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全球最大的半導體ip技術供應商arm正在開發自己的晶元,首款自研晶元最快會在今年夏天推出,將由台積電代工,meta可能將會成為首批客戶之一。在該消息傳出後,推動arm股價上漲了6%。
眾所周知,arm公司是全球眾多晶元設計廠商的關鍵ip供應商,比如,蘋果、高通、聯發科等眾多的晶元設計公司都依賴於arm提供的指令集ip或ip核授權來設計晶元。過去數十年來,arm的商業模式也一直是通過ip授權費和授權每顆晶元的版稅來獲利。這也造成了基於arm架構的晶元出貨量累計已經超過了3000億顆,但是arm公司的年營收規模卻只有不到30億美元(2023財年),遠低於其下游的晶元設計客戶。
在arm公司重新恢復上市之後,arm ceo rené haas 似乎就在積極想方設法推動arm公司業績的增長,其中就包括起訴高通要求其為收購nuvia重新獲取架構許可協議 (ala),以及可能的自研晶元計劃。
雖然在與高通的官司中,arm遭遇了失利。但是在庭審當中,高通公司也披露了,arm 計劃自研晶元與客戶競爭的計劃。高通的法律團隊出示了arm 首席執行官 rené haas為 arm 董事會準備的一份文件,表明該公司考慮設計自己的晶元,這將使其成為包括高通在內的客戶的主要競爭對手。
rené haas 則在法庭上駁斥了這些說法,稱雖然 arm 探索各種商機,但arm不製造晶元,也從未涉足過這個行業。
即便如此,根據最新的報道顯示,arm似乎正在開發自研晶元,而首款新品似乎是面向大型數據中心客戶定製化arm伺服器cpu,預計將交由台積電代工,最快今年夏天推出。據悉,meta 已簽約成為其arm首款晶元的客戶。
資料顯示,meta 今年人工智慧開發的資本支出高達650億美元,大部分用在以英偉達(nvidia)晶元為基礎的系統上,不過meta也正在內部開發自己的晶元。
對於arm來說,如果其真的決定自研晶元來銷售給終端客戶,那麼必然將會出現與高通、聯發科、谷歌、英偉達、亞馬遜、微軟等客戶競爭的局面,這將徹底影響其原有的商業模式。除非arm不做通用的晶元,而是針對少數大客戶提供定製化晶元服務,這樣的話影響可能會相對較小。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