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還不到50歲、夢想將京東打造成全球最大電商的劉強東,現在斷言將就此退出京東可能還為時過早。如果美國的官司塵埃落定,將來有合適的時機,不排除劉強東還有重出江湖的可能。只是不知道,公眾和資本市場對於負面事件的記憶,能夠留存多久?
在一次採訪中,劉強東堅定地對主持人說:「如果有一天我失去了京東的控制權,我會毫不猶豫賣掉京東,我沒時間跟資本玩過家家。」
作為創始人,企業不是他的賺錢工具,而是他的至親骨肉,他和京東之間存在一種難以割捨的親情。然而劉強東似乎食言了。2022年4月7日,48歲的劉強東辭去了京東集團CEO一職,將自己十年來打下的江山轉身交給了徐雷。他沒有賣掉自己的企業,也沒有任何過激的反應,一切都顯得格外平靜。
作為京東的開創者,劉強東曾帶領京東締造過無數輝煌。2010年,成立僅6年的京東商城成為國內首家銷售額超過百億元的網路零售企業;2014年5月22日,京東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一舉成為了中國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大型綜合電子商務公司。然而他的運氣,也在這樣一個個商業奇蹟中消耗殆盡。
劉強東的創業故事被很多人傳唱,作為白手起家的典範,劉強東在成功之後幫扶家鄉,把京東客服中心建設在了老家宿遷。可以說劉強東「東哥」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對員工的福利制度十分重視,因此劉強東的口碑一片好評。
2000年,互聯網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當時正是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在中國崛起!此時的阿里巴巴發展十分迅速,擁有了非常多的競爭對手。因此劉強東看清了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趨勢,認為互聯網是一個朝陽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2004年,嗅覺敏銳的劉強東,瞄準了電商這個新興的冷門行業。那時候,電商這個概念是十分冷門的。許多大眾根本不知道電商為何物,網路線上賣貨物又是怎麼回事兒。
這個風口的風還沒刮起來,只有少數的極個別人站在門外,小心翼翼地打量和試探著。
劉強東走進了這扇門,創辦了「京東」線上銷售平台,拉開了京東時代的序幕。
2007年,京東獲得了第一筆融資,由此開始高速發展,同時,劉強東又做出了兩大驚天戰略:一是自建物流體系,二是把京東打造成全品類一站式購物平台。從這刻起,京東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蛻變。
2009年劉強東開始把自己手中大量的資金投入到了電子商務行業。在2014年劉強東又獲得了阿里巴巴集團10億美元投資。但是這些投資都是他一個人努力的結果。阿里巴巴花這麼多錢去投資京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馬雲對他十分信任,劉強東沒有辜負馬雲對自己的信任。
現在京東產業園已經擁有8000多家入駐企業。除了自營電商,劉強東也投資了不少製造業行業,比如京東智能汽車、京東生鮮等等。他成功地把自己打造成了商界傳奇。從劉強東的性格和成長經歷看,劉強東也不會放棄對京東的控制權。
2014年5月22日,京東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286億美元,以48億身家進入中國富豪榜
此外,京東集團作為我國第二大電子商務企業,京東商城的逐步發展,使京東集團的綜合實力越來越強大。憑藉京東集團的蓬勃發展,劉強東的個人財富已經達到了705億元。可以說,劉強東確實是一個「人生贏家」,不僅擁有奶茶妹妹如此漂亮的妻子,而且掌握了巨額財富。或許對於劉強東個人而言,如此愜意的人生才是名副其實的成功吧
可當「性侵門」事件曝光之後,京東股價在兩個交易日內大跌16%,隨後在當年年底跌破了20美元,創下歷史新低,京東的市值從最高700多億美元跌到300億美元,投資者損失慘重。作為京東的靈魂人物,劉強東一夜之間被投資者視為京東的負資產。
在美國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評價是公司估值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公司的核心創始人,投資者關注的不僅是其管理能力,更關注其個人品質。而京東給人的印象一直就是劉強東一個人的京東,除了劉強東之外,在京東的管理層中很難找出第二個有足夠影響力的人,這就使得京東對於創始人的依賴程度過高。這一次因為劉強東的個人行為對京東帶來巨大傷害,京東的治理結構風險體現得淋漓盡致。
「性侵門」事件爆發之後,資本市場和投資人開始重新審視劉強東對京東的價值。當時京東股價暴跌,美國的事情其實只是導火索,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彼時的京東業績表現不佳,尤其是拼多多的強勢崛起,更是給了京東巨大的壓力。
2019年開始,京東開始了「去強東化」。因為醜聞不再適合擔當企業門面,因為競爭加劇不再適應當下時局的劉強東,對於京東的「去劉強東化」,美國資本市場給予了歡迎,在近期美國股市暴跌的背景下,京東的股價表現非常強勢,基本上沒有受到美股暴跌的影響,2020年的股價漲幅接近20%。和馬雲辭職早有「預謀」不同的是,劉強東的退隱來得更加突然。
彷彿在一夜之間,那些原本站在商界巔峰的大佬,突然全都轉身離開了這個紛亂的江湖,消失在喧鬧的人群當中。時勢造英雄,英雄也在順應著時勢,他們的逐一離去或許正在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終結。清華大學副教授韓秀雲曾說:「俗話說,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劉強東已經卸任京東集團的法定代表人職位,但是股權依然存在,而且劉強東掌握了京東集團的控制權。對於劉強東個人而言,京東集團是自己一手打拚起來的,所以不可能對此置之不理。在「美國事件」的影響下,京東集團的股票大幅度下跌。因此,京東集團希望劉強東的卸任可以彌補「美國事件」帶來的損失。
未來,劉強東或許不會再公開露面,他退出了京東的管理,也退出了公眾視野。但劉強東的傳說不會停,作為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勵志企業家,劉強東的不忘鄉情,重情重義,贏得了很多人的稱讚。今後,江湖再無劉強東,但京東註定要走向傳奇。
作為京東集團的創始人,劉強東頻繁卸任公司的重要職位,必然會引起業界的熱議。對於劉強東的頻繁卸任,你有什麼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