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C 語言之父逝世;西門子誕生;喬布斯推出 NeXT 電腦

2022年10月12日19:17:58 科技 1445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10 月 12 日,歷史上的這一天,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在他發現的這片美洲上,一個計算機帝國在未來冉冉升起。10 月 12 日發生了許多關鍵事件,西門子的建立、面向對象編程之父、英特爾 CEO 和「BT 之父」的出生、喬布斯推出 NeXT、C 語言之父的逝世,無一不在影響著今天的科技進程。

1847 年 10 月 12 日 :西門子(Siemens)誕生

西門子(Siemens)是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憑藉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領域的創新,在發電和輸配電、基礎設施、工業自動化、驅動和軟體等領域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1847 年 10 月 12 日,世界著名的德國發明家、企業家維爾納·馮·西門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創辦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西門子公司立刻成為了全球電子電氣工程領域的領先企業;西門子自 1872 年進入中國,本土化之全面堪比國企。

歷史上的今天:C 語言之父逝世;西門子誕生;喬布斯推出 NeXT 電腦 - 天天要聞

圖源:維基百科

1847 年,西門子和工程師約翰·喬治·哈爾斯克依靠自己堂兄投資的 6842 塔勒銀幣(1 塔勒相當於 3 馬克)建立了西門子-哈爾斯克電報機製造公司,主要生產西門子發明的指南針式電報機,這個公司也就是後來西門子公司的前身。1848 年西門子公司贏得了法蘭克福至柏林的電報線路合同,從此開始了大發展。

作為物理學家,西門子對技術的喜愛直接影響到了西門子公司的發展。創建時,西門子除了依靠電報業務外,就以發展和推廣新技術支撐主要業務的發展;除了管理公司外,西門子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研究發明上。1848 年,公司建造了歐洲第一條遠距離電報線,從柏林到法蘭克福跨度為 500 公里;公司不斷地成長並開始涉足電氣列車和燈泡,並在二戰期間生產收音機、電視機和電子顯微鏡。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西門子公司開始生產計算機、半導體設備、洗衣機和心臟起搏器,業務涉及之處十分全面。

西門子成立 25 年之後,即 1872 年,和中國開始了業務往來。西門子在中國的第一筆訂單是向中國提供指針式電報機,這標誌著中國現代電信事業的開展。1910 年,西門子創建西門子中國電氣工程公司,總部位於柏林,分支機構設在上海。在接下來的四年中,西門子將業務擴展到北京、廣州、武漢、哈爾濱、香港、青島和天津。1914 年,公司更名為西門子中國公司(上海)。西門子的在華業務,尤其是電力領域的業務,在 20 世紀初發展迅速。1937 年,西門子公司建立的國際安全區在戰時保護了許多中國人,被稱為「中國的辛德勒」。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31 年 10 月 12 日 :SIMULA 和面向對象編程之父 Ole-Johan Dahl 出生

在 8 月 27 日的「歷史上的今天」專欄里,我們介紹了 Kristen Nygaard,他是 SIMULA 語言的共同創始人,和今天的主角 Ole-Johan Dahl 在 1967 年一起開發了 SIMULA-I 和 SIMULA-67。SIMULA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面向對象編程(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的程序設計語言,首次引入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概念:對象、類、繼承、virtual quantities、多線程(准並行的)的程序執行。

歷史上的今天:C 語言之父逝世;西門子誕生;喬布斯推出 NeXT 電腦 - 天天要聞

圖源:維基百科

奧利-約翰·達爾(Ole-Johan Dahl),1931 年 10 月 12 日生於挪威曼達爾,著名計算機科學家。他與校友克里斯汀·尼加德(Kristen Nygaard)一起通過設計編程語言 Simula I 和 Simula 67,產生了面向對象編程出現至關重要的想法,被認為是「面向對象編程」之父。2002 年 1 月 29 日,達爾在與淋巴癌的長期鬥爭中逝世,享年 71 歲。

在達爾逝世前的一年,2001 年,他和克里斯汀·尼加德一起獲得了圖靈獎。兩人在慕尼黑會議中,提交了一份關於 Simula 語言的論文,論文提出了進程和取消預編譯指令,把模擬功能直接加入 ALGOL 60 的編譯器;兩人繼續研究了下去,提出「對象和類」以及「子類」的基本概念,應用在第一個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 Simula 67;不久後,貝爾實驗室推出了 C++,掀起了工業界面向對象技術的熱潮。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50 年 10 月 12 日 :英特爾 CEO Paul Otellini 誕生

