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信息爆炸,用戶自動開啟了對冗長無聊內容的自動屏蔽「功能」,那些以好物推薦、經驗分享直指用戶消費慾望的內容,雖然抓住了短平快時代用戶的瀏覽習慣,卻因其「 急於求成」的特點被用戶屏蔽而逐漸失效。
那些混跡於小紅書、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的年輕用戶對種草內容開始變得更理智,甚至對一些品牌、博主產出的原生內容也產生了質疑,並打上了「營銷」「過渡宣傳」等標籤,以至於破壞了品牌長期建立的「信任」。
01
種草新打法
這也就對品牌的種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本質上看,目前流行的種草其實是另一種內容營銷,雖然依然是直指用戶的消費慾望,但是用戶對內容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於是我們發現內容種草營銷有了新打法。
- 內容驅動銷量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內容營銷即為品牌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創造一個契機,即品牌基於產品的某個賣點,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場景來承載,實現了賣點與產品的本身的強關聯,也讓消費者記住了品牌,品牌也憑藉內容為品牌帶來源源不斷的流量,這是內容驅動流量的底層玩法。
如今,品牌玩種草的營銷打法,內容的宗旨則發生了變化,從內容產生互動變成了靠內容去驅動銷售,如電商直播,主播是通過對產品的講解與試用,來推銷產品,而KOL則是通過知識、段子、心靈雞湯、漫畫等形式輸出賣點,讓沉浸式營銷場景、使用場景去感染用戶,來達到銷售的目的。來實現品效合一。
- 內容創造認知
內容除了能夠驅動銷售,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構建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即內容創造用戶認知。
為什麼現在的網紅品牌能夠迅速出圈,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內容築建了品牌的認知,並在潛移默化中將品牌的調性、氣質、個性等融入到了營銷容中,而給用戶帶來了更直觀更深刻的體驗。
如在新消費時代成長起來的喜茶,之所以能過迅速被年輕人認可,就是因為品牌懂得在包裝設計、產品味道、文化屬性以及跨界聯名玩法等各方面打造品牌,實現了從產品輸出,到體驗與文化的輸出,強化了喜茶這新式茶飲品牌的理念,讓喜茶的茶文化深入人心。
- 內容創造新貨架
很明顯,在人貨場均發生變化的今天,內容在潛移默化中能夠為消費者構建起全新的消費領域,如抖音、微博、快手等社交媒體不僅擁有社交功能,並逐漸演變成消費者獲取產品信息、了解產品體驗甚至決定消費購買的渠道,讓那些擅長內容創作種草用戶的品牌,擁有了在社交平台」種草」用戶的能力,也讓新消費時代的「拔草」變得流行起來。
憑藉內容創造購買需求的」種草」,在社交媒體時代是如何創造出新的消費場景的呢?
其實,」種草」博主創造的內容之所以會流行被認可,就是因為內容創作者是一個具有溫度的真人人設,博主通過短視頻」種草」用戶的常用策略便是情緒渲染,通過內容創作完成了用戶視角的故事,與品牌息息相關,又似乎弱化了品牌的作用,帶入感極強,很容易產生強烈的情感共振。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種草」形式呈現了多樣化,圖文、直播、短視頻等形式逐漸被用戶接受,用戶角色也發生了變化,消費者擁有了消費與傳播的雙重身份,也讓「拔草」營銷場景變得更加多樣化,同時品牌也構建起了社交、內容、電商等全新的消費鏈路,如電商直播則是品牌內容營銷構建後的新貨架。
02
新時代的內容,
對品牌會產生哪些作用?
無論是圖文形式、還是豐富多彩的短視頻,亦或者是能夠更直接互動與銷售的電商直播,他們均屬於新消費時代品牌內容輸出的方式,其內核均為內容。究竟在新消費時代,內容種草的營銷打法對品牌有哪些影響呢?
- 持續沉澱品牌資產,衍生出具有辨識度的文化符號
品牌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品牌資產的沉澱賦予了產品、服務的附加價值被消費者認可。當代品牌玩的內容種草,其實也是為了打造品牌資產,為品牌、產品的溢價服務。
如元氣森林氣泡水能夠賣5元,而知名品牌的無蔗糖氣泡水賣3元,這其中有兩元的價格差距,其實就是元氣森林在營銷中打造的健康產品認知被消費者接受,隨著營銷的持續深化,而增加了品牌的附加值,讓健康的氣泡水成為了元氣森林極具辨識度的文化符號。
而通過深耕健康賽道,輸出健康化內容取得年輕人認可的還有華熙生物可以喝的玻尿酸水;認養一頭牛推出的認養機制,將從源頭控制產品質量的理念植入到用戶的心智中;而小仙燉既有時尚潮流的設計,又將讓滋補更簡單的文化植入了用戶的心智中等。
雖然這些品牌都切入了健康這一細分賽道, 卻均憑藉高質量的內容輸出將產品特質與品牌個性結合,而有效地增加了品牌的附加值,讓溢價與文化符號的衍生變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 品牌深挖文化內容背後,是圈層視角下的用戶篩選
在圈層文化愈加明顯的今天,品牌挖掘文化內容的背後,一方面是想要賦予品牌文化屬性,讓傳統文化用另一種方式實現傳承;另一方面是將品牌與傳統文化捆綁,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將傳統文化與品牌巧妙地融合到一起,用不同的形態將品牌滲透到不同的用戶圈層,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更龐大的消費人群。
如李佳琦帶火的花西子,一來國貨品牌的title敲開了消費者的心扉,二來是花西子本身的產品設計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首先花西子品牌的命名來源於古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其次產品設計上的中國元素浮雕、小軒窗、苗銀、洛神賦、牡丹、妝奩……等,更凸顯了東方彩妝的身份。
從品牌命名到產品的設計,花西子均強調著品牌的東方文化屬性,而把傳統或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品牌中的方式,滿足了大眾對東方美的期待,又成功篩選了用戶,同時通過多圈層的文化滲透,與不同圈層的年輕人對話,從文化層面實現了為品牌賦能,而夯實了品牌的差異化符號。
作者簡介:【兵法先生】營銷兵法創始人、知名營銷分析師,原創多篇文章閱讀超10W+。個人工作微信號:bingfaxian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