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電商捧哏」,別用話術套路消費者。中新社發 羅琪 攝
文/華卓瑪
「庫存還有嗎」「上鏈接」!不快速下單,直播間內的「最優惠」商品可能就會被搶光。於是,在一片片熱鬧的彈幕評論聲中,很多消費者都會快速搶單。殊不知,這種「熱鬧」的氛圍是由「電商捧哏」與電商主播聯合營銷的。
「雙11」來臨,電商直播間不乏這樣的「捧哏」,他們配合主播烘托「手慢無」的氣氛,讓消費者在熱鬧的直播中快速下單。
但法律行業人士向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指出,「電商捧哏」涉嫌違反多項法律法規,參與者還可能會面臨刑事處罰。
「電商捧哏」如何控場?
「電商捧哏」一般是電商直播間里的助播或中控、場控,他們會與主播提前設定消費者可能會提及的問題,寫好互動話術,引導直播間消費者評論,營造熱鬧的直播氛圍,保證主播的每一句話都不落在地上。
「雙11」前夕,不少直播間都有「電商捧哏」。有網友甚至發問:「電商捧哏」的靈感來源,是不是鳳凰傳奇里的曾毅?
有「電商捧哏」在社交媒體分享,其主要工作就是坐在直播間角落,在主播話音剛落的瞬間,用飽滿的情緒喊出「沒錯的」「要的呀」「上鏈接」等「順口溜」。
在「捧哏」時,他們還會與主播一起,對消費者「逼單」。比如,主播反覆強調最低價、庫存有限、賣完漲價等時,「捧哏」還會附和「庫存快沒了」「抓緊時間,秒拍秒付!」「猶豫徘徊,等於白來!」等。
一些「電商捧哏」還會操作多台手機,在評論區瘋狂刷彈幕、下單,給用戶製造一種很多人在搶購、「手慢無」的緊張感,催促直播間用戶快速下單。不少消費者在緊張氣氛烘托下,便會快速「搶單」。
「電商捧哏」違法嗎?
很顯然,「電商捧哏」的上述做法已不再是單純的「熱場」和活躍直播間氣氛,其「逼單」、刷單的做法涉嫌違反多項法律法規。
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律師成一男向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在「一逗一捧」中,如果「電商捧哏」在附和、評論時,對商品的質量、性能、用途進行誇大性的描述,對消費者造成誤解,就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
同時,「電商捧哏」通過刷評論、下單「演」的商品「庫存告急」的情形,也構成對消費者的誤導,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
此外,2021年施行的《網路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規定,直播營銷人員或者直播間運營者從事網路直播營銷活動均不得發布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信息,欺騙、誤導用戶;不得虛構或者篡改交易、關注度、瀏覽量、點贊量等數據流量造假。
成一男表示,根據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第九條,互聯網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能夠使消費者辨明其為廣告。除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變相發布廣告的情形外,通過知識介紹、體驗分享、消費測評等形式推銷商品或者服務,並附加購物鏈接等購買方式的,廣告發布者應當顯著標明「廣告」。因為,從法律規範角度講,如果「電商捧哏」構成廣告營銷,其行為還屬於廣告法規制範疇。
浩天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顧正平向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電商捧哏」還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該法第八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或要承擔刑事責任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張琦向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如果「電商捧哏」的行為被認定為虛假宣傳,可能要承擔民事和刑事責任。在民事方面,消費者可以提起訴訟,要求賠償因購買虛假宣傳產品或服務所遭受的損失。在刑事方面,如果「捧哏」行為被認定為欺詐,造成嚴重後果,也有可能會面臨刑事指控。
顧正平表示,如果「電商捧哏」或「職業彈幕人」向商家提供規模化的刷彈幕、刷人氣服務,情節嚴重的話,還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破壞生產經營罪,刷手與商家之間簽訂的刷流量合同也可能會因為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等規定而無效。
此外,主播如果僱傭「職業彈幕人」「電商捧哏」虛增熱度,還可能構成對合作商家的合同詐騙。
來源:國是直通車
編輯:諸葛瑞鑫
責編: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