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CEO都在談的 AI Agent,到底是什麼?

2023年09月27日11:34:03 科技 1296

作為AI應用落地的方向之一,AI Agent這一概念受到了不少企業和從業人員的關注,那麼,AI Agent究竟是什麼?AI Agent又是如何開展工作的?不妨來看看本文的分析和解讀。

OpenAI的CEO都在談的 AI Agent,到底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要了解 AI Agent ,因為投資者當前只關注 AI Agent公司,OpenAI 等 AI 前沿公司都在研究它。

AI Agent 是AI應用落地的一個方向。

創業圈有個玩笑話,我有一個很牛的idea,但就差一個程序員了。未來,AI Agent 就是幫你實現idea的「程序員」。

讀完本文,你會理解 AI Agent 是什麼,它是怎麼工作的。

一、AI Agent 是什麼

AI Agent是指人工智慧代理(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gent),是一種能夠感知環境、進行決策執行動作智能實體

舉個例子,AI Agent 就像是一個小愛同學,住在你的手機或電腦里,有智慧和觀察能力。

當你對它說:「小愛同學,我有點不舒服。」

它會像魔法一樣,通過觀察你的狀態、體溫,還有最近 24 小時的行動軌跡,並結合互聯網上的數據和信息,通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分析,在 1s 鍾後得出結論,你「陽」了。

然後主動給你生成請假條,你點點頭請假單就發給你 leader 了。

還貼心的告訴你,家裡布洛芬和礦泉水已經不夠了,已經幫你選好商品,只要你一聲令下,30分鐘後會送到家門口。

它感知到,現在開車並不是一個好的想法,就順手把你回家的車也叫好了,10分鐘後就到樓下,趕緊撤吧。

這就是一系列的 Agent 協同工作的結果。

二、這麼優秀,它是怎麼工作的

一圖告訴你 AI agent 是怎麼工作的。這張圖描述了一個智能體如何處理、分析和響應外部信息的流程。

OpenAI的CEO都在談的 AI Agent,到底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有點不太明白,是吧,那我來拆解下。

AI Agent 分為 4 個部分:

1. 感知(Perception)

  • 這是流程的第一步。AI 通過感測器、攝像頭、麥克風等,建立起對外部世界進行感知。
  • 輸入(Inputs):感知到的信息被輸入到系統中。在這個例子中,輸入是:「我有點不舒服」、我的體溫、精神狀態、睡眠時間等
  • 外部環境(Environment):系統所在的環境或上下文。比如「我有點不舒服」這件事,會涉及到天氣、環境(比如是不是在有花粉過敏的場所)等。

2. 信息處理(Agent的大腦(Brain))

可以說是通用大模型+N多知識庫,用來處理信息。包含以下系統:

1)信息存儲相關

記憶系統:包括 Storage 和 Memory ,用來存儲長期和短期的數據。

比如長期數據是我這個人的基本信息、愛好、基礎疾病等;

短期數據比如我家的礦泉水只剩下1瓶了,購買之後這個記憶就可以刪除了。

知識庫(Knowledge):包括醫學知識庫、商品庫等,用來診斷我當前的狀態,以及後續治療、生活所需的管理。

2)大模型對信息進行處理

基於感知的信息(input + Environment )、記憶、知識庫等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得出結論(Decision Making):「我生病了,而且是「陽」了這種情況」。

3)然後制定下一步計劃(Planning)。

Action/Reasoning 是基於其決策的具體動作,但還沒有實行。

要幫我寫好請假條、幫我買葯、買水、叫車等。

3. 執行(Action)

基於 Barin 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得出了結論,制定了下一步計劃,那就需要執行(Action)。

大模型本身不能完成這些任務,需要調用外部的工具。

這時候就會用調用第三方的工具(Tools 和Calling API),通過介面或者應用,與其他App進行互動,達到最終效果。

4. 輸出(output)

執行之後,需要一個出口,告訴你執行結果。比如我的小愛同學。它告訴你:「你陽了,已經幫你寫好請假條、叫好車.」

以上就是AI Agent的工作原理。

總的來說,這個系統描述的是一個簡化的模型,展示了是一個 AI agent 如何從感知信息開始,經過一系列內部處理和決策,最終做出響應的過程。

三、總結

AI Agent 是未來 AI 發展的方向之一(另外一個方向下篇寫)。

它可以是私人助手,也可以是你工作的幫手,他能放大你的能力。補齊你的短板,讓你成為超級個體。

本文由@產品淺談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