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候,英國依託工業革命的改革,率先走上了工業化進程,從而造就了英國後來日不落帝國的地位。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依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改革,其實力不斷的強勁。
在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中,美國作為主導國家,其科技實力迅速提升,例如蘋果,微軟,谷歌等世界級的科技企業,就是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背景下誕生的。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科學技術依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而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必然是以科學技術為核心,5G技術就是重點。不過,在5G時代來臨的背景下,美國並沒有像3G、4G時代那樣搶佔先機,反而是中國華為通過不斷的研發,率先突破了5G技術的難題,並且成為全球擁有5G專利最多的企業,從而領先世界。
根據202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球5G專利的數量中,華為所擁有的5G技術專利的佔比高達15%,遠遠高於美國的高通、韓國的三星以及LG等通信行業的巨頭,是世界上5G技術專利最多的企業。
除此之外,根據國家相關部門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六月份,世界範圍內的5G必要專利達到了21萬項,而中國的專利就可以高達1.8萬件,佔到了40%的比例,是世界上5G標準必要專利最多的國家。其中,華為公司所擁有的5G必要專利數量超過6500多項。
在信息時代之下,對於新技術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當其他的廠家想要使用相關公司所掌握的專利的時候,就需要繳納大量的專利費用。比如說美國的高通公司曾經就憑藉著3G和4G時代所享有的專利權賺的盆滿缽滿。
當華為突破了5G技術之時,美國高通公司的3G以及4G技術可能就不值一提了。與此同時,華為海思還成功設計出了麒麟晶元,在此情況下,華為也順利穩固了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的地位,甚至對蘋果,三星等國際手機巨頭進行了一定的打擊。
只不過這樣的局面是美國不樂意看到的,而美國的高通公司在後來也對華為實施的晶元制裁。在這樣的背景下,華為手機市場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華為也是因為這一次的制裁,使得公司的營收下跌超過20%。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在其他國家的諸多制裁下,華為也並沒有停止5G基站的建設,反而與此前相比,5G基站的建設歷程更加的迅速。據了解,從全球範圍來看,華為所建設的5G基站數量達到了60多萬個,並且就我國來說,所擁有的5G基站數量佔到了全球5G基站的60%。
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我國極有可能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導國家,在未來20多年的科技進程也將是由中國所領導。只不過美國卻不願意看到中國在技術領域方面都崛起,根據相關的消息顯示,美國選擇了繞開5G技術,直接研發6G,希望能夠實現換道超車。
在此過程中,馬斯克所倡導的星鏈計劃被認為是美國6G技術的殺手鐧,只不過根據相關專家的表示,通星鏈計劃來突破6G技術是不現實的。一方面是因為星鏈對偏遠地區的信號覆蓋具有優勢,但是普遍來說想要實現全方位的覆蓋還是比較艱難的。
另一方面,星鏈衛星的頻段和目前手機的頻段是不一樣的,這也就導致兩者之間無法實現直接的連接,需要通過一定的轉換設備,但轉換設備的建設必然是大量的,而且想要使6G覆蓋全球,也是相當困難得。
不僅如此,從目前全球6G技術的專利數據來看,中國所擁有的6G技術專利佔到了全球6G專利總量的1/3,可以高達1.34萬項;而美國所擁有的6G技術專利只佔到了全球6G技術專利的18%,與我國所擁有的6G技術專利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雖然現在我國在5G技術以及6G技術方面略微領先於美國,但是面對美國的諸多計劃,我國也應該加快6G技術的研發步伐。根據中國科學院的李德仁院士的表示,5G技術在現階段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而6G技術勢必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並且美國的星鏈計劃並不是完全沒有依據的,當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實現衛星通信與地面的互聯互通也未嘗不可,所以我國需要理性客觀的對待,加快在6G時代的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旗下的6G團隊取得了相應的成果,太赫茲通信感知一體化的原型樣機已經對外展示,從而彰顯了6G無線通信的可能性。
結語:
從總體上來說,華為能在美國的封鎖下成功掌握5G技術,並且面對美國公司的全方位打壓,也絲毫沒有放棄對5G乃至6G技術的研發,這樣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也值得我國的諸多企業借鑒。
今日話題:彎道超車!美國繞過5G突破6G,中國院士發出警示,華為失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