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是可以管理出来的。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最终能长多高,是由遗传决定的,父母高孩子就一定矮不了,父母不高也别对孩子的身高抱多大期望了。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孩子的身高总有长完的时候,是什么决定孩子不能再长高了呢,到什么时间节点孩子身高就封顶了呢?答案就是骨龄。
一般男孩骨龄达到16岁左右,女孩骨龄达到14岁左右,骨骺线基本上就完全闭合了,孩子的身高基本就定型了。
孩子不同的骨龄水平代表着不同的生长潜力,如果你已经给孩子测过骨龄,对照一下下面这2张表,就能大概预估孩子还剩多少生长空间,预估孩子成年身高水平。
既然孩子长身高的骨龄是一定的,那么如果我们提高每1岁骨龄的利用率,比如别的孩子1岁的骨龄长6厘米的身高,你家孩子1岁的骨龄长7厘米甚至8厘米的身高,那么最终身高就会比别人高很多了。
骨龄就像汽车的油耗,汽油是一定的,如果油耗低一点,一升的汽油能跑更多的路,那么这辆车最终就会跑的更远一些。
所以,真正决定孩子身高上限的是骨龄,我们只要把骨龄管理好,提高每1岁骨龄的利用率,孩子的最终身高就差不了。
那么如何管理好骨龄,发挥每1岁骨龄的最大生长潜能呢?我们主要从这4个方面出发:
1. 管理好孩子的体重
体重和骨龄的关系最大,如果孩子体重长得快,骨龄往往也会变化比较快,让身高增长的速度快于体重增长的速度,让孩子保持苗条型的身材,对管理好骨龄非常有用。
2. 定期给孩子测骨龄
骨龄是动态变化的,时间过一年孩子年龄大1岁,但是骨龄就不一定的。
有的孩子1年变化1岁的骨龄,有的1年变化不到1岁的骨龄,有的1年变化1年多甚至2年、3年的骨龄,所以只有定期的监测,我们才能真正知道孩子这1年的骨龄变化到底是怎么样的。
如果长得慢一些或者正常变化就不用太担心,如果跑的比较快,就能及时发现,查找原因做纠正,延缓骨龄的增长速度。
3. 找专业的生长发育专科大夫给孩子评估
有经验的大夫评估骨龄不会全依靠软件,会结合丰富的看诊经验,结合孩子的症状表现,给出判断结果,相对精准的骨龄判断,对孩子接下来的身高管理方向非常重要。
有的大夫刚入行不久,全靠软件评估,有的用的还是国外的评估标准,评估的结果跨度能有1岁甚至更多,肯定会影响孩子下一步身高管理的方向和方法。
4.管理要趁早,越早开始身高拓展的空间越大
我门诊上曾经管理的一个女孩,遗传身高只有154,2年前家长找到我的时候,孩子3.7岁,身高100厘米,骨龄评估4.1岁,预估成年身高154左右。
我给孩子规划,在青春期之前,孩子每1岁的骨龄平均需要增长8.3厘米的身高,孩子最终达到了164,足足比遗传多长了1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