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菲光扣非5連虧、負債率逼近80%,走出果鏈陰霾難解大客戶依賴症 | 看財報

2025年04月02日21:20:15 科技 6226

繼前日披露重組停牌公告後,歐菲光(002456.sz)於昨日披露2024年年報。增收不增利、扣非凈利潤5連虧的表現,顯示該公司主營業務造血能力尚未恢復。

得益於國產替代東風、華為產業鏈崛起等因素,在外界期盼歐菲光起死回生之際,公司雖逐漸走出果鏈陰霾,但大客戶依賴症仍未減輕,去年智能汽車產品毛利率下滑,公司整體凈利率降至0.63%,遠低於同行,資產負債率創新79.18%的新高

扣非5連虧,盈利質量差

財報顯示,2024年,歐菲光實現總營業收入204.37億元,同比增長21.19%;實現歸母凈利潤0.58億元,同比減少24.09%;扣非凈利潤虧損1272萬元,同比減虧。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歐菲光自2020年以來,扣非凈利潤連續虧損的第5個年頭。截至2024年,歐菲光自上市以來累計未彌補虧損超67億元。
歐菲光扣非5連虧、負債率逼近80%,走出果鏈陰霾難解大客戶依賴症 | 看財報 - 天天要聞

來源:wind

對於業績變動,歐菲光解釋稱,主要原因系:(1)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聚焦核心業務,加大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與服務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營業收入穩定增長,經營活動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報告期內,公司實施2024年第一期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股份支付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導致本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減少。(3)報告期內,公司少數股東損益同比增加,導致本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減少。

歐菲光去年業績增長,主要是靠智能手機、智能汽車兩大業務拉動的。具體來看,2024年歐菲光智能手機產品營業收入161.92億元,同比增長32.15%,占營業收入比重為79.23%;智能汽車產品營業收入24.00億元,同比增長25.73%,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1.74%;新領域產品營業收入17.49億元,同比下降27.37%,占營業收入比重為8.56%;其他業務營業收入9643.04萬元,同比下降67.18%,占營業收入比重為0.47%。

就盈利能力來看,歐菲光仍然在賺辛苦錢。公司去年整體毛利率為11.60%,同比增長1.58個百分點;凈利率為0.63%,同比不增反降,對比果鏈三巨頭之一的藍思科技,後者凈利率5.26%,差距不是一星半點。當然,這其中要考慮不同公司的產品結構、研發投入、開銷成本、規模效應等因素。

具體到不同產品,智能汽車是去年歐菲光唯一毛利率下降的業務。財報顯示,智能手機產品、智能汽車產品、新領域產品、及其他業務去年毛利率分別為11.44%、8.70%、16.98%、11.82%,分別同比增加2.97%、下降6.15%、增加2.92%、增加1.75%。

業內人士指出,智能汽車市場雖然發展潛力大,但技術門檻高,競爭也日益激烈。由於智能汽車業務的客戶集中度較高,依賴少數大客戶,歐菲光在與客戶談判時議價能力相對較弱,導致該業務的毛利率和凈利率水平受到一定限制。

此外,公司回款速度變慢,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從2023年的107.8天,拉長至2024年的120天;對比2024年舜宇光學科技歌爾股份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分別為69.51天、54.04天。

在年報中,歐菲光表示,2025年是經營之年,公司業務要在保證盈利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業務規模。此外,公司將繼續加強對庫存和客戶賬期的管理,縮短庫存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全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綁定大客戶,一把雙刃劍

眾所周知,自2021年被踢出「果鏈」後,歐菲光業績遭遇斷崖式下跌,其中佔據歐菲光最大業績來源的光學光電業務暴跌,營收由上年368.4億元下降為164.5億元。此後,歐菲光一方面升級光學業務,開拓和鞏固安卓市場;另一方面積極尋找新的業務增量,重點布局智能汽車和智能手機業務,並逐漸取代原來的主營業務。
歐菲光扣非5連虧、負債率逼近80%,走出果鏈陰霾難解大客戶依賴症 | 看財報 - 天天要聞

來源:wind

隨著國產替代提速,2023年華為mate60火爆出圈帶動產業鏈集體狂歡。沾上華為概念的歐菲光自2023年9月以來股價不斷創出階段新高,同時業績也開始企穩向好,似有否極泰來之勢。

互動平台上,不斷有投資者詢問公司是否與華為、小米等合作,歐菲光僅以「與客戶簽署了保密協議,無法披露與客戶的供應關係」予以回應。鈦媒體app查詢歐菲光近兩年財報後發現,財報對「華為」、「小米」隻字未提,也並未披露前五大客戶的具體名稱。

