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有人忙著「剁手」,也有人忙著帶貨。在煙台蘋果大產區蓬萊,「95後」小伙於凱,憑藉電商平台打開了蓬萊蘋果的大市場,在日均銷量30多萬斤的基礎上,「雙十一」期間賣出蘋果近800萬斤,坐穩了「拼多多」平台蘋果店鋪的頭部席位。
限量秒殺引69萬人團購
40名客服晝夜倒班帶貨做單
「親們,我們的蘋果脆、甜、多汁,下單有優惠!」,10日,記者在煙台詩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看到,主播們直播展示產品,20餘個客服與客戶在線交流,清脆的鍵盤敲擊聲匯成了激情的交響樂。「11月份以來,我們已售出蘋果638萬斤,再加把勁,實現800萬斤的目標不是問題。」該公司負責人於凱告訴記者。
在「拼多多」平台,該公司旗艦店銷售人氣十足、銷售火爆。為應對銷售旺季,該公司40餘名客服晝夜兩班倒,早晨8點到晚上12點直播不停。經過前期策劃,該公司於10月份起發起限量秒殺活動,拼單還另有優惠,吸引69萬網友預定,日均發貨量達到30萬斤。10月份,該公司僅支付郵政、順豐兩家的快遞費就達到200多萬元。目前,在「拼多多」,「詩睿果蔬旗艦店」已躋身蘋果店鋪暢銷榜前兩名。
龐大的銷量背後,是一條強有力的供應鏈。在我區大辛店、小門家等鎮街以及周邊的棲霞、龍口等縣市區,該公司設50多個收購點,與7家工廠合作,僅在車間打包的工人就超過200名,每天需要十幾輛大貨車才能把當天的訂單發完。
讓果農不為銷路犯愁
打出蓬萊產區新優勢
「我可以從事的行業有很多,但對於農產品有著特殊的感情。蓬萊蘋果品質煙台領先,必須打出產區優勢,讓老百姓不愁賣果、致富增收。」談到當初做電商的初衷,於凱這樣說。於凱的父親於芳業經銷蘋果多年,擁有國內外市場資源,成為煙台最大的蘋果出口商之一,公司「芳業果蔬」僅去年就向東南亞發了4萬噸蘋果。留學回國後,於凱一直想嘗試父親沒有勇氣涉足的電商領域,希望為蓬萊蘋果打開更廣闊的市場。
父親通過一年多的言傳身教,幫助於凱摸清了蘋果種植、儲運、包裝和銷售的各個環節,使他具備了把控整個蘋果供應鏈的能力。
2019年,於凱註冊煙台詩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今年,面對疫情衝擊和陝西等地蘋果的競爭壓力,線上銷售勢在必行。年初,他在「拼多多」開設兩家店鋪,開始了自己的電商創業之旅。藉助於平台的百億補貼、流量傾斜等活動,發揮自己優質農產品供應鏈的優勢。他以「好價質優」提升競爭力,讓大眾先以較為便宜的價格接觸到優質蓬萊蘋果,並通過秒殺、大額優惠等促進消費者下單。今年7月份,在家族優質蘋果供應鏈支持下,於凱的店鋪僅用22天時間就成為拼多多的蘋果銷售冠軍。為了保障發貨,父親甚至減少了發往東南亞的貨量。今年,於凱預計能賣掉1億斤蘋果,佔到蓬萊蘋果總產量的5%左右。
發展社區團購,多元融合發展
致力於打造自己的平台
創業初成,但於凱的腳步並未停歇。「目前我在努力整合資源,依託蓬萊優質的農產品和公司的供應鏈,發展社區團購,希望能夠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電商平台。」談到未來,他道出了自己的規劃。
對於本土的電商,他摒棄「同行是冤家」的小商人心態,與他們相互借力、優勢互補,在貨源、加工、發貨等方面進行合作,共同做大線上市場。「讓蓬萊的優質果蔬走向世界,讓國內外的優質產品直達蓬萊,我們將積極搭橋樑,減少中間環節,打出蓬萊品牌,讓更多消費者受益。」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從春龍 通訊員 厲智敏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