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蘋果iphone 14系列發布,革命性的創新算不上有,衛星通訊被華為搶先2天發布,不過這項功能被國行版閹割。
當然,無論是華為還是蘋果,這項功能都是值得誇讚的,無所謂哪個厲害。如同汽車安全氣囊一樣,這項功能恐怕會成為手機廠商下一個「卷」的方向:我可以不用,但你得有。
「靈動島」,是蘋果該場發布會中炸裂的一項創新。在安卓對挖孔屏的黑孔部分想盡辦法利用時,蘋果的創意無疑又給國產廠商們上了一課:你大哥還是你大哥。
01「靈動島」,創意上的一騎絕塵
魅族把前置攝像頭的圓孔周圍做成電池圖標的動畫時,黃老闆的「珠海小廠」依舊還留有小而美的一口氣。
雖然各路國產廠商的UI都有在儘力優化打孔屏,但他們沒想過要做的多麼驚艷。當然,沒有新機的華為鴻蒙OS壓根就沒優化過。
將「通知」與「挖孔」融合起來,這個idea的方向是蘋果先推出來的,在此之前的方注意力都是偏向「固定利用」,沒有活起來。或者說,沒有「靈動」起來。
靈動島一經展示,所有人都被優秀的動畫和富有創造性的思維震住了。講實話,直到發布會結束後的1天里,誇讚的牛逼聲和不自覺翹起的大拇指依然被沉浸在這項新功能上。
直到冷卻後的理性思考來之前,都是如此。
02聰明的「邪招」
靈動島的具體功能無需展示,各路數碼博主隨便一翻都可以被科普。我直接放出「蘋果總公司前CEO」羅永浩老師的觀點:
老羅的言辭很犀利,但沒有硬黑也沒有硬誇。
挖孔屏空間利用的方案中,iphone 14 pro的靈動島方案確實優秀。假如在2年前挖孔屏剛出沒多久的時候推出,定然比現在更炸裂。
但這個很棒的創意的產出,太晚了。不得不說蘋果在一些方面是落後於安卓陣營的,蘋果更偏向於利用純熟的技術,甚至老舊的技術。
在安卓陣營已經開始研究「屏下攝像頭」,消費者已經開始用上一塊「真全屏」時,蘋果剛從劉海屏進步到了打孔屏,慢人一拍。
靈動島是個漂亮的「邪招」,也是蘋果UI設計師們對打孔屏的無奈下奮力憋出來的「妙手回春」。
03「可能」是蘋果開始不敷衍用戶的開端
眾所周知,別人調教產品,蘋果調教用戶。
敢把iphone SE的模具用幾年,換顆晶元重上架的,只有蘋果。敢不送充電器美其名曰「環保」的,只有蘋果。敢把一支卡針賣60元的,只有蘋果。
但即便是如此,罵聲只是溫柔的批評,誇聲不絕於耳。
如果說之前蘋果調教用戶的態度有些生硬甚至敷衍,那麼「靈動島」,可能是蘋果開始認真對待落後之處和缺陷之處並積極改進的開端。
如果說iphone 14系列的挖孔僅僅是一個黑窟窿展示在面前,或者說是之前預測的一個「感嘆號」,其實用戶依舊能接受,因為「逆來順受」。但靈動島無意展示了蘋果在挖孔缺陷上,用戶交互處理的誠意。
04是否會掀起一波跟風?
如果可以,其他廠商可能會在靈動島的啟發下優化挖孔屏。
當前屏下技術雖然實現量產,但還處於搖籃階段。加上機械伸縮攝像頭因為某些原因曇花一現,挖孔、留海的方案會繼續存在兩三年。而沉寂在「影像競賽」的國產手機廠商在看到蘋果的方案後,讓本就創意困難的UI終於有了新方向——優化挖孔屏。
但是,這股風不會維持太久。技術的革新會使屏下技術日漸成熟,跟風「靈動島」只是過渡時期賣好貨的選擇罷了。
「靈動島」會火一陣子,也會活一陣子,蘋果刀法精準技藝高超。
在拍手表達傾佩之時,不服勁的其他廠商一邊在驚嘆高手竟然可以將一根燒火棍當槍使,另一邊在積極地尋找真正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