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構預測,未來醫療行業將是人工智慧應用最大的領域。
2030年,全球AI+醫療市場規模有望迎來爆髮式增長,預計將達到驚人的1553億美元。
從2022年至2030年,這一市場的年複合增速將高達35.5%,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市場規模將遠超農業、美容、電池等其他AI應用領域,成為AI技術應用的佼佼者。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AI技術的深度融合,AI+醫療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為全球醫療健康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大家可能會比較好奇,醫療怎樣和人工智慧相結合?
以AI健康管理為例,它實際上是AI技術在患者或消費者端的一種具體落地應用。這種應用常見於各種與個人生命特徵檢測緊密相關聯的終端設備,如智能手環、健康監測儀等。這些設備能夠實時收集用戶的生理數據,並通過AI演算法進行分析處理。結合個人健康數據的深度挖掘,AI健康管理方案能夠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建議、疾病預防預警以及生活方式改善計劃,從而全面提升用戶的健康管理水平。
這就衍生出來兩種業務模式,
一種是軟體+硬體相結合的產品銷售,
一種是醫療服務。
兩種業務模式目前均有代表公司,包括樂心醫療、魚躍醫療、三諾生物、九安醫療等醫療設備公司,美年健康、平安好醫生等醫療服務公司。
那其中,美年健康無疑是最具稀缺性的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家融合線下及線上醫療服務的AI健康管理類公司。
不像那些專註於互聯網醫療平台的公司,如平安好醫生,其競爭對手可謂是數不勝數,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阿里健康、京東健康、醫渡科技等一眾強勁對手,都對平安好醫生的市場份額虎視眈眈,時刻準備著發起挑戰,爭奪這片充滿潛力的醫療健康市場。
然而,在健康體檢這一細分領域,美年健康卻以其獨特的優勢和實力,穩穩地佔據了領先地位。作為國內第一大民營連鎖體檢機構,美年健康在行業內享有盛譽,其服務品質和專業水平都得到了廣泛認可。2022年,美年健康的市佔率高達約26%,這一數字不僅彰顯了其在行業內的絕對優勢,也實現了斷層領先,讓其他競爭對手望塵莫及。
時間來到2024年,截至6月30日,美年健康的公司體量仍然穩居行業第一,其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這得益於美年健康一直以來對服務質量的嚴格把控,以及對技術創新的不斷追求。在未來的發展中,美年健康有望繼續保持其行業領先地位,為更多消費者提供優質、便捷的健康體檢服務,助力國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
第一,美年健康在體檢行業中已然成為了AI+醫療的先行者,並且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落地成果。早在前些年,當AI技術還未如此火爆,尚未成為各行各業爭相追捧的熱點時,美年健康就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AI技術的巨大潛力,並開始積極利用這一技術為自己賦能。
公司深知,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美年健康逐步推出了一系列融入AI技術的體檢產品。其中,
腦睿佳(AI+腦)通過AI技術對腦部健康進行深度分析,提高了腦部疾病檢測的準確性;
眼底分析(AI+眼)則利用AI技術對人眼底進行精細檢查,有效發現了許多潛在的眼部問題;
肺結寧(AI+肺)和冠脈鈣化積分(AI+心臟)等產品的推出,更是在肺部和心臟疾病的早期篩查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創新產品的推出,不僅豐富了美年健康的體檢服務內容,更在提高檢測準確性的同時,為客戶的健康保駕護航。
第二,美年健康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不斷邁進,從最初的「All in 數字化」戰略,到2024年明確提出「All in AI」,標誌著公司正式進入到AI布局的全面發展新階段。這一戰略轉變,不僅體現了美年健康對前沿技術的敏銳洞察,也彰顯了其致力於在健康管理領域持續創新的決心。
公司不再僅僅圍繞傳統的體檢產品來拓展業務,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領域,致力於打造一個領先的數智化健康管理服務平台。這一平台將整合AI、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拓寬公司的業務圈,覆蓋到非體檢場景,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年健康推出的國內首款AI健管機器人「健康小美」。這款機器人意圖將公司的業務拓展到檢前和檢後健康管理領域,通過智能化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務。同時,「健康小美」還能根據客戶的健康狀況,衍生出一些加項服務或增值服務,如精準營養品推薦等。
據悉,在「健康小美」的內測環節中,共有8萬名體檢用戶參與。其中,約有4%的人實現了加項服務轉化,近5.3萬人完成了精準營養品推薦等服務,這一成果充分展示了「健康小美」在健康管理領域的巨大潛力。
那麼未來,美年健康成長空間大嗎?
