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歷史連載187-華為之任正非說過的那些話-1987年-2004年

通信歷史連載187-華為任正非說過的那些話-1987年-2004年

任正非說:「我從小就理解到了活下去這句話真正的含義。

1987年9月15日:深圳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商註冊成立。任正非說,公司註冊的時候,看到牆上「中華有為」標語,就取名「華為」

1989年:任正非勸說準備博士答辯的鄭寶用「寶用,來吧,咱們一起干件大事,讓中國人能用上自己的產品,把那些外國貨趕出去!」

創業初期:代理出身的華為,對客戶關係異常重視。公司里到處流傳著任正非諸如「把笑臉朝向客戶,把屁股對著領導」、「大家對客戶再好一點,我們的訂單就會多一點」、「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之類的話

1993年初:深圳蛇口小禮堂,華為1992年年終總結大會,全體員工270人。任正非在台上說「我們活下來了」,就淚流滿面再也說不下去,雙手不斷抹著淚水。

1993年:華為高薪從北京挖來的通信電源技術專家帶隊開發出來通信電源產品後,他立刻就帶著通信電源的技術骨幹離開華為,自立門戶,在深圳開了一家通信電源公司。華為的通信電源開發部門只有重新來過。任正非說:「我們要尊重人才,使用人才,但絕不能依賴人才,放縱人才

1993年:華為食堂,一個頭髮亂亂的、臉上鬍子拉碴、身上穿的衣服皺巴巴的、微胖的中年人站在隊伍旁邊,一邊看著大家打飯,一邊大聲地叫著:「我看誰打肉多的,誰就是新來的」,這個人是任正非。

1993年:華為員工每個月只能拿到一半的現金,另一半只是記在帳上,任正非說:「我們現在就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拿了老百姓的糧食沒錢給,只有留下一張白條,等革命勝利後再償還」。

1993年:華為陷入生死存亡的危險境地,任正非被迫借高利貸去研發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動員會上,五十歲的任正非對著窗外說了著名的話:「研發不成功,你們還可以去找別的工作,我就只能從這裡跳下去。

華為早期:後擔任華為董事會秘書的江西生,拜訪某縣郵電局局長,推門進去後都不敢看對方,滿臉通紅地把材料放在桌子上,說:「局長,這是我們公司的介紹。」沒等對方答話,就跑了出去。任正非這個時候提出「不要臉才能進步

1994年10月中旬:C&C08萬門機第一個實驗局在江蘇邳州驗收。某個晚上任正非和開局的工程師聊天談到未來,任正非說「10年之後,華為要和AT&T阿爾卡特三足鼎立,華為要佔1/3天下」。1993年華為收入2.4億,聊天的1994年,華為第一次在城裡安裝交換機。而AT&T和阿爾卡特年收入幾百億美元。

1995年1月19日: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部幹部就職典禮,任正非說:

搞好團結,首先要團結本小組、本部門的人。華為公司支持「小集團」活動,只要不是對付別人,團結得越緊密越好。同時,應保持與其它部門、其它系統的良好的協調關係。

1995年12月26日:在華為市場部整訓工作會上,任正非把他手下的幹才「鄭寶用同志」稱為一個膽大的搞激光的外行(鄭大學學的是激光專業),而把自己說成是個「傻子」,兩個人碰到一塊,任正非自言,

  • 他們多麼像現代的堂吉訶德。歷史上只有敢想才能敢幹,只能敢於革命才能善於革命」。
  • 感謝「強渡過大渡河,爬過雪山草地」的「默默無聞的英雄兒女」(早期員工)
  • 華為公司經歷了多少困難,它摧殘了一代創業者的身體健康,又在給一代年青人施加壓力

1996年7月6日:任正非受央視的一個採訪,央視採訪的目的是拍攝「科教興國」專題電視片。

1996年:任正非發表了《培訓:通向明天的階梯》,任正非表示:「培訓工作很重要,它是貫徹公司戰略意圖,推動管理進步和培養幹部的重要手段,是華為公司通向未來、通向明天的重要階梯。

1997年4月8日:華為與俄羅斯成立合資公司貝托華為,任正非出席簽字儀式,回國之後任正非在《走過亞歐分界線》中說「一切擁有中國品牌的優秀企業,都應到俄羅斯市場上去一顯身手,在優勢互補的條件下,促進中俄友誼。

1996-1997年:任正非說:「我經常給大家舉鄭寶用的例子,說鄭寶用為什麼會進步很快?就是因為他與客戶交流多。

1997年底:任正非說:「希望華為能夠出現100個鄭寶用……

1998年:《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任正非寫到:「企業就是要發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企業要擴張,必須有這三要素。所以要構築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大家去努力奮鬥,在新機會點出現時,自然會有一批領袖站出來去爭奪市場先機。

