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日向公眾同步對互聯網平台企業金融業務專項整改進展,稱 14 家平台企業金融業務專項整改 「已經基本完成,少數遺留問題也正在抓緊解決」 。
他對互聯網平台企業後續發展的表態和 2022 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措辭幾乎一致,對它們實行常態化監管的同時, 「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
不過,結合 1 月 4 日央行年度工作會議提出的 「善始善終做好大型平台企業金融業務整改」,相關平台企業的整改工作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2021 年 4 月底,中國人民銀行發文約談 13 家頭部網路平台(這次公告是 14 家),包括騰訊、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位元組跳動、美團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天星數科、360 數科、新浪金融、蘇寧金融、國美金融、攜程金融。
整改的方向和要求有哪些?「開甲財經」整理如下:
一是堅持金融活動全部納入金融監管,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
二、支付回歸本源,斷開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連接,嚴控非銀行支付賬戶向對公領域擴張,提高交易透明度,糾正不正當競爭行為;
三、打破信息壟斷,嚴格通過持牌徵信機構依法合規開展個人徵信業務;
四、加強對股東資質、股權結構、資本、風險隔離、關聯交易等關鍵環節的規範管理,符合條件的企業要依法申請設立金融控股公司;
五、完善公司治理,落實投資入股銀行保險機構「兩參一控」要求,合規審慎開展互聯網存貸款和互聯網保險業務,防範網路互助業務風險;
六、規範企業赴境外上市和發行交易資產證券化產品行為;
七、禁止證券基金機構高管和從業人員交叉任職,保障機構經營獨立性;
八、是強化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規範個人信息採集使用、營銷宣傳行為和格式文本合同,加強監督並規範與第三方機構的金融業務合作等。
據央行官網,當時它們在肯定互金公司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金融體系普惠性、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時,指出 「普遍存在無牌或超許可範圍從事金融業務、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監管套利、不公平競爭、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嚴重違規問題」。主管部門從合規、持牌、反壟斷、風險隔離、股權結構、控制網貸風險等方面提出整改要求。
螞蟻集團的業務和組織調整可以看作整改的開始。
2021年6月,螞蟻消費金融公司開業,逐步承接以小貸牌照開展的「花唄」「借唄」業務。「花唄」「借唄」業務規模龐大,螞蟻消費金融亟需增資擴股。2021年12月24日,中國信達公布一項股權認購方案,中國信達作為增資認購方之一,與螞蟻消費金融、其他增資認購方及其他現有股東訂立股權認購協議。
根據股權認購協議,螞蟻消費金融向全體增資認購方增發註冊資本人民幣220億元。增資事項完成後,螞蟻消費金融的註冊資本將由80億元增加至300億元。但僅僅三周之後,2022年1月13日深夜,中國信達發布了不參與股權認購的公告。
2022年7月22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其與京東科技共同籌建的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招商拓撲銀行終止籌建。
2022年四季度,平台企業金融業務迎來轉機。
11月29日,360數科在港交所掛牌,完成二次上市工作。360數科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已根據相關機構提供的指導基本完成大部分基於360數科自查結果的整改措施,監管機構已整體審查了360數科的整改措施。因此,360數科已根據監管機構提供的指導從自查整改階段轉為常態化監管階段。360數科的整改結果仍有待監管機構的常態化監管。
2022年末,螞蟻消費金融增資擴股也塵埃落定。12月30日,重慶銀保監局官網顯示,已經批複通過螞蟻消費金融的增資方案。批複文件顯示,螞蟻消費金融註冊資本由80億元增至185億元,同意杭州金投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傳化智聯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入股該公司。
1月7日上午,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集團」)在其官網發布了一則《關於持續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
公告稱,螞蟻集團相關管理層成員不再擔任阿里巴巴合伙人,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強化與股東阿里巴巴集團的隔離。
另一方面,關於股東上層結構調整的事項頗受各方關注。核心變化是,從馬雲及其一致行動人共同行使股份表決權,到包括螞蟻集團管理層、員工代表和創始人馬雲在內的10名自然人分別獨立行使股份表決權,這將導致馬雲所持投票表決權從53.46%大幅降低為6.208%,馬雲也將不再是螞蟻集團的實控人。
至此,螞蟻集團的整改基本告一段落。
本文綜合自經濟觀察報等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