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022年高層次外國專家齊魯行暨山東省海外工程師創新合作大會上獲悉,來自日本、韓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外國專家同威海企業、科研院所「雲上」簽署技術項目合作協議7個,進一步為威海科技創新提供智力支撐。
「有韓國專家團隊的技術加持,我們的房車研發有望實現『彎道超車』。」拿著剛簽署的框架協議,榮成康派斯新能源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韓煒亮說,他們迫不及待同專家對接技術情況,期待成果儘快落地轉化。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引擎」的強勁離不開人才支撐。一直以來,作為面向日韓對外合作交流的「橋頭堡」,威海充分發揮在國際人才交流合作、構築國際高能級創新平台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持續加大國際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力度,不斷探索新形勢下集聚國際人才為科技創新提供智力支撐的新方法和新路徑,優化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營造有利於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同時,創新人才評價方式,優化提升科技人才工程,推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融合發展,吸引更多人才、項目入駐威海,以科技力量賦能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威海已吸引來自全球56個國家的1500多名外國高端人才和專業人才在威海創新創業,為威海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為促進對外交流合作搭建了橋樑和紐帶。「在威海工作5年多,真切感受到這裡對人才發展的支持力度。」一位德國專家表示,他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吸引更多的人才來威海創新創業。
為進一步放大海外人才的獨特優勢和作用,藉助大會,威海還同步開展海內外科技人才服務機構交流會、山東省國際科技合作雲對接活動——海外工程師專場、在魯海外工程師懇談會等活動,大力營造有利於海外人才創新創業的一流生態,搭建海外人才與威海企業、高校院所、科研平台交流對接、務實合作的平台,進一步拓寬海外人才交流合作渠道,加快集聚融合國際優質創新資源,充分發揮高端智庫作用。
當天,精訊暢通、誠弘製藥、威鵬晟機械、天航信息等5家公司,圍繞未來發展、項目合作、技術問題、人才培養引進等現場發布需求清單,併當場被海內外科技人才服務機構「在線揭榜」。
「原本還在為人才引進發愁,一場大會全部解決了。」威海天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目前,藉助人才機構的「智庫」優勢,已同無人機領域的相關專家建立初步聯繫。
拿出最大的誠意、最好的資源、最優的服務,威海期待搭建更為優質的國際人才生態圈。「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外國專家與創新主體交流對接的機制,吸引更多海外專家來威發展,使其成為推動威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威海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李文思)