了心里,“这也许只是他青春期一刹那的冲动,等冷静过后,会更理性地来看待这件事。”

初中更看重学生自主能力

学习状态呈现两极分化

很多初中班主任提到,“初二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初二的学习内容增多,难度提升,之前隐藏的漏洞就会显现。

有老师说,初二很多科目涉及的内容增加了,对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有些抽象思维比较弱的孩子,在科学、数学上会遇到难点;有些平时不重视课内外积累的孩子,英语、语文和社会也会掉队。

“初一的数学,更多的是与小学内容做衔接,但升到初二,进入更深层的数学建模能力阶段,语文学习难度也进阶,涉及的内容思想也更深刻。”胡老师坦言,初一难度不大,初二各门学科思维难度提升明显,而新教材改革后,像初一语文的名著阅读量提升、社会的多学科融合等内容,对学习能力的挑战可能也会前移。

杭州市锦绣中学科学老师严嘉璐介绍,初一科学,涉及的知识比较直观、具象,学生比容易接受,到了初二,加入力学、电学等内容,这些“看不见的知识”,更侧重考察抽象思维能力。

老师们还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孩子小学时被动学习,靠家长抓,到了初中,家长的能力、精力都有限,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如果很弱,就逐渐失去优势。

如果把学习比作建楼,初二就是突然抽走“脚手架”的时刻。

“初一时可能还不分你我,到了初二下学期,成绩差距就拉开了。”胡老师说,初中的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提高,如果依旧按照小学节奏,寄希望于临时抱佛脚,背背记记,到了初二会明显被拉开差距,“现在命题灵活,知识点可以靠记忆背诵,但考试更多的是考查知识的应用,需要理解、探究。到了初二,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求提高了,运用知识越来越趋向综合性,稍有考虑不全面,就会影响得分。”

而有的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强,初一时不怎么出挑,到了初二反而厚积薄发。

孩子到初二变了一个人?当青春期撞上学习分水岭,初中班主任们有话说 - 天天要闻

杭州市景荷中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玩投篮机,放松心情/学校供图

学业安排记得“留白”

把压抑情绪变成控制情绪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初二现象”?

“我们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情绪,但不是孩子一有情绪就否定,有情绪是正常的,不要压抑,而是要引导他们合理地表达。”在胡老师长看来,父母要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孩子有困惑、烦恼都可以倾诉,比憋在心里不说要好。

在杭州市采荷中学,学校开设有心理课、团辅课等心理课程,学科老师担任德育导师,实行全员德育,为青春期的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为班主任,严嘉璐老师会组织学生开展青春期话题辩论。

“比如使用手机、早恋,既然无法回避,就大大方方讨论。”通过辩论赛、讨论会,摆出论点、论据,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更全面地看待一件事,“让自己来权衡利弊。”

进入初二,严老师还会组织一节以“我是育才人吗?”为主题的班会课。“进入初二,校园里有比他们更小的学弟学妹。让他们回头看,见到老师同学有没有问好?作业有没有按要求完成?课桌桌洞是否整齐干净?来巩固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成为学弟学妹的榜样。”

很多班主任发现,成绩是影响亲子关系的一大因素。成绩下滑,孩子本身内心有落差,家长一味抱怨,更是加大了刺激。

严老师建议,可以通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列出时间管理表,清晰规划。”严老师在班级推出“提问打卡单”,规定每周向老师提15个问题,之所以这样做,是希望同学们通过提问、讲解,来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点,“不要觉得订正了就好了,而是要讲出来、问出来,这样问题才真正解决,知识点才算真正理解。”

作为家长,可以提前规划,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小学阶段就可以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不要一味地只追求当下的分数,题目不在于做得多少,而是关注通过训练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了孩子的学科思维能力。”胡老师还提到一点,有家长会把孩子的课余时间规划得很满,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反而减弱,“要有适当的‘留白’,给孩子自主探究的时间和机会。”

严老师说,一些聪明家长的做法,不妨学一学。“学会倾听,能提供情绪价值,而不是以大人的身份去指导孩子。比如回家后听孩子聊聊一天的事,跟着孩子一起高兴、一起难过,把自己当成一个陪伴者,而不是领导者,和老师一起为青春护航。”

“转载请注明出处”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我以为是妈妈让教官打我的,13岁女孩这句话,狠狠打了谁的脸? - 天天要闻

我以为是妈妈让教官打我的,13岁女孩这句话,狠狠打了谁的脸?

"妈妈,我以为是你让教官打我的"。当13岁女孩说出这句话,狠狠打了谁的脸?1湖南益阳强兵户外拓展实践基地发生体罚事件。王女士说,她13岁的女儿小龚,在封闭式训练期间被教官殴打,但基地负责人却说这是"轻微教育"。这场罗生门式的争议,撕开了特殊教育行业长期存在的监管裂痕,更暴露出一个令人心惊的细节——当孩子哭着...
1个月内3起生命悲剧,“棍棒式教育”毁了多少孩子? - 天天要闻

1个月内3起生命悲剧,“棍棒式教育”毁了多少孩子?

“棍棒教育”再酿惨剧。近日,据媒体报道,浙江杭州年仅9岁的天才围棋少年朱某某,在受到父亲家暴后跳楼身亡。多名知情人士称,曾目睹朱某某父亲殴打孩子,“其父亲任何负面情绪都会化作在孩子身上的施暴”。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已经介入,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仅今年5月,山...
《咱们小时候没有手机,为啥比现在孩子更会玩?》 - 天天要闻

《咱们小时候没有手机,为啥比现在孩子更会玩?》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小妹这厢有礼了!?前些天看见小孙子捧着手机不撒手,突然想起我们那个没手机的童年。那时候的日子啊,像村头老槐树上的知了,热热闹闹地挤满了活生
说透了人生的五句话,非常现实! - 天天要闻

说透了人生的五句话,非常现实!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终其一生,最后还是自己一个人。所谓的爱情会消失,孩子会长大有自己的生活,一切最终都会归于平淡!
人遇不顺时,多去这3个地方,会迎来好运(并非迷信) - 天天要闻

人遇不顺时,多去这3个地方,会迎来好运(并非迷信)

人生之路,犹如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不顺心的事总是如影随形。而且,很多时候这些烦恼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不能随意向他人倾诉,以免将负能量传递出去。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自我排解,他们会选择前往以下这三个地方,让内心恢复平静,重新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