1950 年 10 月 12 日,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出生於美國舊金山,他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元製造商英特爾公司Intel)總裁兼首席執行官。1974 年,他正式加盟英特爾,並於 2005 年成為英特爾第五任首席執行官。2012 年 11 月 19 日,英特爾宣布,公司總裁兼 CEO 保羅·歐德寧已決定在 2013 年 5 月的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退休,屆時將辭去公司管理職務和董事職位。2017 年 10 月 2 日,英特爾公司公告稱,公司前 CEO 保羅·歐德寧在睡夢中去世,享年 66 歲。

歷史上的今天:C 語言之父逝世;西門子誕生;喬布斯推出 NeXT 電腦 - 天天要聞

圖源:維基百科

在 1974 年 7 月獲得 MBA 學位之後,歐德寧加入了英特爾公司。當時,在矽谷的電腦技術行業,他有 3 個選擇——仙童半導體公司、AMD 和英特爾。選擇英特爾的原因是,儘管當時美國正處於經濟蕭條時期,招聘人才的企業不多,但英特爾卻還是把不少招聘名額留給了剛畢業的大學生,而別的公司卻對剛畢業的大學生有所歧視。此外,歐德寧發現,英特爾公司的員工非常友善和聰明,也很有朝氣,對他來說很有吸引力。英特爾的這項招聘大學生的政策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1993 年,歐德寧排除困難,主導了奔騰微處理器的推出,如今奔騰已成為世界最著名的商標之一。在奔騰處理器推出後,歐德寧被任命為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1996 年,又升為執行副總裁。1998 年,歐德寧往英特爾公司核心管理層再邁進一步,成為了英特爾建築集團的負責人,負責英特爾數十億美元的微處理器部門,該部門業務佔英特爾整個公司總業務的 80%。自此,歐德寧開始負責英特爾所有與企業、手機和桌面計算有關的事業集團。

在上任 CEO 之後,歐德寧立即採取行動對英特爾進行重組,將公司分成 5 個市場板塊——數字家庭、企業計算、醫療衛生、移動計算和頻道。通過裁員,英特爾提高了製造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和設備利用率,並改進了產品設計方法和流程,同時也裁剪了冗員。在 20 年後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是英特爾確實成為了一家更具效率的公司。

保羅·歐德寧帶領英特爾走向輝煌,他也為英特爾注入了更多的商業化信息,而非全部崇尚技術。可惜的是,他雖然讓英特爾在個人電腦領域保持王位,卻始終沒成功為英特爾發展移動端事業;在如今競爭愈加激烈的移動端行業,英特爾還有機會走向頂部嗎?這需要時間來驗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75 年 10 月 12 日:「BT 之父」 Bram Cohen 誕生

1975 年 10 月 12 日,布萊姆·科恩(Bram Cohen)出生,他是一名美國的計算機程序員,他編寫的軟體 BitTorrent (BT)使他聲名遠洋;他同時也是 CodeCon 的創立者之一、Bay Area p2p-hackers 會議的組織者、Codeville 的編寫者。

歷史上的今天:C 語言之父逝世;西門子誕生;喬布斯推出 NeXT 電腦 - 天天要聞

圖源:維基百科

科恩是舊金山灣區 P2P 黑客會議的組織者,是點對點 ( P2P ) BitTorrent 協議的作者,以及第一個使用該協議的文件共享程序,也稱為 BitTorrent(BT),或者「種子」。BT 可以把程序分成小塊,能夠從不同計算機快速地下載文件;一個文件越受歡迎時,下載的速度就越快。

直到 2003 年,BT 才因一次事件爆火。著名的軟體公司 RedHat 發布了它的 RedHat Linux 9 操作系統並提供免費下載,很快就使伺服器不堪重負。而一個叫 Foster 的用戶下載了這個操作系統,並使用 BitTorrent 在 BBS 上發布了 Red Hat Linux 9。人們蜂擁而至,在短短三天內交換了 21,150g 的數據,相當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容量。

遊戲製造商暴雪也發現了它的潛力並使用 BitTorrent 發布了新的魔獸世界遊戲。BitTorrent 的前景比任何人預期的都好,包括科恩自己;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超過 2000 萬人使用了 BT;BT 突然間成為 MP3、電影、遊戲和軟體下載的首選軟體。布萊姆·科恩從此被稱為 BT 之父,還與「萬維網之」蒂姆-伯納斯-李谷歌創始人布林和佩奇等人並列「十大最有影響力的互聯網人物」。

