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著網路借貸的「創新」旗號,搞P2P玩剩下的那一套,那就背離了鼓勵消費的軌道。
某些網貸廣告在屏幕上奔涌而出的時候,好像「忘帶」節操了。
近日,京東金融一則借貸廣告引發爭議,被不少網友指責存在嚴重的價值觀問題。
廣告視頻中,飛機上,一民工狀男子因母親噁心想吐,向空乘緊急求助,然而打開微信零錢只有53.12元,於是為難地拒絕了空乘關於升艙的建議。結果後排一西裝男接話說:「升,升艙的錢我來出。」然後拿過男子的手機,一頓操作猛如虎,在京東金條的備用金上借了15萬。廣告的結尾,還「細緻」「體貼」地附上了借款的詳細操作流程。
其實,早先該平台就已經出現過類似的雷人廣告:外賣小哥在路邊搭救董事長,董事長為報答小哥問了他的信用分,而後搶過他的手機幫他開通了京東金條。
這都什麼邏輯啊,說是報答人,一毛不拔不說,還讓人背一身債,黃世仁靈魂轉世,還是新式碰瓷又現江湖?
劇情不一樣,但三觀不正的問題都一樣,套路也都一樣。這些廣告視頻,充滿了對潛在客戶的誤導和誘導。「萬元日息最低1.9元,還沒有一瓶水貴」只是推銷話術的低級運用,是把受眾當成「小白菜」來開耍了,掩飾的卻是年息之高、隱患之深。
網貸借款本就不該被如此肆意鼓勵,更何況還故意隱去風險,造成借貸即「福利」的假象。誘導潛在客戶超能力借貸,必然造成借貸人財務危機,陷入困境,這和辦理多個信用卡「挖東牆補西牆」最終進入死循環的路數是一樣的。而平台方不遺餘力地誘人入場、被套牢,必然形成群體性財務危機,並轉化為其他社會問題。關於這一點,P2P的教訓人盡皆知。我們不能好不容易擺脫了一個「雷」,又默許新「雷」上市。
以此觀之,相較於網貸廣告三觀不正背後的深層隱患,京東金融下線視頻、處置相關人員以及加強內容審核的應對措施遠遠不夠,無異於避重就輕。
聯想到不久前360借條廣告由於低俗且涉嫌違規,被眾網友投訴後予以下線一事,可知,當下這類網貸廣告接連翻車並不偶然。製作粗糙低劣、邏輯簡單粗暴、熱衷洗腦的網貸廣告接連冒出,毫不顧忌社會反應,折射了網貸廣告背後資本運營的任性。
可問題是,平台不能一出問題就道歉,就下線,這樣的套路化應對實際上卻是自我保護、毫髮無損。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僅僅把注意力放在對「三觀不正」的糾正上,而更應該看到網路借貸風潮中夾帶的私貨和隱患。如果打著網路借貸的「創新」旗號,搞P2P玩剩下的那一套,那就背離了鼓勵消費的軌道。對此,監管部門不僅應該對「三觀不正」廣告予以處理,追溯這類廣告流出的根源性問題,予以制度性防範和規範,還應該及早發現其間暗藏的動向,及時介入調查,清查漏洞和隱患,蕩平「雷區」,形成應有安全性秩序。
(黃河評論信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正觀特約評論員 伍里川
編輯:王航
統籌: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