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第一員工張奕芬退休,郭台銘贈送100萬元股票

張奕芬,富士康龍華園區員工,身材嬌小、衣著普通、經常素麵朝天,走在人群中一點也不顯眼的她,卻是富士康獨一無二的存在。

張奕芬退休前分享33年的富士康生涯

作為唯一一名持續為富士康服務33周年的員工,郭台銘創辦人稱她為富士康的「稀有物種」,在集團投資大陸30周年慶期間,郭台銘創辦人還為她送上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上市當日價值100萬元的股票。一直默默發光發熱的她,一下子成為了集團的名人。

18歲少女不要「鐵飯碗」

緣分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張奕芬從沒有想過,自己會因為一個名字對深圳海洋精密電腦接插件廠(富士康在大陸的第一個生產基地)「一見鍾情」,並為其放棄鐵飯碗,從此與之結下不解之緣。

張奕芬生活照

「在糧食局上班,雖然比較穩定,但工資很低,沒有挑戰。」高中畢業後,家人為張奕芬謀取了當地糧食局的一個職位,但18歲的張奕芬嚮往著「詩和遠方」。

從小,張奕芬除了喜歡零食,對於小姑娘喜歡的漂亮小裙子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反而對電器非常感興趣。在父親的指導和陪伴下,家中最廉價的電器——電燈泡,成了她的重點研究對象。燈泡不亮,她自告奮勇地去搗鼓,雖然不時上演「辣手摧燈」的插曲,但她仍樂此不疲。

1988年,豐順縣勞動局組織了一批企業在當地招工,在服裝廠、鞋包廠等各式各樣漸欲迷人眼的招聘信息中,深圳海洋精密電腦接插件廠讓張奕芬眼前一亮,電視中高樓林立、燈火輝煌的深圳也讓從沒出過遠門的她心馳神往。「電腦是電器的一種,讓人感覺特別高大上。」對不愛紅裝愛電器的張奕芬來說,這樣的選擇也許早已註定。她下定決心:隻身從梅州市豐順縣遠赴深圳海洋廠追夢。

富士康30周年慶,張奕芬和海洋廠老同事合影

作為家裡7個孩子中的老幺,張奕芬一直是父母的心頭肉。她突如其來的叛逆之舉,引發了家庭大地震。擔心她在外吃不飽、睡不好,擔心她的工作環境會有危險,對她有求必應的家人一致反對她背井離鄉。一向溫馨祥和的張家一片「愁雲慘霧」,最終,家人還是同意了她的決定,執拗的張奕芬笑到了最後。

1988年10月17日一早,張奕芬和40多名同鄉乘坐大巴從豐順縣城趕往位於深圳西鄉的海洋廠。十幾個小時後,已是深夜,大巴在深圳南頭關換車。離海洋廠越近,環境就越荒涼,路變成了黃泥路,路燈也漸漸失去蹤跡。

「這裡和老家差不多啊。」「好像黃土高坡!」現實給了眾人重重一擊,不少人情緒崩潰,一時間,車上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抽泣聲。群情激奮中,倔強獨立的張奕芬沒有掉眼淚,「不能讓家人失望」的念頭壓下了夢想與現實巨大落差帶來的失落,「家裡人不讓我出來,我必須堅強。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好好乾下去。」

這一干,就是33年。

學習、學習、再學習

如同剛出殼的小鳥眷戀第一眼看到的同類,張奕芬異常珍惜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從產線上組裝連接器的基層員工做到主管,張奕芬在工作中學習、學習中工作,努力「充電」,歷練成長。

1997年,張奕芬從製造單位調往教育訓練部門做助理。這個職位需要具備電腦打字的新技能。張奕芬憂心忡忡,她在製造部門時報表靠手工寫、算賬用計算器,沒有機會接觸電腦。思來想去,張奕芬花600多元,她當時一個月的工資報了一個電腦打字速成班。