2017 年 8 月,科恩進軍「挖礦」領域,註冊成立了 Chia 公司,旨在開發一個改進的區塊鏈和智能交易平台。Chia Network 與傳統的工作量證明加密貨幣相比,其能源浪費更少,去中心化程度更高、更安全。科恩為公司編寫一套全新的編程語言 Chialist,由此開發了 Chia 這條公鏈,彌補了 BTC 和 ETH 這兩條公鏈上的不足,同時 Chia 兼具了 BTC 的點對點交易,ETH 的智能合約和 FIL 的分散式存儲式存儲等功能,有效解決了企業級的應用問題,為區塊鏈的真正落地提供了廣泛的基礎和必要條件。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88 年 10 月 12 日:史蒂夫·喬布斯推出 NeXT 電腦

我們曾介紹過 1985 年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離開蘋果公司的故事。在離開蘋果的同一年,喬布斯展示了 NeXT 電腦和成立了電腦公司 NeXT,NeXT 是他離開蘋果後構想的電腦,NeXT 共發布了兩款電腦,在 1996 年被蘋果收購前,因價格昂貴僅賣出 5 萬台。

歷史上的今天:C 語言之父逝世;西門子誕生;喬布斯推出 NeXT 電腦 - 天天要聞

圖源:維基百科

喬布斯當時辭去蘋果電腦的董事長職務,賣掉絕大部分的股份,挖走了部分蘋果公司的員工,另起爐灶成立了以生產工作站為主業的 NeXT 公司。公司通過商標設計師保羅·蘭德(Paul Rand)設計商標,最後採用了「NeXT」此一名稱。當時的廣告語是:「What make a NeXT computer a NeXT computer」,寓意 NeXT 電腦會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喬布斯挖走的部分員工,主要是負責設計 Big Mac 項目,一個設計工作站的項目。這個項目在喬布斯失去開發主管職務後,被繼任者讓-路易·加西取消。此外,原本負責校園推廣的丹·盧恩也加入其中。

當史蒂夫·喬布斯被詢問到是否因為此電腦的推出延遲數月而不高興時,他回答道:「延遲?這部電腦可是超前時代五年!」NeXT 的第一個工廠於 1987 年於加州落成。1988 年 10 月,NeXT 電腦發布,並於次年正式銷售,其正式名稱是 NeXT Computer,但一般稱為「the cube」。公司原計劃每月銷售 10000 台,最終卻只收穫 400 台/月的實際銷量。

NeXT 電腦公司最終成為了 NeXT 軟體公司,在喬布斯 1997 年重返蘋果公司時,NeXT 公司被蘋果公司收購。這筆收購促使喬布斯重返蘋果,擔任顧問。隨後在 1997 年,喬布斯被任命為蘋果臨時 CEO,2000 年被任命為正式 CEO。儘管 NeXT 最終在市場上失敗了,但它為個人電腦引入了幾項新功能,包括光碟、允許語音識別的內置數字信號處理器,以及簡化編程的面向對象語言;NeXT 的軟體最終成為了蘋果 OS X 系統的基礎。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11 年 10 月 12 日:C 語言之父丹尼斯·里奇逝世

歷史上的今天:C 語言之父逝世;西門子誕生;喬布斯推出 NeXT 電腦 - 天天要聞

圖源:維基百科

C 語言 和 UNIX 的開發者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於 1969 年和 Ken Thompson 一起創建了 B 語言;1972 年與 Brian Kernighan 一起創建了 C 編程語言;隨後幫助開發 Multics 操作系統和 UNIX 操作系統。

C 語言是丹尼斯·里奇在 1969 - 1973 年間開發的,它被認為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可移植的現代編程語言。自它誕生差不多近 50 年以來,它已經被移植到幾乎每一個出現過的系統架構和操作系統上。因為它是一種命令的、編譯的和程序化的編程語言,它允許語法變數作用域和遞歸,允許內存的底層訪問,還有複雜的 I/O 和字元串操作功能,這種語言變得相當通用。

里奇和布萊恩·克尼漢(Brian Kernighan)對它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優化,最終於 1989 年被美國國家標準協會的 X3J11 委員會進一步細化為 ANSI C 程序設計語言。1978 年,克尼漢和里奇合著出版了《C 程序設計語言》這本書。該書被很多人簡稱為「K&R C」,是計算機科學的傑作,它也是解釋現代程序設計概念的一個關鍵參考,甚至到今天,它還是計算機科學課程里學習程序設計的經典教材。

直到今天,ANSI C 作為一種編程語言還被大量地使用,後來它還發展出很多的衍生語言,這些語言又都有很多的追隨者——比如 Objective-C。Objective-C 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一個鮮為人知的 C 語言衍生品,直到它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被廣泛用於 NeXT 計算機系統公司的 NeXTStep 和 OpenStep 操作系統上,也就是今天專欄提到的喬布斯所開發的 NeXT。

