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插混普遍是前驅,而純電和增程多為後驅?有些車實在沒得選

2025年03月25日11:30:47 科技 3329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很多小夥伴可能都被灌輸過一種概念,那就是後驅車比前驅車更有操控感,甚至也有一些品牌打出了「無後驅不豪華」的口號,給人的感覺就是後驅車普遍要比前驅車高級。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插混、增程和純電,整體的驅動結構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尤其是兩驅車型。

為啥插混普遍是前驅,而純電和增程多為後驅?有些車實在沒得選 - 天天要聞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插電混動車型,基本上都是前驅結構,而增程和純電則大多數都是後驅結構?

首先,可以負責任的說,幾乎所有的插電混動車型都是前驅結構。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插混車型做後驅太難了,大家都知道,插混車型除了電驅動之外,還有發動機驅動。不管是發動機直驅,還是通過DHT變速箱,核心構造都差不多,那就是需要通過「硬連接」將發動機和車輪連接起來。電機這一塊不用說了,只要線束夠長,前後驅動都可以,而發動機和車輪,最近的距離自然就是前驅了。

為啥插混普遍是前驅,而純電和增程多為後驅?有些車實在沒得選 - 天天要聞

在燃油車上,前置發動機也可以做成後驅結構,通過車底傳動軸的方式,但是到了插混車型上,這一點就很難實現了。因為幾乎所有的插電混動車型動力電池都被鋪設在車底,而且最好追求純平,這樣一來,車底布設傳動軸就幾乎不可能了。而且因為前艙還要布局電池、變速箱等部件,找一個對準後橋的傳動軸位置,也是非常難的,所以綜合權衡之下,前驅結構是最合適、成本最低的方案。

為啥插混普遍是前驅,而純電和增程多為後驅?有些車實在沒得選 - 天天要聞

而對於增程車來說,儘管也有發動機存在,但是發動機起到的作用只是一個發電機,驅動車輪的還是電機,所以增程車型和純電車型一樣,布局前後驅在結構上都是沒有什麼障礙的,只不過如果增程器在前艙,前驅可能會更省線材一點,後驅要多布一點線罷了。

為啥插混普遍是前驅,而純電和增程多為後驅?有些車實在沒得選 - 天天要聞

但是從配重的角度來說,後驅結構在重量平衡上,就要強於前驅了,原因很簡單,比如在同樣的電池布局下,增程車前艙有增程器,前橋還設置一個電機,相比於前艙布置增程器,後橋布置一個電機,哪個更容易做好車輛前後的配重平衡呢?很顯然,就是後驅結構了。

當然了,純電和增程車型的重量,相比於同等尺寸的燃油車,也要重出不少,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車底鋪設了一層動力電池,所以很多純電和增程車型的重心,也會低很多。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後驅結構對於車輛的操控來說,也是有所幫助的,這一點是不用避諱的,對於很多廠商來說,在權衡操控、配重等多方因素之後,就選擇為增程和純電車型搭載後驅結構。

為啥插混普遍是前驅,而純電和增程多為後驅?有些車實在沒得選 - 天天要聞

總體來說,在同為兩驅結構的情況下,幾乎所有插混車型為前驅結構,可以說是廠商的唯一選擇,因為從技術層面來說,選擇後驅的可操作性極低,而對於可操作性更強的增程和純電車型來說,可能廠商就會考慮到整車配重、操控等多方面因素,最終大多數純電和增程車型,選擇了後驅結構。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清華專家破百年陳規!滬上論壇曝電力革新,陳磊構想太敢了 - 天天要聞

清華專家破百年陳規!滬上論壇曝電力革新,陳磊構想太敢了

聽說了嗎?清華大學的專家居然說要徹底打破電力系統運行了上百年的規矩!就在上海那場新能源論壇上,陳磊研究員拋出個重磅觀點 —— 以後用電不用再看頻率臉色,有功功率想咋調就咋調!這事兒要是真能成,咱們家裡的空調、電動車充電可就再也不會因為電網不
消費活力釋放,上海零售商業形態向「文商旅體展」融合演進 - 天天要聞

消費活力釋放,上海零售商業形態向「文商旅體展」融合演進

2025年二季度,在上海市政府經濟刺激方案推動下,上海商業市場消費活力逐步釋放,但零售物業租賃指標的復甦態勢仍顯平緩。核心商圈平均租金為1877元/平方米/月,平均出租率為94.71%,整體表現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徐家匯、陸家嘴等商圈憑藉成熟商業生態,表現相對突出。但與非核心商圈相比,從存量、新增供應、凈吸納量等指...
OPPO K13 Turbo 系列真機曝光,7 月 21 日發布 - 天天要聞

OPPO K13 Turbo 系列真機曝光,7 月 21 日發布

IT之家 7 月 11 日消息,博主 @i冰宇宙 今日分享了一款帶保密殼的新機真機圖,配備 RGB 燈效以及主動散熱風扇,預計為剛剛官宣的 OPPO K13 Turbo 系列。IT之家注意到,OPPO K13 Turbo 系列將於 7 月 21 日發布,在 GeekBench 6.3.0 中單核成績為 2156 分,多核成績為 6652 分,預計搭載高通驍龍
醒醒吧!CEO猛吹AI寫95%代碼,績效考核卻還在拼程序員手速? - 天天要聞

醒醒吧!CEO猛吹AI寫95%代碼,績效考核卻還在拼程序員手速?

編譯 | Tina在 AI 工具席捲開發圈之後,一批技術老兵的工作方式悄然發生變化。Superhuman (原生 AI 郵件應用)工程負責人 Loic Houssier 正是這場轉型的親歷者之一。這位出身數學背景、擁有密碼學工程經驗的 VP,曾帶領團隊經歷了從大型 B2C 到核心底層架構的複雜挑戰。而當 ChatGPT、Claude Code 等工具走進日常
從領先到落後:英特爾正經歷「寒冬」 - 天天要聞

從領先到落後:英特爾正經歷「寒冬」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11日,據外媒報道,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近日在發表內部講話時直言英特爾已不再是領先晶元製造商,甚至不在前十。其市值如今僅約1000億美元,與18個月前相比大幅縮水,而英偉達市值卻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二三十年前,我們確實是行業領導者。可如今的世界已經變了,我們已不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