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3個角度去分析:
1、體檢行業和健康管理市場空間確實不小
據統計,隨著我國醫療健康水平的顯著提升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體檢已經逐漸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數據上來看,我國體檢人次實現了顯著增長,由2009年的2.3億人迅速攀升至2021年的5.49億人,這一數字不僅反映了國民對健康狀況的日益重視,也彰顯了體檢行業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同時,體檢的滲透率也達到了39%,意味著有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將體檢作為維護自身健康的重要手段。
龐大的體檢需求為體檢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使得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提升。在過去的幾年裡,體檢行業經歷了快速的增長階段。具體而言,從2018年至2023年,體檢行業的市場規模由1500億元穩步增長至2300億元,這一增長幅度不僅體現了行業的強勁發展動力,也彰顯了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在這期間,年複合增速達到了8.92%,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了體檢行業正保持著穩健而快速的增長態勢,未來有望繼續保持這一良好勢頭,為國民的健康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另外,健康管理市場因其涵蓋了保險、體檢、互聯網醫療、商業養老、基因檢測等多個領域,其市場空間相較於單一的體檢行業而言,無疑更為廣闊。這些領域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為健康管理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增長潛力。
在AI技術的引領下,健康管理市場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AI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提高了健康管理的精準度和效率,還為客戶提供了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因此,有理由相信,健康管理市場未來的市場增速將會超過體檢行業的增速,成為醫療健康領域中的一顆璀璨新星。
結合艾瑞諮詢的研究數據,我們可以對未來健康管理市場的發展前景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預期在2023年至2028年期間,健康管理市場規模將由18107億元增長至32558億元,這一增長幅度堪稱驚人。而年複合增速達到12.5%,也充分說明了健康管理市場正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可以預見,在未來的發展中,健康管理市場將繼續保持這一良好態勢,為人們的健康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也為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公司門店併購以及客單價提升的邏輯沒有變
除行業增長邏輯外,美年健康自身還蘊含著兩大核心增長邏輯,為其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其中之一便是併購邏輯。
目前,美年健康旗下分院總數已經達到約600家,這一規模在行業內堪稱領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600家分院中,控股合併的分院數量僅為約310家,這意味著還有近一半的分院是參股形式。這一現狀為美年健康未來的擴張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通過收購這些參股分院,美年健康有望進一步擴大公司的體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此外,自2018年以來,美年健康的擴張節奏相對有所放緩。這並非因為公司失去了發展動力,而是因為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公司更加註重穩健經營和精細化管理。隨著體檢公司的經營日漸成熟,美年健康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排除會加快擴張速度。一方面,公司將繼續通過自建、併購等多種方式擴大分院網路;另一方面,公司也將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品牌影響力,以吸引更多客戶選擇美年健康進行體檢和健康管理。
另一個是客單價提升的邏輯。
這一趨勢在美年健康近幾年的經營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據悉,得益於客戶結構的不斷優化以及創新單品的強勁拉動,美年健康的客單價實現了穩步增長。從2020年的506.87元起步,至2023年已攀升至620.8元,增長率高達22.45%。展望未來,在公司自身戰略的精準布局以及消費升級的大潮推動下,預計美年健康的體檢客單價還將繼續保持上升趨勢,為公司帶來更加可觀的收益。
3、AI或將成為公司未來業績新的增長引擎
一方面,美年健康公司立足於其遍布全國的體檢中心和海量積累的健康數據,不斷深耕細作,探索更多的AI應用場景。這不僅是對技術前沿的敏銳捕捉,更是對公司未來成長空間的深度拓展。通過AI技術的融入,美年健康能夠更精準地分析客戶健康數據,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從而進一步增強客戶粘性,拓寬服務邊界。這種以數據為驅動,以AI為引擎的發展模式,為美年健康打開了全新的成長空間,讓其在健康管理領域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另一方面,美年健康將AI技術深度融入到公司的管理、銷售等日常經營活動中,實現了降本增效的顯著效果。以「扁鵲」智能管理雲平台為例,該平台通過體檢全流程的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極大地提升了公司醫院的運營效率。從客戶預約、體檢過程到報告生成,每一個環節都變得更加高效、準確,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還提高了客戶滿意度。而AI智能銷售助手「美年小星」的引入,更是強化了銷售人員的專業能力。它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為銷售人員提供精準的客戶畫像和銷售策略建議,輔助銷售人員提升業務轉化率,進一步推動了公司業績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美年健康在AI領域取得的成就,離不開其合作夥伴的鼎力相助。華為、潤達醫療、阿里和DeepSeek等業界巨頭都與美年健康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其中,阿里作為公司的核心大股東,更是為美年健康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和市場資源。這些合作夥伴的助力,讓美年健康在AI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上更加得心應手,也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多重邏輯驅動下,美年健康最近幾年的營收保持了穩健的增長態勢。從2019年的85.25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08.94億元,這一成績彰顯了公司的強大實力和發展潛力。較高的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支出,導致公司利潤端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但未來隨著公司經營愈加成熟,再加上AI技術的持續助力,美年健康的盈利能力無疑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