2001 年,蘋果發布了 Mac OS X,其中沿用了 Objective-C 的框架,以及 NeXTStep 和 OpenStep 所引入的面向對象技術。

歷史上的今天:C 語言之父逝世;西門子誕生;喬布斯推出 NeXT 電腦 - 天天要聞

圖源:維基百科

C 語言只能詮釋丹尼斯·里奇生涯的一半。里奇還是 UNIX 操作系統的共同發明人,UNIX 的原型是用彙編語言編寫,到七十年代早期就完全用C重寫了。早在 1969 年,在一台 DEC PDP-7上引導了第一個版本的「Unics」,從那開始UNIX已經演變出很多類似的操作系統,並運行在各種各樣的系統架構上。

每一個主要的計算機供應商都曾經實現過自己的 UNIX。甚至連微軟也曾經擁有一個叫做 XENIX 的產品,後來賣給了 SCO。

這些成就讓丹尼斯獲得了 1983 年的圖靈獎,可以說,幾乎所有網路產品都是站在他的肩膀上誕生的:Android 智能手機、流媒體設備,Mac 和 iPad、Windows 11和 Surface Book、雲計算……

十一年前的今天,與丹尼斯·里奇共事 20 年的同事羅布·派克(Rob Pike)從加州來到新澤西看望他,卻發現他已經去世了。由於 Dennis Ritchie 獨自生活,確切的死亡時間不得而知;據他哥哥說,丹尼斯里奇多年來一直健康狀況不佳,患有前列腺癌和心臟病。

羅布·派克當時只在社交平台上發了個極其簡短的訃告:「據我所知,Unix 和 C 語言發明人丹尼斯·里奇已經去世。」,里奇的「保持簡單」的原則,不僅體現在他的 C 語言和 Unix 系統,還貫徹了他的一生。丹尼斯·里奇默默無聲的落幕令人惋惜,如今看來,你認為要怎麼增加「C 語言之父」這些幕後技術人員的認知度?歡迎參與本期投票,並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歷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歷史上的今天:C 語言之父逝世;西門子誕生;喬布斯推出 NeXT 電腦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梁文鋒署名,DeepSeek再發論文 - 天天要聞

梁文鋒署名,DeepSeek再發論文

近日DeepSeek團隊發表新論文論文以DeepSeek-V3為核心案例披露其在AI硬體架構與模型設計方面的關鍵創新為實現具有成本效益的大規模訓練和推理提供思路論文顯示DeepSeek創始人兼CEO梁文鋒也是參與者之一DeepSeek論文《
天地在線隆福寺「全時空間數字藝術中心」盛大開業,開啟數字娛樂與文化融合新體驗 - 天天要聞

天地在線隆福寺「全時空間數字藝術中心」盛大開業,開啟數字娛樂與文化融合新體驗

5月16日,由天地在線(股票代碼:002995)傾力打造的「全時空間數字藝術中心」首家直營旗艦店在北京隆福寺正式開業。這座佔地超1000平方米的沉浸式VR體驗空間,以「科技+文化+娛樂」為核心,將千年文脈與前沿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為京城消費者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奇幻之旅。 文化地標煥新:百年隆福寺的「數字蝶變」 隆福寺,...
「疑美論」成賴清德包袱,民調滿意度創新低 - 天天要聞

「疑美論」成賴清德包袱,民調滿意度創新低

據中評網報道,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520執政將滿一周年,施政內外交迫,尤其是美國對等關稅、半導體關稅都尚未定案,充滿不確定性,台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16日與媒體茶敘出動三大將說明對美談判進度,不難看....
async/await 錯誤處理的陷阱:生產環境踩過的5個坑 - 天天要聞

async/await 錯誤處理的陷阱:生產環境踩過的5個坑

async/await讓JavaScript非同步編程變得更加直觀和優雅。然而,在處理錯誤時,這種語法糖也隱藏了許多容易被忽視的陷阱。作為一名經歷過無數深夜緊急修復的開發者,分享下生產環境中親身經歷的5個async/await錯誤處理陷阱,以
su7事故的內部會議,雷軍:「沒想到對小米打擊如此大」 - 天天要聞

su7事故的內部會議,雷軍:「沒想到對小米打擊如此大」

文|十五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今年的小米因為一場意外走向了前所未有的行業寒冬,一瞬間無數問題指向小米。三條人命的逝去,死者親人的痛訴,所有的問題都指向了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