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最後有不錯的結果,證明作為中國出生的創始人,也能在新的環境下做好全球化的產品,那就太好了」
鳳凰網科技 出品
作者|董雨晴
7月11日,AI Agent產品Manus官方賬號清空了發布在微博、小紅書的內容。
兩天前,Manus剛剛陷入裁員爭議。消息稱,Manus對旗下部分國內業務進行了裁員,並將核心技術人員遷往了新加坡。當日晚間,鳳凰網科技從Manus內部了解到調整屬實,「基於公司自身經營效率考量,我們決定對部分業務團隊進行調整。公司將繼續專註核心業務發展,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這個從北京、武漢兩地出發的企業,雖是純正的中國公司,卻從一開始做的就是全球化的生意。但不巧的是,它屬於AI這個在當前全球博弈格局裡最敏感的賽道。
今年5月,隨著Manus獲矽谷風投Benchmark領投的7500萬美元B輪融資(估值5億美元)消息傳出,隱憂也浮出水面。因美國《對外投資安全計劃》限制,該交易不得不接受財政部審查。這項政策禁止美國資本投資可能增強中國AI技術的項目。
據媒體報道,Benchmark要求Manus必須遷出中國。另外,Manus的新加坡實體早在2023年8月就已註冊。6月,Manus AI合伙人張濤即在一場分享中表示,公司已把總部從中國遷至新加坡。
清空社交媒體似乎預示著Manus已經進一步做出決策,留給人們的疑問是,作為一個本土孵化的中國企業,它必須走向海外嗎?
非去新加坡不可嗎?
今年3月,Manus在發布當天引爆社交網路,產品最初採用註冊制,因為一碼難求,相關邀請碼還曾在二手平台炒出天價。
正因此,Manus在誕生之初就充滿爭議。核心圍繞兩點:其在模型能力上主要採用Claude 和 Qwen(進行額外後訓練),意味著自身在AI底層技術研究上並無突破。其次,有人認為邀請制是飢餓營銷,其關注度名不副實。
鳳凰網科技在爆紅之前和Manus就已有接觸,這是一個由三個年輕人構成核心管理層級的創業團隊。創始人之一肖弘,人稱red,為連續創業者,更早之前紮根移動互聯網,在Manus之前的最後一段經歷是基於海外大模型做的瀏覽器插件Monica。多位與肖弘有過接觸的行業人士都曾對鳳凰網科技表達過對red的肯定態度。
鳳凰網科技曾向肖弘發出過採訪邀請,但彼時其對我們表示,「我們還比較早期」,希望在更合適的時機和大家見面。多位與肖弘有過接觸的人士告訴我們,他長期呆在武漢。
圖|季逸超,Manus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
在肖弘的連續創業經歷背後,一直站著幾個投資方,其一是真格基金,其二是騰訊。「一直拿的是美元」。Manus從一開始發布面向的也是海外用戶,連介紹視頻都是英文的。
據aiwatch.ai報告顯示,Manus目前的流量來源top5分別是巴西(12.52%)美國(10.81%)中國(9.56%)印度(7.29%)和埃及(4.55%)。
過去幾個月,也幾乎是肖弘、張濤、季逸超(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等人最高頻出現在海外的時期。鳳凰網科技了解到,Manus團隊先後在美國、法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巡展,甚至在海外的高速路、地鐵、公交站投入了大量線下廣告。不久前,肖弘還在社交媒體曬出了一張照片,照片是他和張濤一起和微軟CEO Satya Nadella(薩提亞·納德拉)的合影。
幾乎是同一時期,Manus 也宣布了和微軟 Azure AI Foundry 達成合作。
可以確認的是,自爆火以來,從合作方到投資機構,Manus在海外吸納了最頂級的資源。在國內,Manus唯一官宣過的合作方是阿里旗下的通義千問,鳳凰網科技了解到,這次合作由阿里集團CEO吳泳銘親自推動,此後雙方就共同開發Manus中文版。之前中國用戶點開Manus鏈接,會看到「中文版本正在開發中」的字樣,但現在,打開Manus官網,顯示則是,「Manus在你所在的地區不可用」,似乎宣告著這段合作的中止。
產品怎麼樣了?
自3月爆火之後,Manus曾因註冊製備受質疑。許多人並未真正使用過該產品。
直到5月中旬,Manus在社交平台發布消息稱,從5月12日起,Manus向所有人開放,無需等待名單;所有用戶每天可免費執行一項任務,消耗300積分,所有用戶一次性獲得1000積分獎勵。
兩天後,Manus就爆出了融資傳聞,稱其擬以15億美元估值開啟新一輪融資。當manus方面就對鳳凰網科技表示,「此消息嚴重失實,目前公司正專註產品研發和用戶體驗」。
在這之後,Manus的功能更新就極其頻繁。僅6月期間,就先後推出了視頻生成功能,強化圖片搜索功能,宣布集成veo3、OneDrive,推出playbook功能,推出免費無限制的聊天模式。
6月中旬,Manus官方還發布了一則招聘信息,在新加坡招聘AI工程師、數據科學家、軟體開發經理等崗位,月薪8000美元起步。此前,其在加州、東京也設有辦公室。
但與此同時,Manus從誕生到壯大背後,還與兩地密不可分,北京和武漢。分別對應的是北京蝴蝶效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紅色蝴蝶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蝴蝶效應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目前這兩家公司還處於存續狀態。
毫無疑問,無論是創始團隊的早期經驗,還是後來所走的路徑,都清晰的表明了Manus從誕生之初就定位於全球市場。但其創始團隊又是全華本土背景,肖弘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很長一段時間創業都是在國內互聯網環境下。季逸超在大學休學創業,後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讀完了研究生,其創辦的Peak Labs後推出了猛獁瀏覽器,也憑此拿到了真格和紅杉中國的投資。張濤則是前神策數據副總裁,在2023年時曾加入王慧文創辦的AI公司光年之外。
當前,留給這支全華隊伍的,是一個全球化難題,「想要在全球化的競爭里做好產品,有很多不是來自業務本身和用戶價值本身的煩惱」,肖弘說,「但這一切是值得的,一方面因為旅程本身就有很多開心的、讓自己和團隊成長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如果最後有不錯的結果,證明作為中國出生的創始人,也能在新的環境下做好全球化的產品,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