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城市的小精靈」,這是我對smart的第一印象。自從大學在路邊偶遇smart,這款車一直讓我念念不忘。好停車,方便轉向,外觀可愛,女性友好,每個點都正好踩在我的需求點上。
理所當然,畢業後我的第一筆存款全部用在買smart上。後來smart燃油車停產,感覺有點可惜,但我對這個牌子的好感並沒有消失。在官微上看到全新smart精靈#1後,我毫不猶豫下定了,預計四月提車。

作為smart的忠粉,日前,我第一次參加了smart的「用戶面對面」溝通會,以車會友,這裡部分人已經提車,也有的和我一樣在等待交付。現場還有一位重量級嘉賓—— 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車友們稱呼他為湘北同學。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接觸這個量級的車企leader,比起經常被討論的馬斯克、李想等人,工科出身的佟湘北更低調,也更接地氣。

在車友簡單自我介紹後,佟湘北自然地與大家聊起來,並就車友關注的產能、交付等方面,聊了聊smart的這一年。
他的言談尤為懇切,承認smart的團隊還比較年輕,對於營銷、產品、公司策略以及合作溝通各方面都還有提升的空間。同時佟湘北也詳細地解釋了產能與交付相關的問題。對此,smart的製造、供應鏈及物流團隊一直在全力以赴改善局面。

事實上,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目前smart的產能爬坡速度在新能源市場幾乎已是最快的一個。自9月23日正式開啟首批交付後,全新smart精靈#1僅100天即在華實現了累計交付9212台,12月交付量相比上月接近翻番,達到了4606台。之後預估工廠產能將逐步完全釋放出來,交付數量估計要再漲漲了,期盼我的小車能儘快來啊。
佟湘北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讓車友們更安心也更放鬆,大家對smart的情況也表示理解和信任 。因smart結緣,這群人本來就有著同樣的對smart品牌圖騰的認可,對產品、服務也有著更大的期許。
隨後的互動環節中,車友們依次發言,提出了諸多建議,比如:交付排序更透明;優化APP體驗;多出點周邊,包括行李箱、咖啡機等....針對這些反饋,smart也一一回復。

佟湘北說,對於用戶提出的問題,smart太想給一個滿分答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smart會通過快速升級迭代,不斷變得更好。作為車友,我覺得這種互動太真實了,也太亟需了。所有的車企都說「以用戶為中心」,但了解用戶真正所需所想,才是「走進用戶」的第一步吧。
萬事開頭難,從燃油車轉型為純電車品牌,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在這條轉型之路上,smart似乎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節奏和狀態。2023年,smart值得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