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家庭和事业的难题就像上了发条一样,一环接一环。有一天,和老公趴在沙发上聊天,说起“要不要孩子”这个终极话题。我们俩都不小了,身边朋友一个个早已育儿经满天飞,而我们,总觉得还没准备好。其实,坦白讲,我以前对做妈妈也有一丝憧憬,但更多是迷茫。
我的妈妈,比我还大气。当我把丁克人生的想法告诉她时,本来以为她会劝我赶紧生,不然以后哭都来不及。但她平静地看着我:人生的剧本是你自己的,你选什么样的生活,就要承担什么样的结果。
她说,30年前,大家都认为女人必须结婚、必须生孩子。可如今时代早变了,幸福也不止一条路。她甚至语重心长地给我分析了丁克和养娃的各种利弊:不用被早起和辅导作业支配,每天多一点自由,可以专注自我成长、追求事业,也能有更多精力和老伴一起看世界、尝新鲜……每一句都是直击灵魂的金句,顿时让我心里舒坦不少。
经过这一番分析,我的内心渐渐坚定。决定丁克不是逃避责任,而是一种成熟的选择。从此之后,我更笃定地规划生活。可凡事真到落地总得有个仪式感,于是晚上边喝咖啡边和老公聊起“我们的未来”。
他起初笑着同意,说孩子有也好,没有也罢,关键我们开心。但是,想一想,我又怕这只是嘴上一句安慰。于是我慎重地,提出一个要求:“我们要一起健康生活,保持热爱,别让日子变成柴米油盐的凑合。”
简单来说,不是丁克后就要混日子,而是我们更要共同成长,比如每一年去一个彼此都没去过的地方,把运动健身排进日程,培养一两个共同兴趣;过节互送小礼物,纪念属于两个人的节点。毕竟,没有孩子,需要我们把彼此看得更重要,把家维护得更鲜活。
没想到老公愣住了。他说:“没孩子、健康生活、幸福陪伴——听起来比带孩子更难!”他强调,自己习惯了简单日子,愿意吃现有的饭、过稳定的小日子,旅行也不是很向往。他担心,太高的期望反而带来压力。
说实话,我当时有些失落。但冷静下来,决定“不硬核输出”,毕竟每个人期待不同。只要方向一致,过程可以慢慢调整。人与人相伴,每天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可能不能做到许下的所有计划,但能够彼此理解,认真走好每一步,已经比什么都重要。
回头想想,我们的选择并非谁对谁错。关注家庭的幸福感,主动经营生活,其实比孩子更考验默契和用心。我们决定不因别人眼光动摇自己,选择适合两个人的生活节奏,该聚的时候聚,该分的时候分,把“二人世界”过成自己的理想型。
最后,想跟屏幕前的你们说:不论你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都要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倾听家人的想法,与伴侣好好沟通。不必焦虑别人怎么想,因为世界很大,而幸福,只属于懂它的人。
你用心生活,就是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