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2022年12月08日22:13:11 科技 1495
如何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 天天要聞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從根本上決定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黨的二十大對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作出戰略部署。這對我們深入理解國際國內大勢,準確把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點和方向,積極應對風險挑戰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充分認識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重大意義

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是適應當前科技創新發展新形勢的重要要求,對於建設科技強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推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是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然要求。從世界主要科技強國的建設經驗來看,無一不是擁有強大的戰略科技力量、具備系統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具有強大的創新資源調配能力和良好的創新文化,也就是建立了強大的國家創新體系。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學研究範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科技創新突破了時間、空間、地域、領域限制,科技創新的統籌能力、組織能力、戰鬥能力成為決定科技創新成效的重要因素,國家創新體系成為世界各國科技競爭的新賽點。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有效克服分散、低效、重複的弊端,解決體系布局、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成果評價等問題,是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然選擇。

二是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是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實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戰略,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就是要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才能改變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確保我國現代化進程不被遲滯甚至打斷。科技自立自強必須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在力量構建、資源配置、基礎設施、科研平台、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創新生態、科技人才等方面夯實基礎,努力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三是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但仍存在不少卡點瓶頸,如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一些關鍵領域核心技術被「卡脖子」、基礎研究缺少「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隨時可能升級、「脫鉤」「斷鏈」風險加劇。解決當前我國經濟和產業發展中的卡點瓶頸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要依靠科技自立自強,發揮國家創新體系強大的組織動員力,組織開展科研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重要舉措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技創新取得歷史性成就和發生歷史性變革,科技實力躍上新的大台階,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科技自立自強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為2022年的第11位。科技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國家綜合實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全社會研發投入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由2012年的1.91%提高到2021年的2.44%,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2012年的1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8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我國擁有科技人力資源約1.1億人,已建成23000餘個各級學會組織。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按照黨的二十大部署,要立足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目標,落實各項重點舉措,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一是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體制。新時代新征程,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科技創新正確方向,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科技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創新統一領導的體制,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加強統籌謀劃和總體布局,調動政府、市場、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加速聚集創新要素,優化配置創新資源,提升科技創新系統能力,增強科技創新組織力。

二是構建新時代科技發展新格局。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引領,加強各類創新主體統籌協同,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構建新時代科技發展新格局。堅持「四個面向」,加強頂層設計,優化國家戰略力量的定位和布局。優化財政投入,重點投向戰略性、關鍵性領域。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前瞻部署一批戰略性、儲備性技術研發項目,瞄準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開展原創性、引領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解決影響制約國家發展全局和長遠利益的重大科技問題。圍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統籌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科學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打造一大批區域創新高地、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打造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引導創新要素聚集,形成有機整體。強化科技戰略諮詢,發揮國家高端智庫和戰略科學家的決策支撐作用。

三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當前,世界各主要國家正在掀起一場制度創新競賽,期待提升創新治理能力,贏得戰略主動。我國科技體制改革,要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為人才「鬆綁」,釋放創新活力,為科技創新提供動力。加強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挂帥」「賽馬」制度建設,給予信任和更大自主權,把科研人員從體制機制束縛中解脫出來。構建科研新範式,建立產學研用金協同制度體系,推動形成創新聯合體,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創新人才評價機制,推動建立多元分層評價機制,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在臨床案例、科研儀器、工程技術等領域建立案例庫,探索以典型案例評價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機制。健全社會激勵體系,讓有突出貢獻者「名利雙收」。

四是培養高素質科技人才。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為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牢固樹立人才引領發展的理念,加快推進科技人才信息庫建設,大力集聚培育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依託人才舉薦、學術交流、獎項引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搭建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等高端學術交流平台,推進世界一流期刊建設,促進科學思想交流、培養科技人才成長。深入了解科技工作者的急難愁盼,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

五是培育創新文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創新文化是孕育科技創新的沃土,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創新生態和創新文化,是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社會基礎。大力弘揚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內涵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激情和活力,為推動我國科技進步凝聚強大精神動力。良好的學術環境是培養優秀科技人才、激發科技工作者創新活力的重要基礎,加強對典型事迹、典型人物深度解讀和常態化宣傳報道,優化學術環境,弘揚科學道德,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大力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努力實現到202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超過15%、到203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25%的目標,厚植科技創新沃土。

(作者:周文標,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主任)

來源:學習時報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無線信號增強秘籍,橋接和中繼模式哪個更強? - 天天要聞

