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車行業的競爭進入白熱化,燃油車正重新主導汽車市場,而且在新能源汽車中也有近半數是需要燃油發動機技術的混動車(包括插混和增程),這意味著燃油發動機技術正決定著汽車市場的最後贏家。

從2024年最後幾個月以來,燃油車在新車市場的佔比節節攀升,從45%逐漸回升至58%,即使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再度反擊,如今也只是回升到48%左右的份額,凸顯出燃油車在汽車市場已重拾主導地位。
在新能源汽車當中,純電車佔比大約在55%左右,剩下部分則是混動車,而混動車相當依賴燃油發動機技術,可以說那些擁有更強燃油發動機技術的傳統汽車企業,就可以迅速攻入新能源汽車市場。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現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數年前吉利這家傳統汽車強企還不入新能源汽車市場前十名,2024年吉利已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第二名,將諸多新能源汽車企業踩在腳下,其中吉利的燃油發動機技術無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外資車企業中,豐田也正積極進攻新能源汽車市場,豐田的節油混動技術在歐美市場已獲得認可,其中在德國市場混動車占汽車市場的比例已達到38%,而其中有八成多是節油混動,只有一成多是插混,如此豐田可以藉助它的混動技術迅速進入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如此情況下,對於新造車來說其實是相當不利的,這也可以說是新造車當初挖下的坑,如今這個大坑可能會埋葬他們,這恐怕是他們所沒有想到的結果吧。
當時新造車為了強調燃油發動機技術不再是汽車行業的壁壘,讓傳統汽車企業無法藉助他們的燃油發動機技術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贏得競爭優勢,而三電技術的難度很低,藉此來向消費者證明他們也能造好車。
如今隨著傳統汽車企業不斷加大力度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也意味著三電技術對於這些傳統汽車企業來說並沒有任何難度,而這些汽車企業所採用的電池大多來自寧德時代,在電池技術方面並無太大差異。
相反,這些新造車大多外購燃油發動機,而燃油發動機如今卻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關鍵,混動車市場將逐漸由傳統汽車企業依靠燃油發動機技術取得優勢,此消彼長之下,新造車未來與傳統汽車企業的競爭只會越來越難。
另一個讓新造車處於劣勢的則是銷量規模,國內前十大汽車企業中僅有一家是新能源汽車企業,另外9家都是傳統汽車企業;考慮到國內仍然有超過半數汽車銷量是燃油車,傳統汽車企業有燃油車作為銷量基礎,進攻新能源汽車搶走銷量,同樣對新造車不利。

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國內汽車市場必然會對新造車越來越不利,新造車當初為了宣傳而吹噓三電技術,忽視燃油車技術,到如今這成為他們最大的隱患,恐怕這一切的結果是他們所沒有想到的,他們將在汽車市場新一輪的競爭中逐漸被淘汰,能生存下來的品牌恐怕不會有太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