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2023年10月03日17:51:19 育儿 4685
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一点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很多新茶友的印象里,白茶分为三种茶。

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其中,白毫银针只取芽头作原料,是白茶里等级最高的存在。

但这种划分方式,在白茶圈内是个错误。

白毫银针,并没有比白牡丹、寿眉来得高级。

三者之间,平级平列,是对等关系。

彼此之间,只是品类不同,没有等级高低之分。

只有同一类茶,才能划分三六九等。

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

举个简单的例子,白毫银针的等级按国标内容显示,分两级。

特级银针、一级银针。

按名次排列,特级银针等级高于一级银针。

放在其它白茶身上,也是同样高低。

白牡丹在国标里被列成四级,分别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从高到低,依次排列。

聊到白茶的分类,是基础入门阶段少不了的话题。

新茶友若想完整了解白茶分类体系,不妨从以下7点开始梳理。

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

《2》

一、基础品类

白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国标内,对银针牡丹的采茶,有着明确规定。

白毫银针,采特定茶树品种的肥壮单芽为原料,不含叶片。

白牡丹,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作标准。

至于寿眉与贡眉的采摘,以茶树嫰梢为主。

实际做茶时,但凡品质过得去的白茶寿眉,采茶树嫰梢间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制茶很常见。

聊到贡眉与寿眉的区分,它们之间并不是叶片细嫩一分,茶梗偏短一分的差别。

按2018年5月正式施行的新国标规定,唯有用群体种茶树原料,才适制贡眉。

由于群体种茶树的种植面积有限,因此在当今白茶圈,贡眉远不如寿眉常见!