任正非後來還在文章中澄清過,說「網上曲解了華為的狼文化。華為提狼文化強調是敏銳的嗅覺,不屈不撓及團隊合作精神。

90年代後期:任正非曾說:「公司現在最嚴重的問題是管理落後,比技術落後的差距還大。我們發展很快,問題很多,管理不上去,效益就會下滑。現在當務之急是要向國外著名企業認真學習,我們聘請了非常多的國外大型顧問公司給我們提供顧問服務。如我們的任職資格評價體系,是請的美國HAY公司來作顧問的

1998年:任正非在《基本法》審定會上說:「《基本法》通過之時,也就是《基本法》作廢之時,因為定稿輸出的只是一個文本,而其精神內核已經3年的內部大討論中根植於華為人的頭腦之中,而能在96年-98年參與討論的華為員工都是後面20年華為發展的中堅力量。

1999年:在中國有星火燎原之勢,華為再次擱置小靈通項目。任正非說「我認為,戰略是要從長遠來看問題,到底這個社會的需求是什麼,這點是很重要的。」任正非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小靈通是一個沒有前途的產品,會消耗大量精力,將來怎麼把戰略力量聚焦到有希望的領域?

1999年:任正非去華為北研所視察,問時任所長劉平:「你這裡怎麼才這麼一點人呀,不是叫你多招嗎?」劉平解釋說害怕人多了沒事兒干。任正非生氣地說:「我叫你招你就招。沒事做,招人來洗沙子也可以。

1999年:深圳五洲賓館咖啡廳,有位學者認為香港、東南亞華人企業家的家族管理模式是東方商人的成功之道。任正非說,我不關心李嘉誠鄭裕玲他們怎麼做,反正華為的接班人是打出來的,誰有本事、服眾、頭腦開放,誰就是未來的領導者

任正非早期的講話:

2000年:李一男離職創業。任正非曾說:「因為當時我沒有把鄭寶用和李一男管好,他們兩個鬧矛盾,作為主管領導有責任。

2001年4月:任正非訪問日本,參觀完氣勢宏偉的松下博物館,同行的華為管理顧問、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春波提議華為以後也要建一個大的博物館,任正非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華為不需要歷史

2001年5月24日:艾默生7.5億美元收購華為聖安電氣,華為在寒冬來臨之前已經穿上棉襖。任正非在多次講話中說:「我們現在帳上有幾十億現金存著,是誰送給我們的,是安聖給我們的,我們怎麼能在穿著棉衣暖和的時候,忘了做棉衣的人呢?在市場上每個主任都要認真幫助安聖的工作,要堅決幫助他們,幫助他們銷售,人家送了我們一件大棉襖,這個棉襖夠我們穿二年的啊!

2001年5月29日晚:主題為「貼近客戶,奔赴一線,到公司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大會在華為深圳總部及全國31個國內辦事處和研究所同時舉行。任正非再次告誡大家,華為的冬天即將來臨,各級幹部,各位員工,一定要裹緊棉衣,更重要的是苦練內功,增強「體質」,公司各個部門加強管理,只要齊努力,相信我們能迎來春光明媚的春天

2002年:華為創立以來首次出現收入下降。一次工作會議上,任正非引用了著名軍事戰略家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裡面的一句話:「戰爭打到一塌糊塗的時候,高級將領的作用是什麼?就是在茫茫的黑暗中,用自己發出的微光,帶領著你的隊伍前進」,接著又用希臘神話來進一步闡述高級幹部的作用「就像希臘神話中的丹科一樣,把心拿出來燃燒,照亮後人前進的道路」。

2002年:華為出現了第一次負增長,在內部會議上,員工張利華建議華為立項3G手機。任正非一口拒絕:華為公司不做手機這個事,已早有定論,誰又在胡說八道!誰再胡說,誰下崗

2003年初:市場大會,任正非做了《迎接挑戰,苦練內功,迎接春天的到來》的講話,再次強調「關鍵歷史時刻,一個隊伍的組織不亂,隊形不亂,就是最後的勝利的基礎」。

2002-2003年:華為人多次建議立項做手機,但一直沒成功,任正非甚至說「誰敢再提做手機,就給我走人

2004年10月18日:華為成立海思半導體。據傳,任正非對何庭波說「給你2萬人,每年4億美金的研發經費,必須要站起來」。何庭波後來回憶說,第一次見到任正非時,老闆說,「你們要對客戶好。對客戶好,華為就好。華為好,你們就好。

  • 任正非在《我的父親母親》中提到的,「華為今天這麼成功,與我不自私有一點關係」。
  • 任正非對於3階段的投資有一個非常通俗易懂的比喻:「先開一槍,再打一炮,然後范弗里特彈藥量」。「先開一槍」,就是在不同前沿技術方向研究,當感覺到有可能會研發突破時候,那就「再打一炮」,當覺得有點把握的時候,就密集地投入,就是「范弗里特彈藥量」。
  • 任正非常說:「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虛的,不能當飯吃,面子是給狗吃的。
  • 媒體誇任正非:「離開體制,創業是明智之舉。」。任正非說:「40多歲創業,是因為活不下去,不得不找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