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註冊制要來了,能有多大變化?

2023年07月17日13:27:35 財經 21489
全面註冊制要來了,能有多大變化? - 天天要聞 全面註冊制要來了,能有多大變化? - 天天要聞
10:03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6個關鍵詞,看懂這場重磅發布會! - 天天要聞

6個關鍵詞,看懂這場重磅發布會!

5月7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舉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我們整理六大關鍵詞,邀請專家全方位解讀一攬子金融政策。關鍵詞一降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
利亞德凈利暴跌、市值縮水,「羞愧」的董事長李軍難翻盤 - 天天要聞

利亞德凈利暴跌、市值縮水,「羞愧」的董事長李軍難翻盤

文/郭楚妤編輯/cc孫聰穎‍相較於一眾措辭謹慎、毫無掌舵者個人風格的上市公司財報,利亞德的財報顯得尤為另類。利亞德光電集團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以LED顯示、液晶顯示產品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主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自2016年年報起,無論業績優劣,董事長李軍每年都會在財報末尾附上一首七言打油詩,抒發其對公司當年...
央行降准又降息,普通人的錢包要變天? - 天天要聞

央行降准又降息,普通人的錢包要變天?

家人們,大消息!央行又雙叒放大招了,降准又降息,這一記 「組合拳」 打得那叫一個響亮 ,瞬間在金融圈激起千層浪!這操作背後到底藏著什麼玄機?對咱們普通人的錢袋子又會有啥影響?別急,今天就來給大家好好嘮嘮,帶你一次性搞懂!
25條重大舉措看公募改革,公募業開啟與投資者「同甘共苦」時代 - 天天要聞

25條重大舉措看公募改革,公募業開啟與投資者「同甘共苦」時代

財聯社5月7日訊(記者 閆軍)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終於落地。5月7日下午,證監會印發《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該行動方案共提出涉及公募基金運營模式、考核評價制度、促進功能發揮、以及建設一流投資機構等共五大部分,合計25條舉措。業內評價「此次方案是公募基金行業接下來五至十年的發展方向」,財聯社整...
債市收盤|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市場爭議「利好出盡」,國債中長端收益率下行後又普遍上行1-3bp - 天天要聞

債市收盤|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市場爭議「利好出盡」,國債中長端收益率下行後又普遍上行1-3bp

財聯社5月7日訊(編輯 劉晨)央行行長潘功勝宣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債市長短端漲跌不一,國債期貨收盤全線下跌,30年期主力合約跌0.62%,具體來看:國債期貨收盤全線下跌,30年期主力合約跌0.62%,10年期主力合約跌0.19%,5年期主力合約跌0.08%,2年期主力合約跌0.01%。銀行間主要利...
5月流動性分析:本周萬億逆回購到期 - 天天要聞

5月流動性分析:本周萬億逆回購到期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五一」假期後首周, 1.62萬億元逆回購資金集中到期,創近年同期新高。這一規模顯著高於往年同期水平:2021年至2024年同期分別為600億元、600億元、7270億元和4500億元。此外,5月還將有9000億元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及125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圖片來源:東方IC)歷史數據顯示,央行通常...
牛磺酸龍頭股價「過山車」背後:AI謠言、實控人被留置與增長困局的多重交織 - 天天要聞

牛磺酸龍頭股價「過山車」背後:AI謠言、實控人被留置與增長困局的多重交織

先是「7天5板」,緊接著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停,宣布子代父職後又低開高走,這幾天永安葯業(002356.SZ)的股價彷彿坐上過山車。5月5日,永安葯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陳勇被立案調查並實施留置。不過公司方面表示,已對相關工作進行了妥善安排,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產生重大...

財經分類最新資訊

許家印背後的三座「靠山」,一位去世、一位癱瘓,身份都不一般 - 天天要聞

許家印背後的三座「靠山」,一位去世、一位癱瘓,身份都不一般

許家印的名字,曾是中國商界的金字招牌。從河南農村走出來的窮小子,到坐擁千億帝國的地產大亨,他的發家史堪稱傳奇。然而短短几年間,這位前首富就從神壇跌落,淪為階下囚。恆大的轟然倒塌並非偶然。在這位地產梟雄背後,站著三位舉足輕重的人物:香港巨富鄭
一攬子金融政策如何穩市場穩預期?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一攬子金融政策如何穩市場穩預期?專家解讀

5月7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介紹了「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一攬子政策會給樓市股市帶來怎樣的支持?又將如何支持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我們來聽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經濟學專家萬喆的解讀。 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構建新的樓市...
廣交會3%增長的背後:全球客商用訂單力挺中國製造 - 天天要聞

廣交會3%增長的背後:全球客商用訂單力挺中國製造

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我國各行各業展現出強大韌性,7日公布的一組經濟數據,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勁動力。亮眼的經濟數據背後,是美國政府揮舞關稅大棒的背景下,從政府到企業的負重前行。在剛剛結束的第137屆廣交會上,全球客商正用訂單書寫著對中國的信心。第137屆廣交會5日閉幕,現場意向出口成交254.4億美元,較去年...
美聯儲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不變 - 天天要聞

美聯儲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不變

當地時間5月7日,美聯儲最新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繼續維持在4.25%至4.5%之間。這是今年1月以來美聯儲連續第三次維持利率不變。 會議紀要顯示,美國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委員會判斷失業率和通脹上升的風險已經加劇。(總台記者 趙淼)...

全站最新資訊

許家印背後的三座「靠山」,一位去世、一位癱瘓,身份都不一般 - 天天要聞

許家印背後的三座「靠山」,一位去世、一位癱瘓,身份都不一般

許家印的名字,曾是中國商界的金字招牌。從河南農村走出來的窮小子,到坐擁千億帝國的地產大亨,他的發家史堪稱傳奇。然而短短几年間,這位前首富就從神壇跌落,淪為階下囚。恆大的轟然倒塌並非偶然。在這位地產梟雄背後,站著三位舉足輕重的人物:香港巨富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