無線信號增強秘籍,橋接和中繼模式哪個更強?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技術解析】隨著無線通信與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人們愈發渴望隨時隨地享受穩定的數據通信服務。無線路由器作為無線網路核心設備,作用關鍵。但當其信號覆蓋不足,如穿過兩堵牆後信號微弱時,可通過無線橋接或中繼模式連接兩個無線路由器,擴展網路、增強信號。中繼模式和橋接模式雖都能擴展網路覆蓋,但...
流暢更耐用 魅族Note 16將預裝Flyme 12 - 天天要聞

流暢更耐用 魅族Note 16將預裝Flyme 12

魅族官方透露,將於5月發布的魅族Note 16系列將出廠預裝Flyme 12新系統,這也是Flyme系統大版本首次在非旗艦機型上首發。魅族Note 16搭載紫光展銳T765處理器,配備6.78英寸LCD屏,解析度達2460*1080。後置採用八邊形相機模組,由5000萬像素主攝和200萬像素鏡頭組成。續航方面,內置6600mAh大容量電池,支持40W有線充電
跨境電商迎「成本地震」,行業洗牌加速 - 天天要聞

跨境電商迎「成本地震」,行業洗牌加速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美國正式終止了對中國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小額包裹免徵關稅的政策,這一變化引發了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的連鎖反應。多家物流公司隨即調整策略,物流費用普遍上漲,並增加了高額預收稅金。(圖片來源:東方IC)美國的800美元小額免稅政策(De Minimis)自2016年實施以來,極大地推動了全球跨境電商...
音樂節超時粉絲吵上熱搜!羅雲熙周深發布聯合說明 - 天天要聞

音樂節超時粉絲吵上熱搜!羅雲熙周深發布聯合說明

5月4日,太湖灣音樂節組委會「關於5月1日太湖灣音樂節的相關討論」,聯合羅雲熙工作室、周深工作室作出如下說明:在演出過程中,現場因節奏調整產生變化,相關團隊均已積極協作,確保了整體流程順利完成。對於由此引發的相關關注,我們充分理解大家的關心
國外一公司推出「空中自行車」:可垂直起飛、極速200公里/時 - 天天要聞

國外一公司推出「空中自行車」:可垂直起飛、極速200公里/時

快科技5月5日消息,近日,國外一家名為Volonaut的新成立公司推出了一款 「空中自行車」,這是一款具有創新性和顛覆性的飛行載具。其由Jetson One(註:一款飛行器)創造者托馬斯・帕坦(Tomasz Patan)在波蘭研發,其設計靈感源自科幻電影,尤其是《星球大戰》中的飛行摩托。外觀上沒有傳統飛行器的冗餘結構,僅見容納推進...
全球首款雙形態人形機器人正式發布! - 天天要聞

全球首款雙形態人形機器人正式發布!

前言首次定義具身人形機器人商用範式。近日消息,全球首款雙形態人形機器人——數字華夏IP系列開山之作星行俠P01正式發布。顏值高、智商高、易使用首次定義具身人形機器人商用範式據悉,數字華夏推出IP系列的初衷,是打造屬於這個時代的「商用機器人」。「外形潮流時尚、智商情商兼具、使用維護極簡,首次定義具身人形機...
三星One UI 8測試版或下月推出 給後續修復留出時間 - 天天要聞

三星One UI 8測試版或下月推出 給後續修復留出時間

【CNMO科技消息】三星已經開始內部測試全新的One UI 8系統,同時也在包括Galaxy Z Flip6在內的多款設備上進行適配測試。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這次更新的到來時間可能比很多人預想得更早,有可能會在今年7月或8月之前就正式推出。 和以往一樣,三星應該會先上線One UI 8的測試版計劃,給部分用戶提前嘗鮮的機會。根據最新消...
蘋果引入Anthropic開發的Claude AI系統 欲放棄自研? - 天天要聞

蘋果引入Anthropic開發的Claude AI系統 欲放棄自研?

【CNMO科技消息】蘋果最近開始引入Anthropic公司開發的Claude AI系統,用於協助其工程師更高效地編寫代碼。 長期以來,蘋果一直堅持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很少依賴外部力量。但這一次,它選擇與Anthropic合作,將後者的Claude Sonnet模型集成到自家開發工具Xcode的升級版本中。據彭博社報道,這項合作已經開始在內部落地,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