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飛速發展、市場持續演變的浪潮下,虛假宣傳這一頑疾也不會一成不變,而是極有可能呈現出諸多令人警醒的新轉變。
隨著互聯網進入深度發展階段,線上虛擬空間將成為虛假宣傳的 「主陣地」 之一。一方面,在元宇宙概念興起後,虛擬場景購物、虛擬偶像代言等全新消費模式逐漸嶄露頭角。虛假宣傳或許會隱匿其中,虛擬偶像的形象、人設可能被過度包裝,其推薦的產品實際品質與宣傳嚴重不符,消費者沉浸在虛擬世界時更難察覺真假。而且,利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技術製作出極具迷惑性的產品演示,讓消費者彷彿親身感受產品的卓越性能,實則是虛假特效作祟。
人工智慧技術的濫用也為虛假宣傳開闢了新路徑。不法商家可以藉助 AI 生成逼真的用戶好評、虛假的產品檢測報告,甚至模擬專家推薦視頻,這些由機器炮製的 「證據」 足以以假亂真,讓普通消費者在海量信息中難辨真偽。同時,AI 還能根據大數據分析精準定位易受騙群體,針對他們推送量身定製的虛假廣告,如向關注養生的老年人推送號稱有神奇療效實則毫無科學依據的保健儀器宣傳。
社交平台的進化讓虛假宣傳的傳播如虎添翼。短視頻平台、社交群組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熱門渠道,虛假宣傳信息將更具隱蔽性與煽動性。一些博主打著 「親測有效」「內部消息」 的幌子,在短視頻中巧妙植入虛假宣傳內容,利用粉絲信任快速擴散。而且,隨著社群團購、私域流量運營日益火爆,虛假宣傳在相對封閉的社群圈子裡悄然傳播,消費者基於熟人推薦放鬆警惕,不知不覺就掉入陷阱。
從監管層面看,跨地域、跨領域監管難度將進一步加大。未來商業活動全球化趨勢愈發明顯,跨國公司產品在全球推廣時,若出現虛假宣傳,協調不同國家、地區的監管規則與執法力量變得複雜繁瑣。同時,新興產業如量子科技、基因編輯等前沿領域不斷湧現,這些領域專業性強、知識門檻高,虛假宣傳打著高科技幌子,讓傳統監管手段鞭長莫及,給甄別與打擊虛假宣傳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面對虛假宣傳未來可能的這些轉變,消費者要緊跟時代步伐,提升媒介素養與科技知識,練就一雙 「火眼金睛」;監管部門需未雨綢繆,加強國際合作、創新監管技術,提前築牢防線;企業更應堅守誠信底線,共同守護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不讓虛假宣傳的陰霾籠罩未來的商業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