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

二、传统散茶、紧压白茶。

散茶,更符合白茶的“原教主义”。

工艺简朴,不揉捻、不杀青、不焙火,仅是萎凋、干燥为主。

既保留下天然干茶条形,也能尽量留下好茶的原汁原味,茶味更偏清鲜爽口。

至于紧压白茶,它是一个大项。

包括白茶饼、白茶砖、饼干茶、巧克力茶等,都囊括其中。

只要运用了白茶原料,再经历特定的蒸压塑形操作,就属于紧压白茶的大家族。

散茶清新原味,饼茶甘醇熟美,两者间各有所长。

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

三、春白茶、秋白茶。

春白茶主产白毫银针、白牡丹、春寿眉。

秋白茶以秋寿眉为主,但在特意定制下能产出少量秋牡丹。

茶叶作为农产品,具体风味表现要“看天吃饭”。

不同季节的温度、光照强弱、日照时长、干湿度等,对茶树的生长积累影响很大。

春茶季相对而言,清明之前整体气温偏低,茶树枝梢持嫩性更强,采下来的白毫银针、明前白牡丹等,原料更显细嫩。

论风味表现,花香、毫香清雅,茶味更鲜爽淳和,茶氨酸含量充足。

过了清明,进入暮春,此时产出来的白茶,更多一分甜美清扬。

以春寿眉为例,拥有典型的草药香、明媚花香,茶味醇,不失春茶的清鲜本色。

秋茶季,天高气爽,风轻云淡。

从白露到秋分,再慢慢过渡到寒露,山间气温不断下降。

但早期明媚和暖的秋阳,能让秋白茶普遍拥有特色甜花香。

茶树通过高效光合作用,在秋茶梗叶内部积累更充足的可溶性糖、胶质物,让泡出来的茶汤更醇更饱满。

进入深秋之后,秋白茶产量下降,但此时产出来的少量深秋白茶,茶汤多添了一分清冽,竹叶香清幽,花香清雅,别有风韵。

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

四、新白茶、陈白茶、老白茶。

哪怕是同一款白茶,在存放阶段,茶味表现各异。

初出茅庐的新茶,存放未满周年,滋味最是清鲜、爽口、花香毫香十足。

比如,2023一级白牡丹、2023一级春寿眉。

再放下去,存满1-3年以内的白茶,是陈茶。

陈白茶,介于新茶老茶之间。

像红楼梦里介绍秦可卿,兼钗黛之美。

白茶陈茶既保留着新茶的清新,又初具老茶的甘醇,喝茶性价比很高。

比如,2021白毫银针、2022秋分茶。

老白茶的界定,指存满3年以上的白茶。

茶味甘醇,风韵成熟。

不论冲泡、煮茶、蒸茶,都能收获不错的茶味。

经过漫长岁月陈化,老白茶的茶味更温和,大众适宜。

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

五、特定节气白茶。

节气茶属于特殊分类。

一年当中,有二十四节气。

但不是每个节气,都能采到节气白茶。

通常,春茶季的代表节气茶,包括清明白牡丹、谷雨春寿眉。

进入秋茶季,白露茶、秋分茶、寒露茶颇具代表性。

少数年份下,到了霜降还能采茶,能制出极少量的霜降茶。

节气白茶的珍贵,体现在风味独特。

并且,还不是年年都有。

比如,去年受到干旱影响,作为秋白茶里的明星产品——白露茶缺席。

这让不少连续集邮收藏白露茶的老茶客,在那一年里断了档。

特定的气候条件,能馥郁节气白茶不一样的魅力。

以白露茶为例,白露时节,山上的昼夜温差大。

白天出太阳时,日光和暖,温度尚高。

夜间起雾后,气温快速下降。

晴暖的秋阳有利于茶树通过光合作用,积累下丰富的茶味物质。

夜间降温后,茶树因呼吸作用导致的消耗减少。

一增一减下,能造就白露茶不同寻常的魅力。

新茶刚拿到手,往往是甜花香明媚,一股干燥秋日山林气息,茶汤醇和饱满,耐泡又爽口。

散茶存放四年、五年后,茶汤清醇,药香与陈香初步浮现。

压成饼后再储存,高山白露饼有较高几率,能陈化出迷人的枣香!

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

六、头采白茶。

头采茶的概念,有些类似初产蛋。

同一年,同一片茶园,首批采摘下来的茶青鲜叶,制出来的成品,才能获得“头采”头衔。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白茶、秋白茶之间,头采白茶出现在春季。

而在春白茶里,率先开采的,往往是白毫银针。

所以,一般提到头采白茶,默认是头采银针。

并没有头采牡丹王、头采白牡丹、头采寿眉等不伦不类的说法。

和其它白毫银针相比,头采银针的外形略显短、肥、萌。

早春时节,茶树刚进入萌芽期,枝梢间的茶芽模样,有大有小,并不匀称。

但这是正常现象,茶叶又不是流水线制成的工业品,不可能做到全部横平竖直,都长一个样。

头采银针因为茶芽相对肥萌,民间也有米针的说法。

结合起来,即是头采米针。

茶树经过漫长冬日的休养生息后,来年开春首批爆发出来的茶芽,内在养分积累,不容小觑。

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白茶的7种分类方式,从入门到精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天天要闻

七、台地茶、有机茶、抛荒茶、荒野茶。

这四个概念在圈内很容易被人混淆,所以并在一起对比着讲。

台地茶是一种种植方式。

指成片、大面积、有规模种植的茶园。

由人工种植,定期修剪与管理。

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白茶,大多出自台地茶园。

有机茶,指有机管理的茶园。

采用有机科学的方式增加土壤肥力,比如,洒上厚厚的羊粪、种上油菜花等豆科植物天然固氮。

用紫外线灯、捕蝇板等减少虫害等。

通常,有机白茶会比普通白茶,茶香更灵动清雅,茶味更鲜更淳。

对普通茶客来说,区分真假有机茶的有效方式是看证书。

只有拿到有机证,并且年检过关的,才是正儿八经的有机茶!

抛荒茶的前身是台地茶,随后经过人为抛荒,不再干预。

停止修剪、除草等人工干预,让茶树逐步恢复自然天性。

虽然和台地茶比,停止修剪的抛荒茶,产量会下降,但好处是茶汤当中的野劲能得到体现。

荒野茶是野劲最强,茶汤劲道的白茶。

产自深山荒野,分布零散。

通过残酷的物竞天择后,与杂草灌木竞争,稳当扎根后生长起来的荒野白茶树产出来的白茶。

和抛荒茶比,荒野茶看不出任何人工种植痕迹,零零散散,不成规模。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小暑逢单,秋凉早见;小暑逢双,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 天天要闻

“小暑逢单,秋凉早见;小暑逢双,秋老虎狂”,啥意思,有道理?

