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單獨預測,即使在整個移動行業長期低迷的現象之下,智能手機銷量將從2024年開始再次增長。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預測,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在2024年同比增加近4%,2025年將同比增加4.4%。推動智能手機轉型的將是新的設備端AI功能,從而釋放新的需求。該投資銀行上調了對2025年全球手機銷量的預測,理由是所謂的邊緣人工智慧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同時實現從增強攝影到語音識別的進步。
包括蘋果、vivo、小米和三星在內的智能手機製造商已經開始表達他們對人工智慧的看好。Vivo 配備設備端 AI 的新款 X100手機銷量呈爆炸式增長,而小米則吹捧其 AI 旗艦產品的銷量也大幅增加。三星計劃在2024年推出內置生成式 AI,旨在提供直接在手機上處理的 ChatGPT式功能,而不是在雲端處理。
摩根士丹利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最大的阻力是,『殺手級應用』何時開發尚不明顯。如果我們以桌面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為例,一個新的殺手級應用程序的出現通常發生在1-2年後。「
Microsoft的CoPilot作為潛在的PC AI殺手級應用程序的出現可能為在邊緣普及AI奠定早期基礎(意味著AI特性/功能在設備上,不依賴雲),並有助於讓投資者相信類似的智能手機的殺手級應用程序也將出現。
高盛估計,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同比下降5%至1.148億部,低於去年估計的1.206億部。2023年的下降將標誌著繼2022年大幅下降之後的連續第二年下降。但高盛表示,在新產品推出的推動下,勢頭將在2024年和2025年重建。它預測,到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增長3%,達到11.86億部,然後在2025年再攀升5%,達到12.09億部。摩根士丹利的智能手機分析。印度將是唯一一個有望實現兩位數增長的市場。
移動設備前景的光明與共識觀點不同,即成熟的智能手機在過去十年中面臨著與個人電腦類似的慣性和替代威脅。但摩根士丹利表示,更換周期和依賴仍然有利於手機市場。
「自2011年以來,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一直在從 PC 中搶佔份額。換句話說,PC出貨量的下降是由新設備的出現引起的,而不是一般需求的消失。我們認為智能手機不會在短期內面臨AR/VR等技術的類似替代風險。智能手機的更換周期更短,因為它們使用得更頻繁。智能手機的需求仍在擴大,AI將開啟新一輪的創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