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朱勇剛:鴻蒙今年底將實現超5000原生應用開發

2024年03月15日23:35:27 科技 1636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歐陽宏宇

3月15日,華為公布鴻蒙近期數據,截至2024年年初,鴻蒙生態設備數量已達8億,包括手機、PC、平板、智慧屏、車機等高頻使用終端設備,已有數千個企業和機構啟動了鴻蒙原生應用開發。在應用層面,支付寶、淘寶、美團、京東釘釘高德小紅書等App已接入其中,年底將實現5000+鴻蒙原生應用開發。

華為朱勇剛:鴻蒙今年底將實現超5000原生應用開發 - 天天要聞

華為終端雲總裁朱勇剛

早在2021年,「云云協同」策略首次提出,基礎設施底座和移動應用深度協同,為開發者和夥伴提供統一的服務與體驗。如今,隨著人工智慧爆髮式增長,「云云協同」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

「云云協同爆發出了巨大的產業活力,雲服務就是黑土地,為鴻蒙生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算力。」華為終端雲總裁朱勇剛表示,鴻蒙與雲服務深度協同,打破算力及AI能力的瓶頸,將帶給生態內的企業更快、更強、更可靠的智能化開發體驗。同時,鴻蒙生態具備分散式、全場景、原生智能等一系列新的特點,將為未來的服務生態、內容生態包等,激發出全新的創新焦點和活力,並能基於此打造全新的創新體驗。

朱勇剛談到,鴻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打通硬體、打通場景,支持多樣交互、自由流轉的全場景操作系統。「尤其是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重要特性,使得應用未來可在平板、PC、智慧屏、電視、手錶、智慧車機等等領域實現服務的連續性接入,同時也能降低開發者成本,僅用一次開發,就能在多種設備上產生商業回報的新機遇。」

據了解,鴻蒙已構築了一個原生智能底座,未來即可在端側實現原生AI能力。華為雲全球Marketing與銷售服務總裁石冀琳認為,以大模型為核心的創新,實現AI商業化的躍遷,以鴻蒙為中心的新生態構建,實現生態的躍遷。

對於鴻蒙系統未來的發展方向,朱勇剛透露,今年四季度,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面向消費者的商用版本將發布。鴻蒙將在年底實現5000+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最終實現50萬+原生應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揚傑科技SiC車規級功率半導體模塊封裝項目開工 - 天天要聞

揚傑科技SiC車規級功率半導體模塊封裝項目開工

每經AI快訊,5月9日,揚傑科技SiC車規級功率半導體模塊封裝項目開工。本次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佔地62畝,規劃建築面積約11.2萬平米。項目聚焦車規級框架式、塑封式IGBT模塊,SiC MOSFET模塊等第三代半導體產品,對標國際標杆,產品技術指標直追國際領先水平,可實現進口替代。每日經濟新聞...
多款全球、國內首創醫療產品彙聚科博會,展示「中國智造」實力 - 天天要聞

多款全球、國內首創醫療產品彙聚科博會,展示「中國智造」實力

正在進行的第二十七屆北京科博會,「中國智造」前沿技術齊亮相。在醫療健康領域,除了在開幕首日備受關注的全球首發的ROPA全骨科手術機器人外,還有腦機介面手功能康復訓練系統、四肢關節磁共振成像系統、口腔工業互聯網AI人工智慧製造平台等多款全球或國內首創產品亮相,向參觀者展示著「中國智造」的實力。為四肢關節「量...
2025年最值得推薦的1000-2000元級高性價比入門電吉他盤點 - 天天要聞

2025年最值得推薦的1000-2000元級高性價比入門電吉他盤點

以下是2025年千元價位電吉他推薦及選購指南,結合主流品牌特點和性價比分析: ‌新手入門推薦‌ 1.‌Mojolnir魔捷尼爾 M30系列(1380-1580元)‌ 專為新手設計,輕量化琴體+舒適握持感,降低練習門檻 配備中等功率拾音器,音色平滑,性價比很高,適配流行/搖滾風格練習 全國數千家合作門店覆蓋售前試彈與售後維護2.‌Squier Affinit.
聯想發布總額超10億元的合作夥伴激勵計劃 - 天天要聞

聯想發布總額超10億元的合作夥伴激勵計劃

5月8日,聯想宣布面向合作夥伴的大聯想4.0迎來重大升級,發布總額超10億元的合作夥伴激勵計劃。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為更好把握AI機遇,聯想發布「日出東方2025」,並升級大聯想4.0,攜手合作夥伴共創AI普惠新生態。
支付寶微信自動扣費如何取消?只要三個操作→ - 天天要聞

支付寶微信自動扣費如何取消?只要三個操作→

5月9日,「支付寶微信 自動扣款服務」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如何取消「自動續費」,也成為熱議話題。通常情況,iOS系統可以在設置中打開訂閱,點擊取消。其他操作系統一般通過微信和支付寶來取消自動續費。微信取消自動續費的方式:打開微信,點擊右下角的
一站式PCBA服務流程詳解:如何讓硬體開發更高效? - 天天要聞

一站式PCBA服務流程詳解:如何讓硬體開發更高效?

在電子產品開發中,PCB設計、元器件採購、生產組裝(PCBA)和測試環節的協同效率,直接影響產品的上市周期與成本控制。傳統模式下,企業需對接多個供應商,溝通成本高、品控分散,而一站式PCBA服務正成為行業高效協同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