不過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有接近歐菲光的產業鏈人士證實,歐菲光確實是華為攝像頭模組的供應商,且「佔比不小」。

根據財報顯示,2024年,歐菲光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比達77.35%,相較於被踢出果鏈之前的2020年(85.59%)有所下降,但相較於2021年(70.50%)、2022年(69.54%)、2023年(70.90%),這一比重有所上升,表明公司對大客戶依賴的風險依舊不小。

歐菲光表示,在智能汽車領域,公司將持續梳理在手訂單,聚焦優勢業務,聚焦核心客戶,集中優勢資源打造明星產品,搶佔行業領先地位,以實現業務的持續增長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歐菲光資產負債率79.18%,創歷史新高。此外,公司賬面貨幣資金為11.66億元,但對應的短期借款就達到了29.32億元,另外還有27.62億元的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貨幣資金不足以覆蓋短債規模,顯示公司流動性承壓並未緩解。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馬瓊,編輯 | 曹晟源)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最歡迎手機品牌三十年的排行榜,有沒有喜歡的和懷念的 - 天天要聞

全球最歡迎手機品牌三十年的排行榜,有沒有喜歡的和懷念的

三十年多前的手機排行,摩托羅拉和諾基亞還是很強的,佔據在前兩名,可是那個年代的手機對於我們還比較遙遠,我們並沒有用到手機,用的更多的是公用電話。而到了96年,手機品牌逐漸的多了,我也是那時候見過手機,也僅僅是見過,用的最多的還是路邊的公共電
三年虧8億,CTO跑路,股東逼宮!雲跡科技能否靠上市脫困 - 天天要聞

三年虧8億,CTO跑路,股東逼宮!雲跡科技能否靠上市脫困

2025年3月,當人形機器人在資本市場掀起狂歡時,北京雲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跡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這家號稱「全球酒店機器人龍頭」的公司,頭頂「三年虧損8億」「CTO跑路」「對賭倒逼」三重疊buff,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部「資本壓力突圍史」。從「技術女神」到「上市賭徒」雲跡科技創始人支濤的故事,...
在AI兒童硬體產品賽道,人人都想搶學習機的飯碗 - 天天要聞

在AI兒童硬體產品賽道,人人都想搶學習機的飯碗

文 | 揚帆出海,作者 |周可AI技術正在硬體領域開花結果,走向更多人的現實生活,這其中有一個受關注度最高的話題:到底哪些人才是AI硬體現實生活中的受眾?比如智能穿戴設備,這類產品受眾以年輕人居多,但現階段,價格和產品質量成正比,低價的電子垃圾仍很難打入廣泛的消費市場。另一類當下比較熱門的產品賽道,就是AI陪...
iPhone升級iOS 18.4後,5.5G網速起飛?Apple智能支持中文≠國行可用 - 天天要聞

iPhone升級iOS 18.4後,5.5G網速起飛?Apple智能支持中文≠國行可用

果子在愚人節凌晨推送iOS 18.4,並沒有開玩笑,魯Sir也將手裡的iPhone 16 Pro更新至該版本,作為iOS 18系列的第四次大版本更新,重點是新增了5G-A(5.5G)網路和中文選項的Apple智能,以及一堆小功能,乍一看誠意滿滿,不過一番仔細摸索後,只能說各位別高興太早。。。首先就是這5.5G網路,其理論峰值速率可達5G的10倍,也...
時代新材:簽訂約19.8億元風電葉片及相關服務合同 - 天天要聞

時代新材:簽訂約19.8億元風電葉片及相關服務合同

4月3日,時代新材(600458.SH)公告稱,公司與風電各大主機廠簽訂《葉片銷售合同》,合同金額總計約合人民幣19.8億元(含稅價)。該合同為公司日常經營合同,對公司2025年當期業績影響存在不確定性,但預計將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合同履行過程中可能存在因外部環境變化等導致無法如期或全面履行的風險。瀟湘晨報綜合報料...
新華網財經觀察丨智能手錶的平衡之道 - 天天要聞

新華網財經觀察丨智能手錶的平衡之道

新華網北京4月3日電 題:智能手錶的平衡之道新華網記者周靖傑 鄭偉當下,智能手錶憑藉便攜性成為健康監測的「新寵」。從簡單的心率、血氧監測,到複雜的睡眠分析、疾病風險預測,智能手錶為用戶開啟了一場健康管理的新體驗。
馬化騰「欽點」的騰訊短劇,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馬化騰「欽點」的騰訊短劇,怎麼樣了?

今年年初,馬化騰首次公開談及短劇,「短劇對長內容造成較大的衝擊」,並明確短劇戰略方向:騰訊不做低質量短劇,但會投資精品短劇。緊接著,騰訊加快了短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