1988年張奕芬在海洋廠宿舍樓下留影

以為馬上就能上手的張奕芬很快就傻了眼。學習五筆打字,第一關就是要記熟字根,但她花了三天時間,無論如何都背不下來。「王旁青頭戔五一……」這些字元組合就像水中的游魚,記憶的叉子無法準確將其獵捕。在巨大的壓力下,張奕芬獨闢蹊徑。她跳過背字根環節,直接練習指法。培訓班只有兩台電腦,排隊的學員眾多,能摸上電腦的機會太少。每天下班後,張奕芬便自發留守辦公室,利用公司電腦練習。一級簡碼打不上,就打二級簡碼。時值盛夏,室內呼呼運轉的風扇和著敲擊鍵盤的聲音,陪伴著張奕芬到夜深。

當時,張奕芬租住的地方離公司有近半小時路程。練完電腦,張奕芬借著附近工廠傳出的燈光,獨自步行回家。雖然之前有過被搶的經歷,但滿腦子只想著打字的她忘記了害怕。練習大半個月後,張奕芬終於可以用五筆輸入法打字。

除了自學,向同事求教也是她做好工作的方法。「我的好奇心很重,臉皮很厚。來來來,這個我不會,你能教教我嗎?」遇到不懂的地方,張奕芬就會勤問,即使身為主管,她也沒有思想包袱。對於她來說,「面子誠可貴,自尊價更高,若為工作故,兩者皆可拋。」

「困難當然有,戰勝困難的秘訣是學習。」憑著這樣的勁頭,張奕芬勝任了製造、教育訓練、供應鏈、關務等部門不同崗位的工作,並獲得「優秀線長」「優秀主管」等稱號,郭台銘創辦人多次為她頒發榮譽證書。回憶往事,許多細節已經模糊,但張奕芬的第一任線長楊方柱卻牢牢記得,「奕芬是一個踏實、主動、責任心特彆強的人。

是離職,還是留下?

33年一路走來,有苦有甜。最苦的時候,張奕芬每天數著日子度過,很少有人知道,她也曾有過想要離開富士康的念頭。

富士康30周年慶典

1993年,張奕芬與同一批進入海洋廠的邱滄淮喜結連理,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並很快有了一雙可愛的兒女。2007年4月26日,丈夫邱滄淮因集團業務需要被調往煙台園區,夫妻倆開始長達11年的兩地分居生活。煙台與深圳相隔幾千里,除春節、國慶長假外,邱滄淮只能見縫插針,利用到深圳出差的機會回家看看。以前的「內務大總管」——分管洗衣服、打掃衛生的張奕芬,還要一併將孩子的學習、安全、與學校溝通等重任擔起來,開啟既當爹又當媽,既唱白臉又唱紅臉的生涯。

兒子的學習成績如同升降機,管得嚴一些就進步飛快,一放鬆就嗖嗖往下掉。不愛學習的兒子成了張奕芬的重點「盯防對象」。她白天忙完工作後,晚上回到家也沒有自己的娛樂時間,還得繼續「上班」,陪著孩子寫作業、抽背英語單詞。有時孩子的學習任務重,陪到深夜,作業還沒完成,第二天一早張奕芬就會在沙發上醒來——生怕媽媽繼續「壓榨自己」,孩子不敢叫醒她,偷偷去休息了。

郭台銘創辦人為張奕芬頒獎

張奕芬曾被調往武漢、天津園區各半年時間。2009年12月,張奕芬接到支援武漢建廠的任務。當時,她的心情很矛盾:丈夫遠在煙台,孩子又都還小,她這一走,孩子們誰來照顧?她左思右想,最終決定以集團利益為重,把孩子交給姐姐照料。武漢距深圳路途遙遠,從當年底至2010年年中,在參與武漢建廠期間,張奕芬平均每隔一個月才能回龍華看望孩子。姐姐上班很忙,放心不下的張奕芬每天要往家裡打好幾通電話,詢問孩子吃飯沒有,提醒孩子上學、睡覺。同事為她心酸,戲稱她為了工作和孩子,從慈母變成了「女魔頭」。

