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車電動化轉型面臨哪些挑戰?

2025年03月22日02:20:26 科技 5990

熱點觀察

在「雙碳」目標驅動下,物流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物流車電動化不僅是物流業綠色轉型的必由之路,更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突破低運價困局的關鍵抓手。

物流車電動化轉型勢在必行

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我國物流車電動化轉型已成為必然。

近年來,從國家層面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到地方政府的專項補貼,政策對電動物流車持續釋放利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也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供需適配、內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物流體系,清潔貨運車輛廣泛應用,物流領域節能減排水平顯著提高。

尤其在路權方面,深圳、上海等地對新能源物流車開放全天候通行權,直接推動企業轉向電動化。

市場需求同樣催生轉型動力。隨著esg理念普及,企業更傾向選擇低碳物流服務商,電動化成為提升品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同時,運費低迷倒逼降本需求,2024年公路貨運價格指數創五年新低,十年之內柴油價格頻繁上漲,燃油車運營成本壓力激增。相比之下,電動物流車每公里電費僅為燃油車的1/6(0.2元vs1.2元),能耗成本顯著降低。

比如,shein通過與東風、重汽等企業聯合研發9.6米新能源廂式貨車,預計在倉間轉運場景中實現成本降低 20%-30%,全年減碳近萬噸。

物流車電動化轉型面臨的挑戰

然而,轉型之路並非坦途。當前新能源物流車推廣仍面臨很多挑戰:

一是路權開放不足,除深圳、廣州等少數城市外,全國超80%地區未給予新能源貨車全天候通行權。

二是充電基礎設施滯後。某物流公司負責人表示,無論是幹線還是省網,目前充電難是公司電動物流車使用面臨的最大挑戰。現有公共充電樁僅能滿足30%的物流車快充需求。

三是新能源物流車投保難、續保難、保費貴。這是因為新能源車普及速度太快,很多保險公司未做好數據準備,不敢貿然承保。同時,當前經濟環境下部分司機駕駛行為不規範,對新能源車駕駛習慣了解不足,導致出險率極高,新車出險率甚至達到90%,遠超傳統燃油車。

另外,在電池方面,面對新技術,保險公司議價權很低。電池廠家授權很少,只允許在有限的幾個授權地去維修,如果是在其他地方維修廠家就不負責質保。保險公司沒有話語權,自然也就不想再過多投入。

二手車殘值管理缺失。電池技術迭代快、二手評估體系不成熟,導致車輛殘值率低,用戶顧慮長期資產貶值風險。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破解這些難題,需要構建 "政策-技術-生態" 三位一體的協同創新體系。

路權分配不均破解之道在於建立差異化路權政策:深圳通過 "全天候通行權 + 階梯式補貼" 組合,使新能源物流車佔比突破40%;成都則創新 "路權積分制",根據車輛續航里程、能耗水平動態調整通行許可權。這種政策設計既保障了城市交通秩序,又形成正向激勵,推動企業主動升級技術裝備。

政策工具還需向全生命周期延伸。比如,福建省通過 "綠色供應鏈認證",將電池回收利用率納入企業esg考核體系。

充電基礎設施滯後,需要政府推動企業積极參与布局,尤其在物流車運營集中的場景下要加快布局。

此外,還要用技術提升充電效率。經過車企的不斷迭代,現在140度電從20%充到80%理論上不超過20分鐘。比如,近期飛標租車負責人表示,現在的電車無論是100度還是140度電,都適用於300公里以內的小幹線,而電混動車型續航可達1000公里。

針對車輛安全隱患,行業正加速部署智能防護體系。遠程線上平台數據顯示,由龍智駕推出以來,已經對車輛實現160萬多次的主動干預和1.2億次的風險提醒,讓旗下新能源商用車出險頻率下降了20%。智能化的加持降低了車輛使用風險,這樣也會解決一下車輛投保難的問題。

新能源物流車的健康發展,同樣依賴於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協同。比如,貴州貴安綜保區通過 "政府+車企+能源企業" 模式,推動新能源物流車的運行。上海臨港搭建 "電池銀行" 平台,實現電池資產證券化,破解企業資金壓。上海臨港搭建 "電池銀行" 平台,實現電池資產證券化,

 

江淮新能源輕卡es9上市

2025年3月20日,江淮新能源輕卡es9新品上市及技術品牌發布會在天府成都舉辦。該車通過正向研發純電平台實現高承載底盤輕量化設計。通過全新三電核心技術,配合整車高經濟性精準標定系統解決方案,在保障350km長續航的同時,實現同類型工況能耗更低,以實際行動推動著中國物流行業的綠色革命。 

江淮新能源輕卡es9搭載寧德時代第四代單包電池,可選120度/140度/165度三種大電量電池;峰值功率/扭矩達到170kw/420n·m的第三代扁線電機,以0-50km/h僅需4.2s的加速性能輕鬆征服陡坡。

物流車電動化轉型面臨哪些挑戰? - 天天要聞

時代汽車首款半固態電池卡車正式發布

3月20日,在福田汽車景德鎮工廠的數字化車間里,時代汽車以一場科技與智造的視覺盛宴,宣告其首款半固態電池卡車——搭載福田愛易科的祥菱q正式發布。

祥菱q搭載福田自主研發的40.18kwh和50.23兩款半固態電池,重點打造長壽命、高安全、補能快三個核心競爭力。長壽命表現在電池質保8年/40萬公里,單體電芯循環壽命6400次,同時該款電池配有四重防火措施,電芯全方位針刺槍擊不起火,浸在1米水中,96小時功能不失效,真正做到了「水火不侵」。而且充電10分鐘續航70公里,自然冷卻下可達到1.2c充電倍率,30%-80%電量區間快充僅需25分鐘,大大提升補能效率。

物流車電動化轉型面臨哪些挑戰? - 天天要聞

千台遠程醇氫電動輕卡成功交付上海商橋

3月17日,遠程新能源商用車與上海商橋頭等艙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西上饒成功舉辦了首批交車儀式,1000台遠程星智h9m大單將陸續交付上海商橋,助力遠程持續鞏固新能源輕卡市場頭部地位。此次交付的遠程星智h9m醇氫電動輕卡,是遠程在醇氫技術領域的標杆力作。它集「智」、「優」、「全」三大特色於一身,為行業用戶帶來了更加便捷、高效、經濟的用車體驗。

物流車電動化轉型面臨哪些挑戰? - 天天要聞

遠程攜手滴滴送貨、惟有科技成立合資公司,6000台遠程定製車型批量交付

3月17日,滴滴送貨&遠程&惟有科技戰略合作發布會在四川南充隆重舉行,三方合資成立「杭州行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活動當天,6000台yd01、yd02、yd03新能源商用車產品交付,它們是基於杭州行遠業務的定製車型,由遠程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定製開發而來。

物流車電動化轉型面臨哪些挑戰? - 天天要聞

宇通輕卡2025款產品煥新上市

3月8日,2025宇通輕卡全場景長續航產品發布會在鄭州舉行。在產品上,宇通輕卡「易行、暢行、神行」三大品系實現對城配及城際運輸全覆蓋,並推出「金剛版、山地版、雪龍版」等定製化車型滿足特定場景下的用戶需求。

物流車電動化轉型面臨哪些挑戰?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