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看了此君的文章,不是對倪光南是另眼相看,就是對華為呢也是一臉的不屑,
我記得作者在《柳傳志和華為(一)》中末尾有一句:是聯想放棄了程式控制交換機,華為才有機會崛起。
今天作者對華為換了一個口吻,他說:「目前,聯想並不是弱不禁風,華為也不是已經打遍天下無敵手,」
一個對華為「有話講的人,今天為華為講的人」原來是有深意的。一為聯想臉上貼金;和華為並排在一起,告訴讀者:聯想並沒有輸!
「當然,美國蘋果和韓國三星,都是聯想和華為的主要競爭對手。」
這句話是在聯想日漸勢微的情況下,才提到華為。現在聯想和華為的情況是:聯想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華為如日中天。聯想依然替美國做貼牌生意,由於中國科技受美國的打壓,因為老美總是搞「偷窺」,我們也因此而覺醒,最終發現,任何高科技要做到自主可控,還有高科技的核心須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而華為恰恰是核心技術掌握在手上,不僅是手機,還有PC端,因此國家大力提倡要求買國產貨,聯想因是別人的技術,這次國家推薦的是華為,而聯想淘汰出局。
「美國從領跑到跟跑,到打壓、限制和制裁也是無奈之舉。」
這句話跟聯想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試問「聯想是中國藉的美國貨」,裡面的東西都是他自家的零件,還用得著打壓聯想?美國忌憚的是華為5G,一個偷窺慣了別人的主兒,對於華為的一無所知,他是害怕的,更是想把華為的技術弄到手,「拘捕」孟晚舟女士是其計劃的一部分。這點聯想連味也沒有聞到,何談「打壓聯想?」
「另外,這有助於我國企業發展,聯想和華為也能相得益彰,各自發展,共同強大。」
這句話對中國企業界是一個警醒,正是有了柳傳志的「重商主義」,才導致聯想的「弱不禁風」,華為每年投入總收入的14%搞科研。
聯想又是多少呢?
聯想對於搞科研他說沒有錢;但他每年拿1億的薪水,還有天價薪酬的27名高管有錢;還有如6個小額貸有錢;進軍各個金融系統的有錢。這些作者該去質問一下柳總才對:「聯想是怎麼的弱不禁風?」
「由於,清醒的任正非,早已在寒冬中喊話讓華為活下來,這才是人間清醒。」
任正非從小到現在一直是「人間清醒」他兄弟姐妹七個,家境又不好,媽媽為他們活下來,每個孩子一人一點食物,不至於被餓死,有時媽媽寧願餓著肚子,也要讓孩子們一人吃一點。基於讓「華為活下來」,他自己只拿百分之一點幾的股份,其餘都分給華為的員工。他這麼做,不僅每個員工,都是華為的主人,更是提振了:「華為是我家,我是家庭中的一員。」的積極性,調動員工們的熱情並用於創新之中。
而不是如某些人,有人報料說:當聯想的總裁可以,必須把聯想的百分之幾他才幹!
好像聞到的是威脅的味兒!最終形成的是主雇關係,試問聯想的高管們與聯想的普通員工他們的年薪隔了多少倍呢?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華為仰望聯想,今天聯想把戴的帽子仰掉了,也望不到華為的尖子上。
兩家今天的差距,有人在搞科研上,不惜下血本;有的人對搞科研是噤若寒蟬,只想把銀子往自己的口袋裡裝。
「……不過有些頭腦清奇思維簡單的人,看到攻擊聯想碰瓷聯想沒有用,就來糾纏早已退休的柳傳志」。
「總之,還把聯想和柳傳志分開,給出的理由是聯想是聯想,柳傳志是柳傳志,沒有聯想就沒有柳傳志的是是非非。」
這兩段話作者另有深意,當年倪光南在聯想之日,總是舉張要搞晶元研發,而柳傳志呢,對倪光南似有一種,必須搬掉他以解心頭之恨的迫切感,還有「阻擋他發財之路」。
有兩個問題柳傳志必須清除倪光南,第一是倪光南揭露「港商負債地分享國有資產的流失」,第二,柳傳志早以是聯想集團的一把手,他說了算,他為了「更好更快地發財」,他付諸了行動。排擠倪光南地出局。
倪光南一走,柳傳志帶領聯想一路狂奔。經過二十多年的龜兔賽跑,當年「重商的兔子」,如今被遠遠地拋在了身後。而一直磕碰碰的華為已經立於橋頭之上,回頭再瞧,聯想原來那個呼哧呼哧的兔子在樹萌底下睡著了,早已經看不見。
再來看第二段話,大夥都認為聯想今天的沒落,不是聯想集團之錯,是柳傳志一人之錯,應該把集團和柳傳志區分開來。當時柳傳志是企業老總,掌握著公司的生殺大權,他要你向東走,你就得東走,如果你往西走了,你不是降薪或是下崗,倪光南就是前車之簽。
因此說公司無罪,有罪的是掌舵人。
作者把集團同柳傳志掛鉤,道理很簡單:我死了,必須拿公司墊背。這招很陰毒,拿公司當槍使,而柳傳志則躲在背後,呼呼睡大覺。
柳傳志和華為是不能比的,一個向左一個向右,歷史已經下了定論。硬是強拉在一起著坐著,一個是矮子,一個高大威猛,給人看上去的感覺是怎麼也不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