「還有一年,還有一個學期,還有一個月,還有10天……」孩子初中畢業前的幾年,是張奕芬最難熬的時候,她每天數著日子過,但時間似乎故意與她作對,走得慢極了。海洋廠沒水沒電的艱苦生活、入廠三年合同到期後的離職潮沒讓張奕芬有過離開的念頭。邊上班邊獨自帶孩子、太過勞心勞力勞神,此時的張奕芬第一次動搖了,她認真考慮起離職的問題。念頭一起,她每晚輾轉反側,最終還是捨不得離開富士康。公司的工作氛圍、人文關懷,種種優點讓張奕芬無法捨棄。她安慰自己,「公司需要我,我也需要這份工作,這是雙贏的局面。如果實在承受不住再說吧。」

後來,直到孩子上高中後在學校寄宿,張奕芬才感覺自己緩過了勁兒。一天,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飯,女兒像發現新大陸似的盯著張奕芬的肚子,「忿忿不平」地說:「媽媽,好像我們不在家你過得更滋潤,都長小肚子了!」

「母親非常愛我,每次送我離開,她總會掉眼淚。」張奕芬說,她同樣愛兩個孩子,但由於那段時間太累,孩子離家時,她除了不舍,更多的是如釋重負。

還是從前的張奕芬

「公司從一間名不見經傳的小廠成為世界聞名的企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與它一起成長。」從一位懵懂少女成長為成熟的職場女性,張奕芬與公司相守了33年,對她來說,富士康不僅僅是自己的「東家」,更是賴以依存的家園。從2012年註冊微信開始,張奕芬的頭像一直沒有更換:兩個身姿靈活的人用身體組成一個愛心,「心」中寫著「感恩」。這樣的微信頭像,正是張奕芬對富士康無聲的表白。

富士康也從沒有忘記為它做出過貢獻的人。1999年,公司為張奕芬家分配了房子,「那時候真的很高興,郭台銘創辦人給我們頒發了一個大紅本,上面系著一把金鑰匙。」當時分配在龍華世紀華庭的房子大約3000元/平,現在已經漲到四五萬,張奕芬賣掉了在寶安的房子,卻一直捨不得賣這一套。

郭台銘創辦人和海洋廠老員工及其家人親切合影

(郭台銘創辦人右手邊為張奕芬、左手邊為張奕芬女兒)

今年的集團動員大會上,郭台銘創辦人誇讚張奕芬「像一顆螺絲釘,是公司穩定力量的象徵」,並為其送上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上市當日價值100萬元的股票。盛讚加重獎,很多人都在猜測張奕芬會不會因此變得傲慢,從此「鼻孔朝天」?會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想上班時才上班?眾人眼中有資本「特殊」的張奕芬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不會。她的大部分時間仍然奉獻給了富士康。工作日,她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吃完早餐步行到公司,晚上經常義務加班至8、9點,重複著車間——辦公室——會議室三點一線的生活。「其實,我早就可以退休,可以每天準時下班,但我還是想趁著幹得動時多為公司做點事情。」

在家庭收入的安排上,張奕芬奉行「吃光用光身體健康」的原則。除去家庭日常開支,老家修橋鋪路時,張奕芬和邱滄淮慷慨解囊,奉上心意。每次回豐順,他們還會去看望村裡無兒無女的老人,陪他們聊天。年輕時,張奕芬每隔兩年還會定時獻血。

能在一家公司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過30多年,對於不少人來說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張奕芬的女兒邱瑩瑩卻對母親的選擇並不意外。「因為她就是這樣一個認真、踏實的人。

富士康集團為張奕芬舉辦退休儀式

如今,張奕芬將功成身退,雖然她即將離開富士康這個大家庭,但她的傳奇故事永不落幕,她愛崗敬業,不懼困難,堅持 不渝的精神將激勵一代又一代富士康人不斷成長,她始終是我們的榜樣!

退休是人生另一段規劃的開始,祝福張奕芬前輩的退休生活。(富士康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