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鸡汤,没有说教,只是讲讲我这段时间的感受。从我家米粒上一年级以后,当一个爸爸去照顾孩子的时候。不得不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和目光。平时接孩子的人群中大多数是老人和妈妈,我这个爸爸在“妈妈圈”里显得“特立独行”。网上各种论坛都是什么宝妈带娃能手,育儿知名博主大部分是宝妈。搜索相关话题大多数是爸爸不靠谱,爸爸带娃是噩梦。
难道爸爸带娃就真的不靠谱是噩梦吗?当然不是。我是真的很不喜欢各种对爸爸带娃的刻板印象。在我看来,越是强调孩子成长中爸爸的这种刻板印象,很多爸爸们就越是成为了“甩手掌柜”。这也印证了网上议论度比较高的那个话题:丧偶式育儿。其实仔细想想,爸爸自己不把自己当作生物学上的爸爸只当作一个金主,妈妈也不把爸爸们当作带娃主力军的另一半,反而各种调侃讽刺,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和矛盾。
我在这里也不是说爸爸单独带娃有多么厉害,妈妈带娃也不是天生的能手,在带娃这个事情上更不能完全依靠老人。我个人觉得在孩子成长中爸爸+妈妈共同参与更好。因为爸爸相对理性克制,妈妈通常更多感性激动,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我家米粒今年六岁多了,正好刚上一年级。因为工作关系,米粒妈妈没有特别多的时间来照顾孩子生活和学习。所以自从上了一年级后时间相对自由的我就成为照顾孩子的主力军。在这里不是说我特别能干或者优秀,更不是说我有什么特殊技能,我也是个普通爸爸,普通上班族。照顾自己的孩子是一种天经地义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也要上班,工作压力也很大,但是工作可以是负担,自己的孩子无论如何是没法看成负担的,说得实在点就是意志力决定行动力。不是在于想不想干,而是认准了就要行动。
现在孩子上一年级了,我和妻子的分工也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早上我做好早饭,妈妈负责督促她起床穿衣洗脸刷牙,晚上也是我做饭,陪她稍微做点作业或者练琴,偶尔去跳跳绳或者做做游戏,睡觉前她自己洗澡或者妈妈给她洗澡,之后再给她讲点睡前故事,通常她9点左右就睡了。仔细一想,一天下来其实孩子真正依赖你需要你照顾的时间并不长,我觉得任何一个爸爸都不可能以性别差异为理由说做不到就做不好,关键看你怎么带,怎么去分配时间,家里谁做主。
带娃一段时间后,我个人觉得爸爸和孩子更容易建立起一种不是靠情绪压制带来的权威而是一种更为平静的力量,爸爸低沉的声音和平稳的情绪更容易让小孩子接受和理解。接触多了沟通多了。把职场中的那份责任心和耐心,甚至把职场中侃天说地的时间带给孩子,会发现孩子永远只是用一种崇拜的眼神看着你。爸爸带娃也会辛苦,愤怒,甚至郁闷。但换个角度想想,这些情绪哪一样在工作里面找不到?但是小孩子对于爸爸的回报却是无与伦比的,那就是真的毫无保留的信任,依赖,钦慕和爱。有了这一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说爸爸带娃不靠谱,还有什么理由用道德绑架的形式说爸爸带娃是噩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