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搶佔手機銀行APP市場時,假冒的銀行APP也開始出沒,趁機收割用戶。
撰文|張浩東
出品|支付百科
近期,工信部通報下架60款侵害用戶權益APP,其中涉及到多家銀行,銀行APP的問題逐步暴露出來。當銀行APP在積極進行整改,以達到監管要求時,市場上卻出現了許多高仿和山寨的銀行APP。利用銀行做背書,這些假冒的APP在狠狠地吸著用戶的錢包。
針對市場上大量的假冒軟體,招商銀行發布風險提示,表示有不法分子以「預授貸款額度」為由,通過簡訊連接,誘導用戶下載偽冒APP,如「招商銀行品質版」、「招商銀行優質版」、「招商銀行極速版」、「招商銀行特邀版」等,竊取用戶信息並實施詐騙行為。
可以看到,以上冒充招商銀行手機銀行的APP,在名稱中均加入了招商銀行字樣,並在此基礎上推出了各種版本,表面看似真實,實際上卻並非招商銀行官方的APP。用戶稍有不慎,極有可能掉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目前,招商銀行手機銀行APP的正式名稱為「招商銀行」,通過非正規渠道信息鏈接下載的非法APP,均是不法分子另有所圖,其真實的目的無非是以銀行的名義,從用戶身上獲取非法利益。
無論是銀行APP還是金融機構的APP,由於涉及到大量資金往來與結算,成為了不法分子利用的對象。這些人不生產品牌,只是品牌的搬運工,借正規平台作掩護,博取用戶信任後再進一步實施詐騙。
隨著用戶使用習慣向移動端遷移,手機銀行APP早已成為銀行標配,並逐漸成為銀行獲客和營銷的主要陣地。與在銀行櫃檯辦理業務相比,手機銀行APP更加方便和高效,而這也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手機銀行APP的功能不斷推陳出新,競爭越發激烈,各類仿冒的手機銀行APP也在加速上線,這類軟體往往是消滅一家,又出現另外一家,難以全面消除。
有時一家銀行可以同時出現上百個不同的APP,這些仿冒的APP和正規的手機銀行APP的名稱、圖標以及功能體驗十分相近,讓用戶真假難辨,也使部分用戶因此遭遇了資金損失。
據了解,這些虛假的手機銀行APP,從下載頁面到操作界面,看起來都非常合規。一位下載了仿冒手機銀行APP的用戶小王向「支付百科」表示,從表面很難判斷這些軟體是否是銀行官方的,但在真實使用過程中,卻能發現這類軟體的漏洞與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