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子女最好的相处模式,不是聚餐,而是坚持“梅拉宾法则”

2025年05月16日20:13:03 育儿 1350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

01

老人和子女最好的相处模式,不是聚餐,而是坚持“梅拉宾法则” - 天天要闻

02

老人和子女最好的相处模式,不是聚餐,而是坚持“梅拉宾法则”。这个法则强调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比如眼神交流、肢体接触和共处时光。比起偶尔的热闹聚餐,日常的陪伴和默契更能增进感情。子女给老人倒杯水、陪散步,老人摸摸孩子的头、静静听他们说话,这些细微的互动比一年吃几次饭更有温度。

03

老人和子女最好的相处模式,不是聚餐,而是坚持“梅拉宾法则” - 天天要闻

04

昨天去父母家吃饭,我妈一直在厨房忙活,我爸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主动过去帮忙切菜,结果不小心切到手了。我爸听见动静过来看了一眼,说"这么大个人连菜都不会切",然后就回去继续看电视了。我默默用创可贴包好手指,突然觉得这种相处方式挺累的。

05

老人和子女最好的相处模式,不是聚餐,而是坚持“梅拉宾法则” - 天天要闻

06

在公园遛弯,听见两个大爷聊天,大爷A说"我儿子现在每周都来看我,还非要带我下馆子",大爷B说"那不是挺好么?"大爷A叹气"好啥啊,每次吃饭他都只顾着玩手机,还不如在家给我捶捶背说说话呢",突然觉得这梅拉宾法则挺有道理。

07

老人和子女最好的相处模式,不是聚餐,而是坚持“梅拉宾法则” - 天天要闻

08

我有个亲戚是学心理学的,他跟我说老人和子女相处最重要的是"梅拉宾法则",就是7%语言+38%语气+55%表情。后来他爸妈来家里住,他就特别注意这些细节,结果发现老人其实更在意子女说话时的表情和语气,而不是聚餐次数。现在他们相处得特别好,老人也不催着要聚餐了。

09

老人和子女最好的相处模式,不是聚餐,而是坚持“梅拉宾法则” - 天天要闻

10

我奶奶今年80岁,每次我去看她,她都坚持要给我做一大桌菜,我劝她别忙活,她就说“你不吃就是嫌弃我”。后来我学乖了,每次去都带点半成品,假装要跟她一起做饭,她边指导边唠叨,反而比光吃饭开心多了。现在她逢人就夸我孝顺,其实我就是记住了她爱当老师的性子。

欢迎留言讨论呢感谢各位看官的阅读,祝看到这里的你天天开心,顺风顺水发大财

别忘了点赞关注哦~我们评论区见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亚东县文化交流及特色产品展销活动在拉萨开幕 - 天天要闻

亚东县文化交流及特色产品展销活动在拉萨开幕

5月2日,“三国同框四季如画五彩亚东——亚东县文化交流及特色产品展销活动”在拉萨香格里拉酒店开幕。亚东当地的藏族艺术家索喃次仁携手多位区外艺术名家,以桃花为媒,通过艺术作品展现边境名城亚东的独特魅力,以及各族群众如桃花绽放般团结共进、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图景,更
帮你忙的人,不要请他吃饭,要学会这4种报答方式 - 天天要闻

帮你忙的人,不要请他吃饭,要学会这4种报答方式

人处人世间,最让人温暖的,其实只有这两个字:一、恩,他人施恩,帮你难处,解你燃眉之急;二、情,长久的情,陪伴左右,陪你共度朝夕。对你好的人,不吝帮你的人,我们要知恩、领情。记住恩义,懂得回馈;看重感情,不负真诚。真心帮你忙的人,其实我们无需总想请吃饭,学会记住
别人请你吃饭,关系再近,记住这3个不要,人缘会越来越好 - 天天要闻

别人请你吃饭,关系再近,记住这3个不要,人缘会越来越好

人情往来,离不开饭桌上的你来我往。酒局也好,家宴也罢,看似是吃饭,实则是人心与格局的试金石。一顿饭,既能照见一个人的修养,也能折射出一段关系的深浅。若赴宴时只顾自己痛快,却忽略了分寸与礼节,难免让对方寒心,甚至让关系生出裂痕。所以,无论关系多亲密,被邀请时牢记
连旧衣服都不舍得扔的人,往往会有这三种命运,很准 - 天天要闻

连旧衣服都不舍得扔的人,往往会有这三种命运,很准

旧物如时光的琥珀,封存着岁月的余温。旧房子的一砖一瓦,旧物件的边角磨损,旧衣服的针脚褶皱,皆是记忆的刻痕。有人将旧物视作负担,有人却将其视作珍宝。换季整理衣柜时,你是否也曾对着某件旧衣踌躇?它或许早已褪色,或许不再合身,却总让人舍不得丢弃。这背后藏着的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