今天是进入 小暑的第三天,农村俗语“小暑逢单,秋凉早见;小暑逢双,秋老虎狂”是一句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气象谚语,通过观察小暑节气在农历日期的单双数,来预测秋季气温的变化趋势。这句谚语看似简单,却凝结了古人长期观察自然规律的经验智慧。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
婴儿需要穿袜子吗?医生说出“保姆级”答案,新手爸妈速藏 - 天天要闻

婴儿需要穿袜子吗?医生说出“保姆级”答案,新手爸妈速藏

大家好~我是小余前两天,小区里一位妈妈,因为穿袜子的问题跟婆婆产生了分歧。婆媳育儿,难免是会产生不同观念,毕竟老一辈人和现代化观念差距是很大的。据妈妈所述:大夏天,在家里还一直忙着给宝宝穿袜子,她穿我就脱,还说我一点不会照顾孩子。那么话又说
婴儿头发“稀疏”和“茂密”,区别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 天天要闻

婴儿头发“稀疏”和“茂密”,区别也很大,早知道越好

大家好~我是小余宝宝出生的时候,头发多少暗示着什么呢?对于宝宝的头发,其实也是许多妈妈在热议的一个问题,前两天也看到了几位妈妈在讨论宝宝头发的问题。有的宝宝,出生的时候头发就很茂密,甚至比我们大人的头发都要茂密,还很长。有的宝宝,出生的时候
2个宝宝,一个妈妈带一个奶奶带,一岁后,有5个明显差距 - 天天要闻

2个宝宝,一个妈妈带一个奶奶带,一岁后,有5个明显差距

大家好~我是小余宝宝跟奶奶长大和妈妈长大,到底有什么差距?有很多的家庭,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已把宝宝放在家里给老人照看,跟着奶奶一起长大。作为爸妈,也都希望有能力把宝宝留在自己的身边,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可能无法留在身边。
老一辈人带娃,有4个错误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宝宝 - 天天要闻

老一辈人带娃,有4个错误需警惕,容易坑害了宝宝

大家好~我是小余老一辈人带娃,也要注意好的习惯,一些错误还是要提前预知的,如果老人带娃,也要普及错误。宝宝的脆弱是超出我们认知的,如果没有被我们所重视,一些错误也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伤害。一个错误,也可能会坑害了宝宝。
二胎最佳“年龄差”不是1岁,也不是10岁,这个数更合适 - 天天要闻

二胎最佳“年龄差”不是1岁,也不是10岁,这个数更合适

大家好~我是小余在备孕二胎的时候,许多妈妈都产生了一些焦虑。毕竟再生就是两个孩子,对人力、家庭收入、家庭现况都会给妈妈带来一些焦虑。在生活中,身边也有很多二胎的家庭,有的宝宝相差1-2岁,也有孩子相差数十岁的。那么孩子不同的年龄差,自然影响
孩子在家一被凶就“装死”?别大意,在外面很容易被欺负 - 天天要闻

孩子在家一被凶就“装死”?别大意,在外面很容易被欺负

前几天,一位妈妈在后台给我留言,短短一行字,看得我心里一紧。她说:“多米妈,我家娃4岁,一凶她,她就闷着不说话,眼睛看着地,站着一动不动。你说这孩子是不是天生性格太闷了?还是脾气太犟了?”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位妈妈的无奈和焦虑。是不是觉
重磅!“惠闽宝2025”正式开售! - 天天要闻

重磅!“惠闽宝2025”正式开售!

一份安心守护,如约归来由政府指导,14家保司联合承保的福建省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闽宝2025”正式上线啦!点亮城市,共启八闽保障新篇章7月8日,“惠闽宝2025”发布仪式在福建广电演播厅隆重举行。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中共福建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民政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