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網友:
第六代戰機和現在的 DeepSeek。中國已經領先美國 10 年了嗎?
1
我不認為中國現在的樣子會像2035年的社會。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中國近年來的科技進步令人矚目,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
DeepSeek 的出現其實證明了,打著所謂「國家安全」的幌子,壟斷技術、打壓中國技術進步的企圖最終註定會失敗。自 2022 年以來,美國政府限制英偉達高端晶元對華出口,試圖延緩中國 AI 發展。然而 DeepSeek 在低算力下實現了突破,再次驗證了「制裁驅動創新」的悖論。現在又有中國公司的應用佔據美國 App Store 榜首,恭喜
儘管晶元禁令推遲了中國獲得硬體的機會,但它迫使人們開發更高效的替代品,從而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次生後果」。[ 1 ]此外,這種「技術平等」現象也破壞了美國以晶元控制為中心的戰略。其他國家可能會效仿DeepSeek的模式,迫使美國重新評估制裁的成本效益。
用20世紀的地緣政治方法來應對21世紀的科技革命,只能讓美國錯失寶貴的發展機遇,無論是集中封鎖包圍,還是尋求新的競爭出路,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
需要注意的是,DeepSeek帶來的壓力很可能成為技術進步的催化劑——微軟、OpenAI加速模型迭代,Meta宣布優化訓練能耗,甚至一些技術封閉的矽谷科技巨頭也開始重新評估開源策略。誰能保證這些美國科技巨頭的自我變革中不會出現新的突破?同時,可以肯定的是,「與中國脫鉤」必然會給美國企業帶來負面影響。
OpenAI 的 AI 推理模型有時會用中文「思考」,但沒人真正知道原因 | TechCrunch
OpenAI 的 o1「推理」模型在推理問題時有時會切換到中文和其他語言,而人工智慧專家並不知道具體原因。
試圖通過限制和打壓來阻礙中國進步,給中美兩國帶來了什麼?除了深尋的例子,還有晶元限制法案屢屢傷害美國科技公司、沃爾夫修正案給美國太空研究製造障礙、對華為的封鎖也未能阻擋其研發創新的步伐等。
如今,在DeepSeek等技術進步的背景下,美國一些人仍然固守著阻止其他國家技術進步的思維定勢,暴露出他們對維持霸權的焦慮和短視的戰略。「小院子、高籬笆」的政策無法阻擋中國創新發展的步伐,華盛頓人士不應選擇性地對這一明顯事實視而不見。
腳註
[ 1 ]中國的 DeepSeek 揭示特朗普貿易戰為何難以取勝
2
第六代飛機是美國軍事工業未能保持研發的成果,而中國卻成功追趕,並且中國在這方面做得很好,速度驚人。
Deep Seek 是另一個故事,我可以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一個「案例研究」是微軟 (MS) 和英特爾「合作」的歷史。微軟並不是文字處理、電子表格、演示文稿和資料庫領域的頂尖公司,這些程序/應用程序運行速度很慢,但英特爾卻提供了幫助,因為它提高了計算機處理速度,而微軟憑藉其在游標操作方面的優勢,在其他應用程序中佔據了優勢。從那時起,微軟進行了一系列升級,降低了處理速度,而英特爾的升級則提高了處理速度。如果你看看這種情況,你就會想到 Open AI 和 Nvidia。
關於 Deep Seek 與 Open AI 的另一個例子讓我想起了我從導師那裡得到的 A 級數學培訓。他教我如何比那些「傳統」方法更快地找到解決方案,所以像我這樣的人知道可以用其他方法更快地找到解決方案。這是我在遇到一位出色的教練/導師後從 A 級學習中學到的東西。(我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但他教會了我一些東西。)Deep Seek 團隊有能力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一些 IA 問題。
這並不是說要花多少年的時間,只是意味著某些突破是可能的。也許幾天後,有人就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或者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3
作為一名中國公民,如果看到中國在航空領域超越世界最強國,我會感到無比自豪。中國科學進步穩步發展,不斷向更高水平邁進,很少受到決策變動的影響。中國設定了明確的目標,並穩步向目標邁進——無論是小步前進還是大步前進——直到最終實現目標。
第六代戰機在中國天空的出現是一個了不起的里程碑。它到底是一種可靠無瑕的武器,還是一種被炒作的創新,目前尚不確定。然而,世界的反應說明了一切。像您這樣的問題凸顯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中國確實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這一成就挑戰了長期以來人們對中國無與倫比、不可逾越的超級大國的認識,重塑了世界對中國技術進步的看法。人們不再會將中國製造的產品視為廉價和劣質。他們也不會傲慢地認為中國人只是貧窮和無知。這些新進展的揭曉震驚了世界,刷新了全球對中國能力的看法。
從這一刻起,中國將不會落後於全球發展。正如我之前提到的,這些新技術是數十年來在金融和人力資源方面穩步投入的結果。中國一直走著一條精心規劃的道路,不受外部影響。如果以前世界無法改變中國的道路,那麼現在,鑒於中國日益強大的實力,改變中國的道路將變得更加困難。
你可能會想,中國是否有一天會停止進步,再次落後。答案是肯定的。那個時代已經結束了。每一個五年計劃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和執行的,堅定不移。儘管這一過程可能充滿挑戰和挫折,但最終目標始終不變,人們不遺餘力地追求它。
因此,即使中國的六代機和深空探測技術並不比美國領先太多,它們也是中國崛起勢不可擋的鐵證。剩下的只有時間才能揭曉這種轉變的全貌——歷史會告訴我們一切。
4
中國在人工智慧(如DeepSeek )和軍事技術(如第六代飛機計劃)方面的快速進步引發了關於中國是否領先美國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爭論。雖然中國在人工智慧擴展、量子計算和高超音速方面表現出色,但美國在基礎人工智慧研究、半導體技術和隱形飛機開發方面仍保持領先地位。
DeepSeek 的能力挑戰了 OpenAI 和谷歌,但 AI 主導地位不僅僅在於突破——它需要生態系統實力、頂尖人才和地緣政治韌性。與此同時,中國正在積極發展第六代戰鬥機,而美國的 NGAD(下一代空中優勢)等項目仍處於高度機密狀態。
中國的優勢在於集中規劃和快速實施,而美國的優勢在於創新多樣性和全球聯盟。這場競賽並不取決於誰領先多少年,而是一種動態競爭,兩國在不同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這使得全球技術主導地位比簡單的時間表更加複雜。
5
<嘆氣>
人工智慧並非如大家想像的那樣是靈丹妙藥。它有嚴重的局限性,在中國這樣的地方,這種局限性會成倍地阻礙發展。
即計算機時代早期的一些東西 - GIGO - 垃圾進,垃圾出。
在任何表達方式上都深受其他因素影響,即使是機器表達,無論是言論、圖像還是結果。人們幾乎不可能相信 DeepSeek 或任何類似產品的任何內容。這違背了人工智慧的初衷,使它只不過是一台宣傳機器。
不僅輸出受到「糾正」,而且輸入也將受到限制,以防止任何形式的「未經批准的內容」。
至於所謂的「第六代」飛機。它執行過作戰任務嗎?過去 50 年裡,他們執行過作戰任務嗎?除了官方宣傳外,還有其他跡象表明這確實是向前邁出的一步嗎?還是它只是一段「批准」短片中展示的一架外形滑稽的飛機?
沒有實時任務=除了一廂情願的想法之外沒有任何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