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柯稱
通訊員 胡雨琳 蔣陽帆 施欣雨 葛明瓚
每人10萬元,共100萬元!11月24日,經過選拔推薦、評審、答辯和公示後,武漢大學正式發布了2023-2024學年度雷軍卓越獎學金獲得者名單。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10名獲獎學生均來自不同學院,其中包括4名本科生、3名碩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
汪雨晴,電子信息學院2021級本科生
汪雨晴連續三次獲得甲等獎學金、獲得一次華為獎學金,還多次獲得武漢大學三好學生標兵、三好學生以及社會活動積極分子稱號。她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湖北省一等獎,並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獲得全國銀獎,還在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李卓鴻的帶領下,作為本科生成員參與項目sinolc-1,該數據目前以總分第一被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評為「2023年中國遙感十大最有價值數據集榜首」。她的眾多發明專利和高水平論文發表是創新思維與紮實功底的體現。
萬冠呈,計算機學院2021級本科生
萬冠呈曾連續多年獲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甲等獎學金,取得中國計算機學會優秀大學生、武漢大學三好學生標兵等榮譽。「有志者,事竟成」,他在國際頂級會議和期刊 (ccf-a類) 發表7篇論文,包括sci一區頂刊ieee tpami,人工智慧頂會icml、neurips等等。其中5篇為第一/共一作者,谷歌學術引用120餘次,擔任多個頂級會議cvpr等pc member (程序委員) 和sci一區期刊審稿人。作為國家級大創主要負責人和首屆珞珈本科生研究基金主持人,斬獲競賽獎項20餘項,包括8項國際/國家級,學生一作公開2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軟體著作權。
傅彥凱,國家網路安全學院2021級本科生
傅彥凱成績斐然,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甲等獎學金,雷軍計算機本科生獎學金,以及武漢大學三好學生、三好學生標兵是他的榮光;全力以赴,2023 年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全國一等獎、2023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湖北省一等獎、第十五屆華中杯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是他和團隊不懈奮鬥、勇攀高峰的最好見證;窮理致知,2篇論文分別在ccf-a會議和ccf-b會議上發表,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軟體著作權。踔厲奮發、敢想敢創,他始終致力於在珞珈逐夢中肩負網安使命、守護數字未來。
彭煜傑,數學與統計學院2021級本科生
彭煜傑在基礎學科探索中勇於探索,成長為一位德學兼修的優秀青年。逐夢數海,心向春山。他在數學建模競賽中屢獲佳績,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本科組全國二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f獎和h獎,還獲得國家獎學金和優秀學生甲等獎學金。研精覃思,履踐致遠。他主持的《雙層網路同步能力分析》項目成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本科生)資助。這些成就是他砥礪奮進、追求卓越的科研態度的最好見證。他對數學的熱愛和鑽研,早已經成為一種內在驅動力,助推他在數學的世界裡不斷追尋真理。
張怡靖,文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
張怡靖立志讓中國魅力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絢爛盛開。作為第一作者撰寫的《感受詩歌中的春意》一文登上《人民日報》(海外版),她將熱愛融入文字,讓字元成為文化交流的使者,跨越國界,連接心靈。獲得 2023 年 「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 以及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的稱號,勇奪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國家級銀獎,她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詮釋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中學西漸杯」一等獎是她專業技能精湛、綜合素質過硬的有力證明。她的筆端,流淌著詩意與溫情;她的夢想,是星辰大海。
李展,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2024級碩博連讀
李展在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領域刻苦鑽研,不斷克服困難,向未知探索。專業知識匯聚底氣,理想信念點燃熱情,他在學術上取得卓越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區頂刊ieee tnnls發表英文論文一篇。此外,他將創新理念融入科學實踐,在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上榮獲國家一等獎,獲得全國大學生嵌入式晶元與系統設計競賽國家一等獎。未來,他會將點滴積累凝聚成實踐的動力,繼續砥礪前行。
許珂銓,第二臨床學院2024級碩博連讀
醫學,是一門需要日復一日堅守、探索與創造的學科。許珂銓懷著用專業知識造福人民的信念,潛心鑽研,經過無數次複雜的實踐與求索,終於在醫學領域取得耀眼成就。他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包括hepatology在內的肝病領域頂級期刊上發表sci論文8篇,中科院一區5篇,二區3篇,其中有3篇影響因子大於10,為醫學研究做出自己的貢獻,並獲得國家獎學金、武漢大學優秀畢業生等榮譽。
汪璠,信息管理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
汪璠以積極進取、嚴謹認真的態度面對學術,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導師一作本人二作發表錄用論文13篇,其中sci和cssci等收錄期刊論文6篇,信息管理學院排名第一和第二的高水平a類國際會議3篇,b類國際會議2篇,重要國內會議2篇,不斷為國內信息管理學科領域貢獻自己的智慧。從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二等獎、中國研究生智慧城市大賽全國三等獎到著成5項軟著,他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成長,提升自我。曾獲得武漢大學優秀學業一等獎學金、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武漢大學優秀志願者和武漢大學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賽事先進個人等榮譽。
黃文柯,計算機學院2023級博士研究生
在博士研究生階段,黃文柯主持首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激勵更多青年學生將熱情投入科學研究。學術上,他不懼路途漫漫,刻苦鑽研,在ccf-a類會議和期刊上發文19篇,其中第一/共一作者14篇,包括人工智慧頂級期刊ieee tpami 2篇,計算機視覺頂級會 cvpr 3篇,累計學術引用達500次,單篇引用破200次。實踐中,他與聯邦學習發起⼈合作搭建了全球首個面向異構聯邦學習的框架和基準,書寫科普博客閱讀量達36萬次,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將專業所學化作推動科技發展的強大動力,體現了他過硬的專業水平。此外,他還獲評研究生學術創新一等獎、國泰君安一等獎學金等。
朱嘉康,口腔醫學院2022級博士研究生
朱嘉康發表sci論文9篇,其中以第一/共一作者在口腔領域權威期刊j dent,j prosthodont res,j prosthet dent等發表 sci 論文5篇。他運用最新數字化技術改革傳統修復,首創貼面型導板注射樹脂修復術、單色樹脂印章修復術等系列臨床新技術,實現口腔功能和美學一體化的快速直接修復,不斷為口腔醫學領域技術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堅持創新驅動,是多個產學研橫向課題的第一執行人。此外,他還實現了牙科多步計時器的專利轉化,成果已應用於國內數十家醫療單位。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是武漢大學傑出校友,他和小米集團一直鼎力支持武漢大學的教育事業。2012年,雷軍捐資一千萬元,設立武漢大學「雷軍獎學金」,每年評選獎勵優秀本科生30名、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各10名,獎金每人2萬元。2023年,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之際,雷軍決定將雷軍獎學金(第二期)的項目總金額相比第一期翻倍,十年總金額2000萬元,並在原有獎項的基礎上,增設「雷軍卓越獎學金」,每年10名同學,每人10萬元,以進一步加大對母校頂尖人才的獎勵力度。此外,雷軍校友還面向計算機學院、國家網路安全學院學生設立「雷軍計算機獎學金」,單項獎金1萬元,每年評選不超過100人。
2023年11月,雷軍出席武漢大學「雷軍獎學金」頒獎典禮
2023年,已經有10名武大學子獲評「雷軍卓越獎學金」,雷軍與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院士向這些學生頒發了證書。今年是「雷軍卓越獎學金」第二屆評定。
(武漢大學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